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050|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9.10.07鰻魚之謎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0-7 12:5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一帖算是延伸冒大''兄弟們都進來''的標題.
在一般而言.照片並不能當做是物種分類的證據.
雖然明知是不同物種.但不被生物學所認定.
種類的認定需經1.採集dna樣本鑑定2.骨骼魚鰭專業鑑定.
如冒大所言.鱸鰻是一種古老神秘的生物.人們對牠所知甚少.
以台灣而言對鰻魚的研究可謂少之又少.
幾年前水試所在竹北放流800隻鰻魚.請釣獲者繳回並做記錄研究.
同時也發予獎金.不過可能宣導不夠.並沒有回報紀錄.
後來又因鱸鰻在保育名錄中除名.追求真相之路又更加遙遠.
在日本有一單位已研究很久了.從孵化到線鰻.葉鰻.仔鰻.成鰻.
[其中據說有經過變態動作]到如何進入河口.淡水河流.越過欄沙壩.
又於幾年後受繁殖本能驅使.再降海交配.在日本都有全程紀錄.
只不過目前可能因數據不夠.還未能發表.
探索鰻魚生活史是一條很花費心血以及非常漫長之路.
有道是''難窺生命之奧妙.更見自我之渺小''請冒大加油.
小弟若有新線索一定皆盡所能提供.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10-7 17:36:53 | 只看該作者
大大~請問它得眼睛這麼那麼大~還沒看過眼睛那麼大的~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10-7 19:1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嗯 ~ 好像從 "眼睛的大小比例" 也是判斷方式之一 !
這是從某位專家歸納其回覆的結果 ; 呵呵 ~
分享到Facebook
4#
 樓主| 發表於 2009-10-7 19:41:04 | 只看該作者

無鱗大大晚安..無鱗前輩的''眼睛大小''之說倒引起小弟的興趣.
興趣不是鰻魚的種類.因這個問題太專業了.
而是無鱗物種眼睛都逐漸退化.如鱔魚.泥鰍最為明顯.
小弟倒想知道無鱗靠的是視力.或雷達感官[如扁蝠.蛇類].
又如濁水時靠嗅覺.那清水時靠的是啥?
不過這種問題留給專家.不然會把自己給搞到頭殼壞掉.ㄏㄏ.....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10-7 21:07: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的帖子



妳們ㄉ研究真是深入
         
像小弟只知道她們是       鰻魚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10-7 23:55: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_m_b_n57 於 2009-10-7 19:41 發表

無鱗大大晚安..無鱗前輩的''眼睛大小''之說倒引起小弟的興趣.
興趣不是鰻魚的種類.因這個問題太專業了.
而是無鱗物種眼睛都逐漸退化.如鱔魚.泥鰍最為明顯.
小弟倒想知道無鱗靠的是視力.或雷達感官[如扁蝠.蛇類].
又 ...


大大, 其實我也是道聽塗說啦 !
歸納站上賢拜的貫性及自己的觀察結果 ~ 原生種為
1. 眼睛比例相對較小.
2. 吻肛長 與 背鰭的比例.
3. 禿頭 (前額一雷的).
我沒有專業的理論基礎,只是好玩~ 哈哈 ! 晚安 ~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10-8 00:53: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_m_b_n57 於 2009-10-7 19:41 發表

無鱗大大晚安..無鱗前輩的''眼睛大小''之說倒引起小弟的興趣.
興趣不是鰻魚的種類.因這個問題太專業了.
而是無鱗物種眼睛都逐漸退化.如鱔魚.泥鰍最為明顯.
小弟倒想知道無鱗靠的是視力.或雷達感官[如扁蝠.蛇類].
又 ...

這篇應該不是"兄弟"的就可以進來發言了吧!因為小弟我是個姑意的生意人.......呵呵!

聽移民澳洲的朋友說.在台灣視做"寶"的鱸鰻.在澳洲是垃圾魚之一.在水塘及湖泊岸邊一堆.大白天就游來游去.且不太怕人.因為那邊的人不吃無鱗類.用土司或麵包就可以釣到了.而且超好釣的.通常釣穫都是拿去餵貓.所以澳洲鰻眼睛較大有可能.因為牠們並不是全夜行性的.眼睛就較無退化縮小.理論上眼睛大小來做判斷也是可行的吧.
分享到Facebook
8#
 樓主| 發表於 2009-10-8 01:15: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大鱸鰻 於 2009-10-8 00:53 發表

這篇應該不是"兄弟"的就可以進來發言了吧!因為小弟我是個姑意的生意人.......呵呵!

聽移民澳洲的朋友說.在台灣視做"寶"的鱸鰻.在澳洲是垃圾魚之一.在水塘及湖泊岸邊一堆.大白天就游來游去.且不太怕人.因為那邊的人 ...

哈哈........感謝鱸鰻大大賜教.
大大的說法小弟也認同.因為在海口捕小白鰻專家眼中.
鱸鰻幼魚算是雜魚.日本人沒有興趣.所以一般都篩選過當廢物丟棄.
也就造成河流短缺鰻魚原因之ㄧ.一般都怪罪於電.毒.網.其實那些只是局部傷害.
最大禍首是捕鰻苗之專家.不過卻沒人怪罪.小弟如又在這個節骨眼發言.
只怕又被罵.不過大大說''兄弟''說法有點見外.小弟所發的帖子都歡迎各位發表見解.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9-10-9 00:15:09 | 只看該作者
之前常看到版上許多大大說到.鱸鰻有耳朵.石喬則沒有耳朵.

依小弟個人見解.其實鱸鰻.石喬本來就是一體.地方不同.稱呼不同.

棲息地不同.體色不同當然大小粗細度也就不同.

而耳朵的位置.一般都以訛傳訛都偏差了.

有人說是双鰭處或是双軟鰓蓋.甚至是在双眼後方有對小耳.

但依小弟個人研究的結果.

其實耳朵位置是在胸鰭鰓裂處裡面一點的地方.

也就是要往鰓蓋排水口在往內看.

會看到一個小裂口.

而越大隻的個體會越明顯.

以上是小弟個人解.如有冒犯之處.還請各位大大们諒解. 9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9-10-13 05:51:40 | 只看該作者


小弟發現本人自南部(台南)所釣之盧鰻與北部(新竹)似乎有很明顯差異性因..
在此跟大家報告分享一下:
1.體色 南部偏黃黑  北部偏綠黑...養在同一環境體色仍有差別。
2.口部 南部口部較尖  南部口部較寬大(兩者體型相同)。
3.眼睛似乎北部的略大一些...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9-10-26 19:38:41 | 只看該作者
不錯ㄉ漁獲唷~~~~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9-10-27 01:37:24 | 只看該作者
小弟淺見~其實這幾種都是本土鱸鰻~每一隻都是從海底游上來的~如何說本土非本土~不能因為顏色形狀之分就說是外來種~如果錯誤請大大指教@@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9-12-3 23:42:57 | 只看該作者
看不懂到底屬於啥米
但我覺得只要生長環境好
不管哪種品種
應該都算好的魚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7 17: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