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情如下. 至於釣況呢? 自然是拉的手抽筋啦! 歡迎愛冒險+不怕敲龜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時間: 10/26 - 10/28/2007
目標: 源流溪上游
人員: 黑輪、救生員、Vincent、江風刷(黑輪姐夫)
天氣: 第一日晴午後轉陰小雨、後兩日皆晴午後轉陰,平地氣溫22-29 C
領隊、記錄、大廚: 黑輪
留守: 阿杰
前言:
經過了幾次探勘的嘗試錯誤,我們對探勘心態的調整與行程的規劃上算是有了透徹的體認,也就是一切要『作最壞的打算、祈求最好的狀況』。這是美國軍方計畫軍事活動的準則,原文是『Plan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因為這項準則的實踐,終於讓我們在上次的高山溪探勘中嘗到了成功的果實。那一趟行程帶給我們的幾項心得包括:
1. 預期失敗,將成功放在下一次。因此我們預先訂下稜線紮營地點、攜帶足夠水量、攜帶技術裝備;不求下溪,只求將行程推進到最遠,為下一次探勘扎根。
2. 享受過程。若爬山過程就是在爽,那下不到溪又有何妨?這一點,江風刷在這次行程中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
3. 減量至上。我們常為了放不下一些物欲享受而讓自己背著沉重包袱,成為物欲的奴隸;生活中如此,出隊時更是如此。有時靜下心來想想,其實很多一向認為絕不可少的事物,也並非真的必要。我們以減量為原則準備行李,因此包袱大大減輕,讓我們更能享受探勘過程的樂趣。
這條源流溪是條誘人的溪流,水量極為豐沛,但水土保持又極好,但其上游的廣大流域卻完全查不到任何有人到過的記錄。即使兩岸的山頭,也都已許久無人涉足,因為這些山頭都是高難度的冷門中級山。幾個月前我花了許多時間查資料,根據殘破資料東拼西湊,好不容易畫出了一條比較不荒謬的上游路線。但仔細一看,這條路線要先上切1100、然後下切500、再上切近100、最後再下切近200,途中要翻過4顆山頭,任何一段上下切都是一個未知數。未知性如此高的走法,是我們完全陌生的境界。本來想要循序漸進,先把其他較傳統的路線(踢林道或步道 + 一段下切)探勘完後,再來挑戰這種新玩法,但是一時想不開,決定越級挑戰這個新目標。行程困難度雖高,但抱持著上述三點原則,心中倒也不覺得緊張不安,反正這次失敗就是下次成功的基礎。
詳細行程
10/25 第0天
10:00 原本講好是五人行,公裝公糧也都安排好了,但阿杰臨時打電話來說他重感冒,怕會拖累行程,因此不參加了。突然有此變卦,偏偏許多公裝都在阿杰那,只好趕快連絡阿強借裝備,並請救生員撥空去採買。
11:00 阿強很夠意思的把公裝以及要借江風刷的個人裝備送到我學校。多虧阿強的幫忙,讓我不用跑得焦頭爛額。
15:00 到警政署辦入山證。前一天晚上才想起來該區域是要辦入山證的。雖然一般人都是到當地派出所辦,但想到我們到達當地是半夜,派出所不可能還在辦公,一定是要等到第二天上班時間。我們行程緊迫,若有這種意外拖延會很麻煩,還是先辦妥再出發。後來證實這是對的決定。
21:00 救生員和Vincent到我家接我與江風刷。救生員已經買了外帳和地布。
7/21 第1天
01:30 抵派出所。派出所外哨的替代役男劈頭就說警察下班了,要我們明天一早8點再辦入山證。趕緊跟他說我們先在台北已辦好了,讓他一臉錯鍔,好像在不爽沒刁到人。
01:40 抵派出所柵欄。雖然有入山證在手,但此時派出所警員已就寢了。只好決定在派出所旁空地打地舖睡覺,等警員起床。
01:50 就當我們地鋪鋪到一半時,警察竟然被我們吵醒了。一開始也是叫我們第二天再辦證,但我們立刻跟他說明入山證已在手,請求他讓我們先進去。這位警察伯伯人很好,半夜被吵醒卻一點也不介意,登記完我們的資料就放行了。還好,行程沒有被打亂。
2:50 在登山口旁的打地舖睡覺。地面平整乾淨,又避風,相當好睡。
05:10 起床整裝。每人各背1瓶大舒跑(1500cc)加三瓶大礦泉水(6600cc),共8升多一點。另外全體共帶一份技術裝備。打包好後每人差不多20-24公斤,相當沉重。江風刷飽爬歐洲群山,但從未爬過亞熱帶中級山,不知能耐如何,不敢讓他背太多,因此我把他的一部分公裝公糧背過來。
06:21 580m,出發。這趟行程的第一個難關是一開始的重裝爬升。還好第一段走的路徑清楚,相當好走。為確保大家充分暖身,特地走慢些。
07:07 879m,接上獵路,上稜。獵路口有偽裝,若不是之前有做功課,這裡可能會耽擱一些時間。獵路路徑清楚,狀況不錯,但經上兩次颱風後,有一些倒樹遮斷路徑,須繞過或鑽過。
07:12 902m,轉稜點,切換獵路,休息。獵路口還是有偽裝,也還是多虧有做功課。50分鐘內就上升了320m,且大家看起來都精神奕奕,真是令人喜出望外。江風刷果然名符其實,是有把厲害的刷子,只是不知後段進入叢林後戰力會如何?
