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421|回復: 1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阿星大大所發現ㄉ小水蛭,小弟ㄉ淺知分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2-6 18:38: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本上這種水蛭只適合在鹹水中生存,體型約長0.5公分左右,; [$ P% A$ Y1 Z, J9 t! y9 ^  \
( k- W" Z) E  U3 z7 |  W7 E! Z2 Y* k
水質越鹹它ㄉ活動力、繁殖力越強,相對ㄉ只要把魚放到淡水中,
9 G) _# `- z" C ; g. X& C: `6 R  Q
數分鐘之後它就會成捲曲狀(類似成一ㄍ小圓圈狀),- H# A3 {: V- z+ u8 q
$ P7 x) ~$ k7 ^2 n. v6 u
它就會脫落,不會附著於魚身上ㄌ(但不確定是否會死亡),
5 @$ r4 f0 l, s0 Z/ a' U6 ~* v ) q  c3 \) D- ?' A" K. u( n
這種水蛭ㄉ生命力很強,通常會寄生於魚身上ㄉ鰭部附近ㄉ角落,
3 _, e6 @" Q1 q3 N
4 j8 r% e& N, D3 r3 m或者是肛門附近,嚴重ㄉ話鰓部會有一群,狂吸魚兒ㄉ血液,; ~- D# {1 p3 U! x& ]
2 g* ?' E' O  t+ l3 ]
它最容易附著ㄉ魚種為:紅鼓、石斑、龍膽、金目鱸等等ㄉ身上,5 Z  v  }; ^* o) W1 f

, {4 j4 r/ I7 g: s應該不會是因為池底餌料ㄉ關係,而是會跟著魚車上來,1 [1 J2 ?- F( T) }6 t

' ~5 K, }' T$ Q3 @; G7 _而司機沒有注意到,把帶原ㄉ魚群放入池之後,才會開始繁殖,
. r" O9 U5 C$ [# B
. i2 B0 k/ {9 ^- W4 b8 i8 P像阿星大大所說ㄉ身上有數十隻小水蛭(台語:摩ㄎㄧˊ),9 P" I7 b4 a4 v: E
5 H& d( l# D2 x1 F" T
這樣已經是非常嚴重ㄉ事情,在不立刻處理,
' z+ Y0 y6 B6 Y! a& _; K7 U ! J8 s: N, C" Y+ ~- {, K
馬上就會精盡人亡...不是...是血盡魚亡 一一"
8 ?5 I3 o% P/ E& H ! V+ ], v8 ~2 h5 r
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代表池主非常不關心池子ㄉ變化,才會衍生這麼龐大ㄉ數量,
3 k3 n9 c) r9 e- M3 u4 H - d% g# |* k+ D$ x& q2 a5 W9 x' d
這麼嚴重ㄉ情形,真ㄉ要處理ㄉ話,ㄝ會引起很大ㄉ魚群傷亡,/ |$ y" Z. r% M6 `

