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轉貼新聞<BR>釣客混煮雜魚湯 內有河豚 親友統統中毒<BR> 更新日期:2009/08/22 04:09 <BR>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P>
& ~) K8 r% }4 B9 r2 B9 M<P><BR>台中縣一名陳姓男子熱愛釣魚,並將釣來的數十尾小魚混雜煮湯,不料,親友食用後,紛紛出現反胃、頭皮及嘴部發麻,送醫後,才知誤食河豚中毒;醫師表示,河豚為神經性毒素,萬一誤食,可以先催吐。</P>
9 a* F7 J/ g2 E* S" _, I' |<P><BR>童綜合醫院急診室醫師林潮頡表示,河豚口小、腹大、無鱗,背部為淡蒼色,腹部為白色,其卵巢、肝臟及腸子帶有劇毒,部分種類的河豚甚至連魚皮、魚肉都含毒。因河豚毒素會抑制神經細胞的鈉離子傳遞,而使神經細胞產生麻痺,一般食用後,約30分鐘就會出現中毒症狀,輕微者發麻、反胃或嘔吐,嚴重則無法走路、說話、呼吸,甚至昏迷、死亡。</P>
% i6 x6 ? i: ~. q% I<P><BR>這名45歲的陳姓男子日前到大甲溪出海口釣了數十條魚,開心煮成魚湯與親友享用,不料,他和2名親友喝了幾口湯後,即出現反胃、頭皮及嘴部發麻等症狀,趕緊將湯倒掉,因隔天身體還是不適,家人才趕緊將3人送到童綜合醫院治療。</P> f$ o# N# F9 M) l$ [ }; N
<P><BR>經患者描述及畫圖,研判3人應是誤食河豚中毒,還好喝的湯不多,經給氧治療,毒素代謝後,目前皆已痊癒。</P>% w3 k6 n K. z
<P><BR>林潮頡指出,目前醫學上,魚類神經性毒素還沒有解毒劑或血清等可供治療。因神經性毒素會抑制呼吸。治療時,需給氧或插管方式嚴防患者缺氧,呼吸衰竭而死亡,若民眾不小心誤食中毒,可以先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若昏迷,則應先人工呼吸急救,再送醫。</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