07:20 續行。坡度轉陡,不時出現須手腳並用地形,但現場都有獵人綁的繩索。
08:09 1204m,遇大範圍倒樹,整段獵路都被密實又龐大的倒樹埋住了。左繞右繞無功後,只好直接殺入倒樹中。在倒樹中不時全身陷入密樹叢而動彈不得,數度動用山刀解決。江風刷首次露出敬畏表情,但我告訴他:跟後段行程相比,這是小case。
08:27 1266m,上第一座山頭,視野大好,休息。在此可看見四處高山,風景極美,大家在此瘋狂拍照。
08:40續行。
09:00 1346m,大獵寮。如記錄所言,這是個豪華大獵寮,有大堆柴火和至少200升的儲水。寮中是個1.5m見方的大烤火堆,上架一張大鐵網,想必曾烤過不少大型獵物。江風刷酷好各地原住民文化,看得津津有味。
09:07 獵寮參觀完畢,續行。接下來路況明顯變差,且植披密度與濕度高,許多路段要不停砍路,且須隨時判斷路跡走向。路上倒樹更多,使前進速度變慢。
10:37 1684m, 經過一段艱苦腰繞路後,終於到了我們今天跟隨獵路的終點,也是翻過的第二座山頭,休息。接下來就是未知路段了。爬完了1100m,時間比我的計畫快了1個半小時,且大家好像並無倦意。本來打算要在下切半途1450處稜線紮營,但看樣子今天可能至少可以推進到小支流。若真是如此,那晚上應該可以痛快喝水了。
10:55 續行,開始下切。一開始仍有獵路痕跡。
11:17 1640m。由此起,砍痕消失。此處要爬第三座山頭,但植披雜亂又處處陡壁,不知該朝那方向較好,只好處處嘗試看看。
11:33 1783m,爬上山頭,在此留置一瓶2200cc礦泉水供回程使用。嘗試了兩個方向後,抓到下行稜線。接下來稜線乾淨,地上是彈簧床墊般的樹鬚根,走起來非常愜意。
12:05 1547m,午餐。江風刷是注重用餐氣氛的浪漫法國人,他堅持要在稜線上找一個視野好的角落好好享受午餐。此時攜帶的四瓶大舒跑已全數喝完,因此開始啟用礦泉水,用寶礦力粉配了1500cc運動飲料。上次高山溪與這一次探勘我都是規劃全程飲用運動飲料,我覺得在人員體力的保持上,的確相當有效果。
12:40 續行。
13:02 1428m,預計稜線紮營處,現場有一塊可供6人紮營的平地,看來相當舒適。說來有趣,我地圖上所標之處與現場所見平地完全相符。知道今晚營地無虞後,心中更是踏實。
不休息,續行。接下來稜線狀況急轉直下,開始進入預期的困難地形。
從1428m後,稜開始變寬稜,每個方向都是大約70度的陡坡。我們選擇沿寬稜邊緣走,植披較稀疏,阻礙較少。江風刷行進速度明顯變慢,因為他從沒遇過這種阻礙處處又必須全程手腳並用的地形。他後來告訴我,他在歐洲爬了那麼多山,還沒戴過手套,但在這裡他無法想像沒有手套要怎麼爬下去。
13:22 1338 m,下背包找路,我與救生員探左側、Vincent探右側、江風刷留守。此處寬稜邊緣也結束了,前方所有方向都是80度陡坡的密林,叫人不知何去何從。我與救生員探的左側方向是可以不經由小溪直接下到主流的方向,若真的要走,眼前看得到的範圍還是走的下去,但難度愈來愈高。Vincent探的右側方向是原定路線,他覺得還可以。
