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793|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慘慘慘誰來救我的大石賓(尾部長黃吸虫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7-7 23:1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什麼方式可以救救我那25公分的大石賓啊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7-7 23:38:47 | 只看該作者
大大可以參考之前我的文章:不好意思,個人必須宣佈把魚隻,螺類撈除,進行安樂死,並以重藥.長時間好好的消毒您的魚缸,並到較沒螺類.鳥類.兩棲爬蟲類的地方做釣。是最快速.省錢.且環保的方法。
因為此種外寄生蟲.相當難纏,也很容易併發二次的細菌感染。
此種寄生蟲在我們水族.稱之為雙殖吸蟲,屬外部寄生蟲,一般出現在野生.自然環境中,因為會形成袍囊,所以治療還必須調節滲透壓。[可以有裂氧效果的藥鹽,搭配治療體外寄生蟲的藥物來做長時間的治療]。不過既勞民又傷財。
雙殖吸蟲難纏的程度,可是不會亞於原子體的袍子蟲,所以才會請大大從頭再來。大大還請見諒。
此種寄生蟲.個人認為應該是最近幾年隨意放養巴西龜等兩棲爬蟲類.及螺類還有侯鳥過境所造成的。在二十幾年前我當溪長時,還沒看過。[須知蝸牛及龜類身上.可是會帶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寄生蟲及其他感染源的]。
光把袍囊用破是沒辦法根治的,因為蟲體除了在皮膚.肌肉內外;也會感染魚隻的鰓部及內臟器官。因此消毀魚隻.螺類及防止水鳥類靠近;或是以優良且正確的藥物,為長時間的治療,才是上策。[當然下藥以外.也必須消除蝸牛及防止水鳥類的靠近]。
還有個人以長時間的實驗證明:蝸牛是不喜歡生活在阿摩尼亞.亞硝酸.磷酸鹽.硝酸鹽很低,過濾完善,菌相完美的環境之下。因此改善過濾.改善水質.也是必須的。

雙殖吸蟲[黃吸蟲]的生活史:首先寄生於螺類→魚類是中間宿主→魚被水鳥吃掉→成蟲隨鳥的糞便排入水中.....

以上只是個人意見,不一定正確,希望大家能踴躍參與討論。
分享到Facebook
3#
 樓主| 發表於 2009-7-8 00:03: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的帖子

謝謝大大的指導看來我只有含著眼淚送我的大賓賓走一程囉
不敢在野放怕會在傳染其他魚群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7-8 00:38:47 | 只看該作者
小弟的淺見啦.魚類感染黃溪蟲應該無解.因為牠不是菌類.難以用藥物治療.
除非有人能進行手術.把長在魚體的孢囊[據說是幼蟲]一根一根拔除.保證魚又不會死.
我看台大醫院也做不到.黃溪蟲在嘉義平地溪流也很常見.不過高海拔溪流小弟至少還未見過.應該跟溫度有關.黃溪蟲近來很氾濫個人覺得和大量進口魚類有關.他國養殖撿疫控管
並不是都跟台灣一樣好.所以一些蟲菌也大量被間接引進台灣.而放生團體買來路不明的
魚類.也沒經過檢驗就放到溪流.也要負責任.以上是淺淺淺淺....見.當然幫不了板大.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7-8 02:00: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狂熱 於 2009-7-7 23:38 發表
大大可以參考之前我的文章:不好意思,個人必須宣佈把魚隻,螺類撈除,進行安樂死,並以重藥.長時間好好的消毒您的魚缸,並到較沒螺類.鳥類.兩棲爬蟲類的地方做釣。是最快速.省錢.且環保的方法。
因為此種外寄生蟲.相當難纏 ...



看完版大的意見之後 也算是多一份知識

不過魚缸發生寄生蟲還是感覺毛毛的

如果是我應該也是整缸重頭開始了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7-8 20:47: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325 於 2009-7-8 00:03 發表
謝謝大大的指導看來我只有含著眼淚送我的大賓賓走一程囉
不敢在野放怕會在傳染其他魚群

不要客氣,
大大的觀念很正確,真的不要野放,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7-8 20:51: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pyyppyy 於 2009-7-8 02:00 發表



看完版大的意見之後 也算是多一份知識

不過魚缸發生寄生蟲還是感覺毛毛的

如果是我應該也是整缸重頭開始了

小黃大  住在明德水庫附近.真幸福,
釣魚方便.晚上還可以欣賞水舞燈光秀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9-7-9 06:12: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狂熱 於 2009-7-8 20:47 發表

不要客氣,
大大的觀念很正確,真的不要野放,


大大觀念正確+1

國外一些國家對一些疾病感染的魚很多都會另外銷毀
免得禍延下去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9-7-9 15:42: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325 於 2009-7-8 00:03 發表
謝謝大大的指導看來我只有含著眼淚送我的大賓賓走一程囉
不敢在野放怕會在傳染其他魚群

觀念正確喔.+1
野放的話很容易把帶源從甲地傳染到乙地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5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