9 w/ y0 X, N6 X因為小弟這已經很久沒有發現這種情形,故無法PO上照片讓各位觀看,
  D$ M9 i% \1 }; |6 m* X/ y + @, y, ^/ \2 }5 o+ M( ~/ Z4 V
一點淺見,希望讓各位對這種寄生蟲有點初步認知!!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7-12-6 20:12:33 | 只看該作者
跟你形容的差不多
  j1 |3 I: r' h( f2 s! T應該就是小水蛭了
& P/ H! g7 L5 n! u. C$ I釣這麼多口海釣場地一次遇到這種情形- [* K9 s6 ~; h( [
唉!!!!!!!!!!!!!!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7-12-6 22:36: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大大你好 !2 q1 _+ g/ \/ G! o, s  ^
小弟有一點疑問   m& N. W0 n8 w$ J  w# ]; Q# @
人吃魚下去會有影響嗎?/ g; r( G+ D* c: d9 e' W" i
或者是少吃生魚片嗎?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7-12-6 23:07: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魚病專欄】
: G5 _- [7 I4 ~1 N                        卵圓鞭毛蟲病症) l7 e' X1 G9 d6 ~# G
* e) I3 o) t2 q7 W" V: {
(一)病因與症狀
9 {# n3 Z# O7 v. x) H
, ]) _' @. ^' I. [; _  卵圓鞭毛蟲為屬原生動物,肉質鞭毛蟲門,植物性鞭毛蟲綱,主要寄生於海水魚之體表與鰓部。本病發生之溫約為 20~ 30度,故本省南部養殖魚塭,全年均會有病例發生,尤其在石斑之育之育苗時期,極易受到此蟲感染,魚苗體色變黑,引起突發性之大量死亡。本蟲生活史包含浮游期及附著期。浮游幼生,具有二根鞭毛及一個眼點,在水中游泳,自營活一段時間後 ,再以由鞭毛轉變成之假根,附著在魚體體表與鰓部攝取營養生活。寄生初期呈梨形,後期呈近球型或橢圓形,大小約為 20~120 um, 25度C時,蟲體 3 日內可成熟而離開寄主,在水中分裂成 250~300 個具二根鞭毛,大小約為 9~15 um 之仔蟲。從成蟲離開宿主至孵化出浮幼體為止,這段時間因溫度不同,其孵化時間也不一。溫度低時孵化出浮游幼體的時間會稍長,溫度高時孵化時間會快一些。當大量蟲體於鰓部寄生時,因其假根侵入鰓絲上皮細胞內吸取營養,而引起魚之鰓絲充血、瘀血、腫大現象,致使寄主呼吸困難而死。受嚴重感染之魚群會聚集至溶氧高之水車處與注水處。若是黃臘參則整群游至上水層露出背鰭 (漁民們稱之為舉旗 )。若大量屬體寄生於體表則因蟲體之假根植入表皮,而傷害到魚體之表皮細胞,容易引起細菌性二次感染,嚴重者體表會有局部出血、潰瘍之現象。多數罹患卵圓鞭毛蟲的魚類,其蟲體寄生部位是以鰓部為主,體表蟲體數量較少。若是魚苗培育場之小魚苗 ( 1~2 公分 ) 寄生部位則是以體表為主,因這階段魚苗之鰓絲太小,無法讓蟲體很固定的附著。卵圓鞭毛蟲症於全年都會發生,海水經濟魚類幾乎都會感染 (由其是黃臘參最容易罹患此病症 ),因為蟲體繁殖速度太快,故對魚體傷害頗大。若能在感染初期發現,則治癒效果較好。而感染中後期的魚想要完全治癒那就較困難,如果已是成魚或快接近成魚了最好直接出售,可省掉用藥的麻煩及降低風險。
分享到Facebook
5#
 樓主| 發表於 2007-12-6 23:56: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的帖子



基本上這種寄生蟲只會寄生在體表或是腮部,
3 u; z' @( p. d$ B: Y6 q# N& c
8 Z" \1 i" v3 W% N9 g& G建議盡量有此症狀ㄉ魚別生食,
- A; `# i- o  S8 L& a8 i2 f  P3 j! N7 Z/ }  N& F1 j
不管有無此症狀魚ㄉ內臟盡量ㄝ別食用' ]$ r4 F4 }7 s- ~9 E
3 [6 w$ }6 \, `$ A
(有種寄生蟲會寄生在魚肝部,肉眼無法辨識)4 C5 L0 h  A/ }/ I* ~

) O3 j# r/ \. T魚肉部分煮熟,一般來說並無大礙。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7-12-7 01:24: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san99999 於 2007-12-6 23:56 發表 + C3 p4 p* K" R9 [
基本上這種寄生蟲只會寄生在體表或是腮部,, `, s0 [' G2 e
8 o2 d- v# l( p  Y5 Z! j3 v
建議盡量有此症狀ㄉ魚別生食,
4 E$ y* z2 v- j& r$ _
# e% A. k, z3 _* G/ `2 E3 A不管有無此症狀魚ㄉ內臟盡量ㄝ別食用, z, H5 O6 e& z% L

- P5 |- A& i& s6 [(有種寄生蟲會寄生在魚肝部,肉眼無法辨識)' j" x5 o3 h% h# O1 @* l' U

( q' ?7 N3 |+ T7 ]- Z魚肉部分煮熟,一般來說並無大礙。 ...