四人集合討論。救生員建議直接殺下左側,因為反正每個方向看起來都一樣鳥,左側起碼只要拼一段下切,而右側必須要先下切、再上切、再下切,任何一段都有可能斷頭。但依據地圖判斷,左側下方看起來應該是可怕的大片斷崖,只有右側才有機會,這也是當初我畫右側這條鳥路線的原因。
討論結果決定還是遵照原定路線。依原定路線,下到小溪的機率很高。若下到小溪,今晚可以比較安心的紮營,不必考慮身邊所剩水量,因此明天可以全力衝刺。左側雖誘人,但第一次探勘還是保守些較好,若下到溪,我們可以從溪底觀察左側的坡度走勢。若可行,則回程可以試試看。
13:52 續行,轉右側。接下來是一連串的狗吃屎+倒栽蔥+屁滾尿流,還得空出手來打出前方的路。正在掙扎時,後方Vincent竟說他遇到一條龜殼花,讓我走得更是心驚膽戰。蛇是我的最怕。
14:12 1233m,我與救生員已經和後方的Vincent及江風刷拉開太遠,稍停一下,整理隊伍。此處已經可以隱約看見溪底,水量與溪幅出乎意料的大。下方眼界可到之處似乎沒有絕壁,下溪應該是沒問題了。地圖還是沒有騙我們。
14:22 1170 m,下到小溪,克服第一個未知數,休息。地圖上這條小溪流幅短且流域小,在一般山區應該會是乾溪溝或山澗,在這裡竟然是勉強可操15尺竿的體面溪流,還不乏深潭大石。由此可見此溪流域的豐沛水量。溪中有一個小島,對岸有一塊不錯沙洲可作營地。救生員沿溪走探,我則往上探上切路。
不一會,救生員忽然興奮大叫:有魚﹗雖然只是小魚,但連這種小溪都有魚,可見此溪流域生態的完整性。
14:52 續行。因為時間尚早,且剛才我有找到應該可行的上切路,因此我們決定繼續推進原定路線,若16:30時還無法下切成功,再折回此地紮營。既然已經找到水源營地,我們身上背的水就可以卸下了,四人只帶三升水。卸下的水瓶排排站在小溪邊,頗為壯觀。
15:04 1320m,上切至稜線,克服第二個未知數。卸下水瓶後,感覺如虎添翼,上切的陡坡好像也沒什麼感覺了。這條稜線相當乾淨,讓我們士氣又是一振。
15:14 1185m,好走路況沒持續多久,前方稜線開始出現斷頭跡象。地圖上明明顯示這條稜線會愈下愈緩,然後平順的接下溪谷,但眼前所見卻完全不同。略微觀察了一下,發現右側雖陡度相仿,但應該是連續型坡度,可能是我們唯一的機會。短暫討論後,決定賭右側。
在1185m處轉向稜線右側後,開始挑戰最後一個未知數。這一段下切的路況跟下切小溪的最後一段很像,只是坡度更陡一些。
15:30 1122 m,我與救生員又和後方的Vincent及江風刷離得太遠,再稍停一下,整理隊伍。源流溪已經完整的呈現在腳下,下方應該已無斷崖,看起來我們是成功了。看著源流溪宛如童話世界般的彩色溪谷,我和救生員仿佛在夢中一樣:我們真的走到了嗎?﹗這是真的嗎?我把相機調成錄影功能,一邊訪問救生員,一邊回頭錄Vincent及江風刷在後方的拼鬥,希望把這一刻的過程完整記錄下來。
我看著江風刷在叢林中舉步維艱的前進,心想他一定悔不當初。等到他慢慢接近,我才發現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他在掙扎前進時,臉上其實一直帶著一種『爽翻了』的表情,只要一有空還會像泰山一樣抓住樹幹騰空擺盪,要不然就是像小孩一樣往下蹦跳,根本就是開心透了。我告訴他目標就要到了,他還有點錯愕,問我:『那天還沒黑,我們就不爬了嗎?那我們待會要幹嘛?我們要不要再去走一些其他地方?』我後來才想通,我們愛的是釣魚,他愛的是山林自然;走到有挑戰性的路,對他來說就像是我們釣到40公分的大花一樣,高興都來不及了,又有何辛苦?我想,在不愛釣魚的人的眼中,釣到的魚越大,不就代表要更艱苦的搏魚?真是一件苦差事呀﹗
