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6439|回復: 1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落入釣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11-3 12:26: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落入釣法釣點在堤防邊

所謂的前打釣法,跟一般職業仔所說的"統康"(探穴)釣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跟一般釣法的最大不同

點在於他是屬於機動性的釣法,由釣者自己判斷魚隻會出沒的地方,將鉤子上的活餌送到獵物的面前,

一舉將其擒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首先,我先來介紹前打竿的主要配備及周邊必需品。市面上所謂的前打專用竿,清一色都是日本貨,其

竿身調子一般多都設計為2-8調,竿先為實心的玻璃纖維製品。其用意在於一般釣前打的釣場,多是在

障礙物的旁邊。竿先的設計在於能夠靈敏的傳達魚訊及弄餌時的生動。硬調子的竿身設計主要是中魚

時,能在第一時間將魚迅速的脫離障礙處。至於竿子長度方面,市面上的產品有40-45、50-55、

42-48-54.....等等不同長度的設計,主要重點在於配合各個釣場的條件、深淺不同。

做釣前,配合釣場來做釣竿長短的伸縮。可千萬不要在中魚時做伸縮長度的改變,還大喊一聲:潤!否

則,您將無法如高橋哲也一般的耍蟀,而是可能折損了一隻愛竿!至於力盧的搭配,一般專用的前打力

盧或是富士輪,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啦,如果您自認在操控牛車輪有高人一等的技巧,那也是可以嘗

試看看的啦!當您的竿子、力盧都準備好了以後,一支磯撈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做釣的過程中,

前打釣法是屬於機動性的。這裡不咬換那裡,所以會在釣場中跑來跑去。中魚時,旁邊如果沒有人可以

幫忙,那可能就會使您失去了一次中魚的紀錄!磯撈網上記得裝上可供背著的背帶,讓你跳到哪裡,他

就能跟著你到哪裡。

活餌的攜帶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建議您可以到釣具行買現成的小木箱(裝活餌用的),底部鋪上一些

碎冰,上面放置一條濕毛巾,然後再擺上活餌。(切記:不要讓活餌直接接觸到冰塊!)通常活餌在這

種處理的方式下,可以存活至少兩個小時以上唷!當以上的東西都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就要來試著釣釣

看了。相信一般剛接觸到前打釣法的釣友們,最感到困擾的就是如何收放線,咬鉛怎麼咬,如何將活餌

弄得生動,及揚竿的時機掌握。

前打竿的導線環跟磯釣竿完全不同,它是採U型的設計,而且孔隙非常的小。主要作用在於:一﹑能讓

母線貼緊竿壁,能夠讓魚訊迅速的傳達。二﹑不易使母線纏竿尾,導致斷竿。三﹑風大時也能夠因為母

線緊貼竿壁而做釣,不會有放風箏的情形。不過,由於導線環的特殊設計,造成放線時的不順暢。所

以,我們在放線的操作上,採取用手拉線的方式。訣竅在於:設定好釣棚以後,以手在第一顆導線環的

前方拉線,再以竿尾插入海中,利用海水的阻力,將竿尾向上甩出,達到放線的目的,一邊拉一邊重複

甩竿尾的動作,直到將線甩到設定的釣棚長度。(利用甩竿尾出線的同時,記得將手輕輕的含住母線不

要放開,慢慢的放出。)欲收回多餘的母線,一種是一次就捲回滯線,一種則是利用大拇指輕壓捲線

器,慢慢的捲回,順便在各個深度中探詢魚蹤。

咬鉛的問題,考量到的便是海流的急緩。一般來說,我們都會使用3B以上的咬鉛。海水越急,咬鉛就

用越大。其主要用意在於能夠讓活餌順利下沈到我們設定好的釣點。不會因為海水的流速影響,而四處

亂飄。(此點我們在下一段再做補充)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晃餌的技巧。能夠吸引魚隻就餌的重點在於餌是否活潑生動,讓魚不假思索的吃下

去。將活餌放下去後,讓其如自由落體般的墜下,到達底部後,將多餘的線收回,使母線跟竿尾有拉緊

的感覺,然後我們便開始晃餌。一開始,我的習慣是先大幅度的擺動,然後再以小幅度的擺動來感覺魚

訊。我稱此種擺動為:天馬行空晃餌法!其用意在於,一開始的大幅擺動用以吸引魚隻的注意,接著而

來的小幅擺動,是為了讓魚靠近,然後在比較規律的擺動下就餌!(說穿了就是讓魚自己去數拍子,預

知活餌的下一個動作,讓其輕鬆而且毫無懼意的吞下去!)

前打釣法釣點則要通出去!

