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208|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琵琶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4-6 07:36: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琵琶鼠魚屬於鯰目(Siluriformes)、棘甲鯰科(Loricariidae),除了垃圾魚之外,它還有一個俗名為清道夫。十多年前,隨著飼養熱帶魚的風潮,琵琶鼠魚被大量引進,以清除水族箱內的碎屑殘渣,為飼主省去不少麻煩,所以這兩個封號便不脛而走。近年來,因為人們的棄養,卻為台灣帶來繼「福壽螺」事件後的另一起生態風暴。為了瞭解這台灣河川的外來「新霸主」,我們在農委會之委託下開始對它進行在本土河川內之生活史調查。以下就針對該物種的分類、分佈、生活型態、經濟價值及其適應能力作簡單介紹。

分類:

  世界上的琵琶鼠魚有一百多種,國內較常見的種類為琵琶鼠、皇冠琵琶鼠及黃金琵琶鼠,而目前充斥本土河川的琵琶鼠種類是體色為深褐色具淺色花紋的種類。

分布:

  琵琶鼠魚原產於南美洲之巴拿馬、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地。主要分布於亞馬遜河主、支流,屬於淡水魚種,但也曾在巴拉圭的河海交界處發現其蹤跡。引入台灣後,全省主、次要河川現在皆有分布,例如:冬山河、淡水河、大漢溪、頭前溪、濁水溪、高屏溪、阿公店溪、二仁溪,及農田灌溉渠道等。

生活型態:

  琵琶鼠魚的體長在原產地約在50至60公分間,但在水族箱內很少超過30cm,不過,在台灣之水族箱內,飼養一年後,其體長就會成長至20 ~ 30 cm。依據我們在高雄縣高屏溪下游的觀察得知,野外族群之個體體長多在50至60公分間,而生殖腺成熟的個體體長大多超過30 cm。所以就體型而言,在台灣的琵琶鼠魚野外族群已可長成原分布地區之個體長度。但是,在琵琶鼠魚的性別分辨上,目前仍不易由體型的型態與大小判別。

  琵琶鼠魚喜歡棲息於水流較緩慢的水體或底層水域,它也能夠適應不同的棲地。在水流較急的水域,它會黏附在底質上幾乎不動;但在不流動的靜水域內,它的活動力會增加,並有鑽洞的習性。在南美洲的研究發現,它所佔據的生活位置,不會因季節或豐水期或枯水期的改變而有遷移的現象。但就我們在高雄市蓮池潭所做的問卷調查及觀察發現,在此的琵琶鼠魚不但會吃底泥及藻類,也會由水底游向表面,吃釣客所放的魚餌,與南美洲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為何在台灣和南美洲兩地琵琶鼠魚的棲息行為有所差異?推測一可能的原因為,在它的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多的是大型的食肉魚類、鳥類及哺乳類,為了求生存,所以琵琶鼠魚白天多躲在石縫間,晚上才會出來覓食。也因如此,其幼魚通常多待在淺水,以防被大型魚類捕食,等體型夠大,骨板夠硬,才會遷徙到深水棲息,同時,當牠遇難時,它會把胸鰭及背鰭都撐開,讓那些掠食者難以處理。而在台灣,它唯一的天敵只有「人」,因此造成它不論在任何深度、任何時間,均有機會看到他的蹤影。

  琵琶鼠魚屬於雜食性魚類,從它的外形及特化的吸盤口器,可瞭解它屬於在底層覓食之底棲魚種,食物以水草、附著性藻類及底層有機物為主要組成。因水草的豐富度通常會隨著水深而遞減,所以其多以附著性藻類及底層有機物為主食,有時也可能吃其他魚類的卵或刮食受傷魚的魚肉。如果族群持續擴增,也可能消耗水中大部分的初級生產者,對本土魚、蝦之食源造成威脅。

  在南美洲,琵琶鼠魚會在該地區的豐水期(3~6月)開始抱卵,9月~11月魚卵成熟排放為其生殖季,但在台灣其生殖週期是否產生改變,仍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它所採用的生殖策略並非量取勝,而以增加卵的品質-卵比較大顆,一次產約700至1000顆半徑約3至4公分之卵粒,同一生殖季內並可重覆產卵。該魚種也具保護子代的行為-會築巢在較淺的水域,以防幼魚被食;當幼魚遭到攻擊時,雄魚會有抵抗的行為。

經濟價值:

  除了上述提到琵琶鼠魚可幫飼主清理水族箱外,它還有其他的經濟價值。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琵琶鼠魚都是其貌不揚,它們有很多具有五彩繽紛,非常美麗的體色,故具觀賞價值,水族愛好人士稱它為「異形」,在飼養上投入許多的心思及花費。另外,在南美洲因其表皮很厚,皮上又有硬角,被不少印地安原住民用來製成「磨刀器」,雖然垃圾魚成魚魚肉並不多,但也是當地的食用魚之一,在台灣則很少聽說被食用,據聞少數菲籍及泰籍勞工以其為食。國內有些饕客也曾以「火烤」或「藥燉」的方式作為料理,但國人接受度並不高。

