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活動中的燒王船,在民俗上相信能祈福求平安,但是在環保上可能會引發爭議,現在雲林台西,有一位民眾,累積七年經驗,造出了新一代的王船,結合人工魚礁的設計,當王船沈入海底,就成為魚兒的遊憩場。 每年燒王船的祭典,場面都浩大熱鬧,但是燒王船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還有船體焚燒後的殘餘物,都有環保爭議,因此新一代的王船出現了。
環保王船製造者黃俊維:「這花了八個月的時間。」
他設計出來的環保王船,不放火燒,要先浮在海面上酬神。
環保王船製造者黃俊維:「盡量把四周都採平衡的作用狀態,裡面都裝有浮筒有預估到會浮到,什麼層面。」
之後把浮筒拉開,要讓船自然的沉下去,船的主體,用水泥構成。
環保王船製造者黃俊維:「船身裡面我是用了水泥做涵洞,要讓它沉到海裡之後變成人工魚礁,讓近海魚可以有棲息的地方。」
精細的彩繪,宮廷建築,和七層寶塔,全都出自一人之手,趕在流放大海前,做最後組裝。長7公尺,寬8公尺,高4.5公尺,重七噸半,造價200萬,這是黃俊維累積七年經驗的成果,他以這樣的環保作品,超度海上亡靈,也祈求平安。(民視新聞 鄭孝欽 雲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