15:45 1000m,用登山杖把最後一段的密草叢打開一條路,跳下溪床邊的沙地,仰天大喊:『我---到---了。』之前查遍資料拼湊出來的路線,我們竟然真的一步一步的把它走出來了,心中的成就感實在是難以形容。
因為此時雨勢已加大,溪谷中又冷風刺骨,我們加緊腳步紮營、洗澡、撿柴生火。這裡的飄流木不少,而且不乏九芎等含油份多的樹種,因此雖在雨中,火堆仍然很旺,讓我們烤得渾身酥軟。
因為行李輕量化,我們炊具只帶了一個鍋子,食物只有乾貨。晚餐(其實之後每一餐都是一樣)就是一鍋稀飯+乾菜+蛋花湯塊的大雜煮,不過吃起來其實還不賴。飯後甜點是第一次嘗試的Costco買的奇異果乾與鳳梨乾配茶,也是很享受。
累了一天了,晚上早早就寢。我和Vincent為了減量,沒帶睡袋,只用露宿袋加防寒衣加雨衣。但溪谷中的冷風整個晚上吹個不停,有防寒衣蓋到的地方還好,露出來的大腿部分到後半夜簡直就是凍到僵掉,這是美中不足之處。下次只要不是夏天,睡袋還是不可少。
10/27 第2天
救生員清晨把睡袋丟給我,自己去煮早餐,讓下半夜凍得睡不著的我可以補充一下睡眠。江風刷聽到我們沒帶睡袋後,一直怪我們為什麼不把睡袋給他揹,他說他的背包還很輕。我心下嘀咕:早知道他是健腳,桶子雞都揹上來了,何況睡袋。
我告訴江風刷說我們今天要溯溪,他竟然說他要一個人走回車上幫我和Vincent拿睡袋,聽的我們下巴都歪了,三人七嘴八舌的搞了半天才勸退他。
早餐後,我們往上游出發。還是因為減量化,我們都沒帶溯溪鞋,也沒有防水背包,只能穿著雨鞋上溯。
今天的天氣大好,但源流溪的溪水還是冷得可以,讓人很不想碰水,盡量想辦法高繞。這裡的溪幅廣、水量多、地形壯闊,溪邊毫無人類痕跡。溯溪溯了半天,
下午回營地烤魷魚配玉米濃湯。之後大家在營地玩木頭。之前救生員把番刀慷愷送給江風刷,讓他興奮的要命,一直找機會要用刀,這時他就刻了一堆木頭,要揹回家作記念。
10/28 第3天
04:40 救生員早早就把大家吵醒。大家當然還是不甘不願的賴床,等救生員把鹹稀飯煮好。
07:50 出發。本來就已經減量化了,現在再減掉食物和消耗品,更是像沒揹東西一樣,走起來輕鬆愉快。
08:35 小溪。把留在此地的水瓶倒乾後,全部揹回去。
11:38 獵路口。把此處的登山客垃圾也撿起來帶下山。本想休息一下,但出現大型怪蜂,不敢逗留,加速通過。接下來一路撿拾垃圾。
12:13 大獵寮。之後換江風刷帶路。他一路蹦蹦跳跳的跑下山,把我們甩在後面。救生員和Vincent說:『外國人生理構造就是不一樣。』
13:49 車上。回程只花了六個小時,真過癮。停車處旁有一條小溪,剛好供我們洗澡。
接下來就是去吃慶功宴。江風刷對此趟行程讚不絕口,直說叫我們去法國給他招待,他要帶我們去庇里牛斯山探勘高山湖泊釣野鳟。也許這就是臉盆下一階段的大行程吧﹗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