適應能力:

  琵琶鼠之適應性極強,把台灣當自己家一樣,橫行無阻,到底是哪些特質,使他們佔了如此的優勢呢?可能的原因有三,第一,強韌的骨板,不但可抵禦天敵,也可降低身體裡水分散失的速率,使其可短暫離開水面。第二,在南美洲的研究指出,豐水期時,琵琶鼠魚如一般魚類利用鰓呼吸,但枯水期來臨時,它的胃可幫助呼吸。所以利用放水的方式來清除琵琶鼠魚,似乎並不適用。第三,它血液中血紅素攜氧的能力比其他的魚類高,以致在低氧的環境中仍可存活。

結論:

  外來種一旦適應其入侵區域的生活環境,常在無天敵,可多產的狀況之下,對本土物種產生排擠效應,破壞原有生態系的平衡。同時,外來種之族群一旦建立後,移除及防治成本可能極高,甚至有時根本無法做到。國人長期以來的宗教放生及棄養等行為,均為台灣地區目前外來種充斥之主要原因,為了台灣地區生態環境之健全及本土物種之生存,實在有加以規範之必要。

釣獲地區.霧峰野塘
釣法.有掛爾就會來吃
餌料.魚吃的牠都會吃
分享到Facebook
2#
 樓主| 發表於 2007-4-26 14:03: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qazspoon 於 2007-4-6 07:36 發表
琵琶鼠魚屬於鯰目(Siluriformes)、棘甲鯰科(Loricariidae),除了垃圾魚之外,它還有一個俗名為清道夫。十多年前,隨著飼養熱帶魚的風潮,琵琶鼠魚被大量引進,以清除水族箱內的碎屑殘渣,為飼主省去不少麻煩,所以這兩個封號便不脛 ...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7-4-26 14:3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qazspoon 的帖子

這種魚已嚴重危害台灣魚類生態。
我曾在大肚溪看到岸上到處都是那種魚的干。
而且大條的有時多斤
還見過泰國人去檢,說要拿會去煮來配酒
不知那魚能吃嗎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7-4-26 16:30:06 | 只看該作者
琵琶鼠也是有一隻好幾千 好幾萬的喔

比這種危害台灣生態的要漂亮很多 有的也長不大

一些水族養殖玩家都稱為異型

名字聽起來很醜陋 但是實際上卻不然 有的品種小小隻的很可愛

有空去水族館如果有看到他們 可能會打破您對垃圾魚的觀感
分享到Facebook
5#
 樓主| 發表於 2007-4-27 02:09: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陳志明 於 2007-4-26 14:37 發表
這種魚已嚴重危害台灣魚類生態。
我曾在大肚溪看到岸上到處都是那種魚的干。
而且大條的有時多斤
還見過泰國人去檢,說要拿會去煮來配酒
不知那魚能吃嗎 ...

聽說還很好吃咧..
只是那外型令人卻步..
某釣魚雜誌還曾介紹過這玩意的吃法咧~~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7-5-8 21:44:2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屌..
曾經釣獲一支.頭上幫他敲上三支筷子.叉著....
隔天再去釣魚.又看見他..
頭上還是叉著筷子在水中優游..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7-10-5 19:47:24 | 只看該作者
聽說煮三杯很好吃..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7-10-7 13:1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岷逸 的帖子

這個真的有點扯    釣到這種魚都是給他死比較多拉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7-12-14 17:47:51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8-6-25 00:05:17 | 只看該作者


非原生種魚都不應存在於美麗又脆弱的台灣水域.壓榨原有魚種.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8-6-25 16:08:19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也是生命一條 , 但是它不應該屬於這塊土地 !
因為 它 的存在 , 壓縮了本土物種的空間 ;
乎依係 ~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8-10-6 12:4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的帖子

曾經釣獲一支.頭上幫他敲上三支筷子.叉著....
隔天再去釣魚.又看見他..
頭上還是叉著筷子在水中優游..
@@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8-11-9 11:57:04 | 只看該作者
之前去微風的阿伯也是說
有一次釣到垃圾魚把他丟在離岸約3公尺的草叢
隔天去他居然還....活著....
而且變的比較靠近岸邊.
阿伯不理他接著釣他的魚
結果不時聽到"窸窸娑娑"的聲音
回頭一看
他居然擺阿擺的....摇回岸邊.滾回水裡快樂回家去了....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8-11-11 23:11: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阿幹 於 2008-11-9 11:57 發表
之前去微風的阿伯也是說
有一次釣到垃圾魚把他丟在離岸約3公尺的草叢
隔天去他居然還....活著....
而且變的比較靠近岸邊.
阿伯不理他接著釣他的魚
結果不時聽到"窸窸娑娑"的聲音
回頭一看
他居然擺阿擺的....摇回岸 ...



天啊@@生命力太強了吧!!

有聽說有人會綁寶特瓶在他身上~~呵呵!!潛不下去!! :lol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14-2-8 20:50:07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5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