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樓主 |
發表於 2007-9-3 14:00:56
|
只看該作者
形態特徵:幼時體甚側扁而高,體長與體高約等長,略呈菱形;隨著年齡的成長,魚體逐漸向後
延長,最大體長可達165公分;頭高大於頭長,使得頭背部輪廓明顯陡斜。脂性眼瞼
不發達。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1~26枝。側線直走部起於第二背鰭第
9~10鰭條的下方,直走部後半部具有弱的稜鱗。第一背鰭在小魚時有6~7硬棘,
隨成長而逐漸退化;幼魚時,第二背鰭、腹鰭和臀鰭前方數鰭條延長如絲狀,隨著成
長而逐漸變短。體銀色,背側較深;幼魚體側具4~5條弧形黑色橫帶,隨成長而逐
漸消失。
棲所生態:成魚主要巡游於近海及大洋中,有時會游於淺礁區至水深100公尺處,中、小型魚則
較常聚集於內灣或沿岸沙質海灘。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偶而捕
食小魚。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印度洋沿岸起,東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海域。全
省各沿海可見其蹤跡,是常見之魚類。
漁業利用:主要漁法以延繩釣或拖釣,亦常被定置網捕獲。一般以清蒸或紅燒處理,亦可加工醃
漬或曬乾食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