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養馬口有快四年了, 不過我是在戶外弄一個1.2m x 1m x 85cm高,
一半在土裡一半在地面上的露天池, 有接山水讓他慢慢換水, 第一次釣回
來的馬口和苦花, 大的一下子就自行跳出池子, 後來只好將水位降到約50cm
(在池子中間鑽洞排水), 苦花跳的更兇, 後來乾脆全部只養小馬口, 養一年
長到約12-15cm, 就帶回原來的地方野放, 再換一批約5 - 8公分不等的小
馬口回來, 因為露天, 餵的又是浮水的飼料, 每次餵魚時就看他們迅速從
底部衝上來吃, 還頗好玩的, 感覺上, 池內公的長的比母的快很多, 而且比
較兇, 稍大的會追來追去, 上個月換批時, 故意留一尾大的公魚, 並留幾尾
稍大的母魚, 其他野放.
剛放入的魚前一兩天比較會跳, 且還不適應吃浮水飼料, 前幾天吃食狀況較
差, 3, 4天後大概就認命了...哈哈!
剛放進去的魚, 小魚會比較膽怯上來吃食, 不過慢慢就會適應, 不過, 上一批
約40匹裡面有感覺到一兩尾, 長大的速度比同梯的差一些, 可能同池子內
階級分很多坎吧! 呵呵!
照片是我2004剛蓋好時晚上拍的, 燈光是用兩支1W LED手電筒裁切到只
剩下前半部, 直接埋入水泥內, 電源則是用Motorola 手機充電器, 白天水
用過濾馬達打水到右上角小池內溢流到左上角的出口, 形成類似小瀑布的
感覺, 晚上則換上雙孔氣泡, 用兩個定時器控制晚上燈光及打氣/打水.
我住汐止, 馬口就在附近5分鐘車程的小山溝釣的, 野放時也是帶著釣竿放
一批, 再釣一批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