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麼多專業的論述,實在是相當欣慰
感謝駿大的提問,江大.路邊草大.輝大相當專業的回答
差不多都被講完了,以下做一些小小的補充,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確實如路邊草大.江大所言:測水.良好的水質管理重於一切,硝化菌多年來確實被炒作.神話過了頭
在粗鹽的部分,個人認為幣多於利:各位可以試著把手伸入加鹽巴的水.一段時間後.會發覺保護皮膚的油脂不見了。魚類也是靠著魚體表皮黏膜來保護.避免細菌.霉菌.寄生蟲的侵襲;而且如江大所言:鹽會拉開GH與KH之間的差距,並會拉高TDS,確實不利於溪魚的生長。各位可試著檢測溪魚原生地的水質,便可知其中的端倪,個人也曾多年將進口南美溪魚的水做檢測與分析,發現碳酸鹽硬度KH與總硬度GH差距不大.且總固體溶解度TDS不高,但礦物質.微量元素卻不低。駿大的追星脫皮.黏膜破損及鰓部的感染,應該跟此有所關聯。粗鹽是眾多養魚者所廣為使用,講這一篇.只會讓人厭惡;不過前言有提:僅供參考,不一定正確,我不入地域.誰入地域。
為何會認為有鰓部感染呢?是先下粗鹽追星黏膜受損,再則是用身體磨石頭[擦癢],再來是鰓部不正常快速咬合動作[應該也是鰓部止癢的動作],呼吸不順[鰓絲受損],嘴部紅腫[江大有提:併發細菌感染]。
不過最正確的魚病判斷,還是送學術單位檢驗。
至於檢疫的問題:因為您目前是新缸.新魚,一切都還不是很穩定,如果再盲目下藥,可能只會造成水質的更加惡化,等確定病因.過一段時間.水質穩定一點再說吧。
希望有幫忙到駿大。
審慎的放入魚隻與添加物,才是最先要考慮的,畢竟物質不會無中生有。
趕緊檢測您的水質,才是當務之急。
[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08-10-27 22:5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