2 N0 L9 ~% u  M) b+ _5 d6 d8 E7 C9 \
那像魚卵呢?這也是在魚肚子裡的東西
' s/ u! `* v; j不就也不能吃了..例如之前赤鰭的蛋.....
分享到Facebook
7#
 樓主| 發表於 2007-12-7 08:52:19 | 只看該作者

指環蟲及擬指環蟲

病原體為單殖類吸蟲,終其一生只有一個寄主。# K7 R  S6 B3 `
指環蟲及擬指環蟲後端都有大吸盤,盤上有大錨鉤及小鉤,二者可由這些後吸盤上的鉤狀構造來區分。 & _+ ]5 h  e- _6 ?
指環蟲常見寄生於魚類的鰓、鰭及皮膚,而擬指環蟲主要寄生鰓部。
# z8 f# I4 i: E少量寄生尚不足危害魚體,但若大量寄生時,則會刺激鰓部表皮細胞分泌黏液及鰓薄板愈合,導致呼吸困難。
4 v/ U0 e. G- i本症易合併感染其他傳染性病原.大量寄生時,病魚鰓部顯著浮腫,鰓蓋張開,鰓絲暗灰色,摩擦身體,收縮鰭葉,體色變黑,離群緩慢獨游,不攝食,逐步瘦弱而死亡。發病原因是由於指環蟲用錨鉤和小鉤鉤住魚的鰓組織,並不斷在鰓上活動,破壞鰓絲的表皮細胞,刺激鰓黏液細胞分泌過多的粘液,阻礙呼吸,呼吸急促,發生浮頭,從而影響魚的正常代謝作用,甚至缺氧死亡.
分享到Facebook
8#
 樓主| 發表於 2007-12-7 08:5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的帖子

小泰泰,只要煮熟即可食用嚕!!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7-12-7 23:20:15 | 只看該作者
簡單說明一下:這種叫做"魚蛭",呈長條狀,前端尾端各一個吸盤,生命力強到跟蟑螂差不多,會依照寄生部位的顏色做變色,(感覺就是變色龍),會從寄主身上吸血,進而魚體衰弱、死亡,容易鑽入有縫的位置,鑽入魚體腮部死亡率高達6成,聽覺敏銳靠水波去寄生在寄主身上,(意思就是在池邊用手攪拌他就會吸在手上)。3 w, E2 `* ?: m! T9 J3 i
7 u; v+ V! D* ^& C7 k+ c- n
說明一下生命力如何強:把魚蛭撈起放在普通的紙杯中,可存活2個禮拜以上。
( g; l0 q. o; p/ {  Y, |                                 放置60度熱水中也可存活。2 [! m4 M$ _5 C1 L8 q6 ~* p$ _

' `/ {$ x# j4 f) }8 E; N: _' O解決方法:以前老一輩的人是用農藥下去毒殺魚蛭,分做三次治療
; ~4 @/ K2 n% \1 u+ u  v              (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翻池)
5 ~8 ^% ~% y+ F  P1 T+ w5 C               池水抽乾用漂白水消毒三天,池子太陽曝曬一周
+ o$ x  T& b' l" {0 X               最好的方法就是放鬍鬚蝦,讓鬍鬚蝦去吃魚蛭,有點類似河馬跟水鳥的關西# A. K8 u! @% v8 Q% |: j
----------------------------------------------------------------------------------------------------------------* }. B+ Z: [2 k; d5 P
from 自己淺見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7-12-8 02:17: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asan99999 於 2007-12-7 08:53 發表 7 @9 r' V2 c2 @/ K
小泰泰,只要煮熟即可食用嚕!!
1 ?5 p# h4 Y' F& c1 ]8 x8 d1 t
就是怕自己烹調功夫不到家* V1 E1 u# K, F% i# p3 S5 _1 c) z
只有煮個7.8分熟就吃入肚, \6 y8 @5 o& e' I. V# |& [
雖然想減肥但不想用這種方式....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10-8-27 00:50:05 | 只看該作者
真的有蟲拉~靠要
( R( t4 X, d8 m2 m2 v不過是在死掉的魚身上發現2 V' I! t! L6 J; m0 m
戰鬥池QQ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於 2010-8-27 21:44:15 | 只看該作者
事隔近3年.蟲還爬的出來真是不簡單.
分享到Facebo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25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