我們在晃餌的過程中,釣組會因為流水的流向而做改變,無法使母線跟竿尾的角度會越來越大。此時,

我們就要使用上下拖擺拉回的操竿方法,讓我們的釣組,重新回到原先設定的釣點。千萬不要一次就往

回拉,這樣會粉容易就勾到水底下的障礙物。(釣組與竿尾的角度越小,越容易感覺到魚訊,也越容易

將魚拉出水面。越大的角度,中魚時,魚隻有更大的竄逃空間。)

至於在揚竿時機的掌握上,先舉兩個例子作一下參考:

一、黑鯛就餌時是輕輕的含住釣餌,等確定沒問題時,才會一口將其吞下。所以,他的魚訊是,竿尾輕

點一下,此時不要揚竿,反而做出讓線的動作。等到竿尾再一次迅速的下沈時才做合。

二、紅槽就餌時跟黑鯛不同。通常竿尾一次就會大力下拗。此時不多說,就是揚竿的最好時機啦!

以上兩個例子的共通點,不知各看倌看出來了沒?沒錯!就是竿先都迅速下拗的同時才揚竿!一般會失

敗作合,原因都出在太早或太晚揚竿。當然啦,在自然環境中,有時候魚的活性也關係到吃餌乾不乾

脆。活性高的時候,黑格吃餌跟紅漕一樣煞;活性低的時候,紅漕吃餌也會跟黑格一樣貓唷!

看了這麼多,希望各位不會霧殺殺。要完全瞭解在台灣前打釣法的精神,建議各位.....出門下竿去體驗看

看吧!

以上轉載文章~提供各位參考~

心得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6-11-3 12:50:48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文章不回不推 那對的起自己良心阿  大大那時要親身指導開課阿 教教小弟我吧
分享到Facebook
3#
 樓主| 發表於 2006-11-3 12:58:35 | 只看該作者
你應該住花蓮吧!!
我有空去花蓮才能教!!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6-11-3 13:2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花蓮123 的帖子

再推, 推推推...

這是一篇很實務實用的好文章.
關於活餌的耐久法, 提供一點補充, 如果箱子裡面沒有紗網, 不仿使用幾個廚房流理台的聚食渣網,
貼掛於箱壁, 對蝦子的耐久效果會很不錯喔.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6-11-3 13:24: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羽人非獍 於 2006-11-3 12:58 發表
你應該住花蓮吧!!
我有空去花蓮才能教!!


你沒有看文章喔 趕快去看看有獎問答那篇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6-11-3 19:34:47 | 只看該作者
推推推 讚!! 這篇文章讓我對前打釣法有一些概念
感謝大大的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6-11-3 20:23:48 | 只看該作者

受益良多

看到大大的文章讓小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6-11-3 23:57:49 | 只看該作者
推~推~!讚~~! 補習班幾時要開班授課呀?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6-11-4 01:07:16 | 只看該作者
風浪不大時我大多以浮標搭磯竿作釣!!
鋒面,寒流來襲時!!落入,前打釣法是我不二的選擇!!
一隻釣竿一個冰箱一隻磯玉柄...乾淨又簡便!!

前打釣時蝦子的保存...我大多以冰箱放冰塊..上頭的隔層放濕毛巾
再把蝦子用濕毛巾像三明治般的覆蓋住...這樣可以不用帶活餌箱,
蝦子又可以保持活躍力很久...!!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6-11-5 23:21:30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前打" 技巧 就是 羽人非獍 敎我的
他要去釣魚
我都當跟班!!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6-12-8 21:10:16 | 只看該作者
推~~~~~終於有ㄌ概念!!看來要實行還有段時間,首先要有多餘的錢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6-12-8 21:45:44 | 只看該作者
讚拉~大大寫的真詳細!!~哪時開課~現場教學~這樣學的比較快(原諒偶~比較呆需現場教學)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6-12-18 23:31:33 | 只看該作者
贊~說的讓我很心動...
再請教~~這是不是所謂的一支釣法呢?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7-1-13 22:40:03 | 只看該作者
小弟最近也在學習前打
這一篇文章很棒
對我很有幫助
當然要推了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07-4-24 00:33:39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太好了

讓我這前打新手解惑不少

謝啦~多多po文唷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7-4-24 13:46:49 | 只看該作者
前打新手看了受益良多,
希望能有好的收獲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7-4-30 08:53:18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07-4-30 18:05:03 | 只看該作者
贊同blackchinu大大,本篇標題為落入釣法,但內文卻介紹前打釣法,其實兩種釣法不太相同,請不要誤導網友!!
分享到Facebook
19#
發表於 2007-5-6 18:16:54 | 只看該作者
剛想嘗試前打掉法
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分享到Facebook
20#
發表於 2007-5-6 21:41:51 | 只看該作者

好像有那麼一點懂了

何謂前打  何謂落入阿  我還是一知半解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4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