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繁殖應該是很多人最感興趣的問題..
但在此..儘管我提出這篇文章..恐怕會和很多人目前所知的觀念大反其道..
當然無法接受的人聽聽就算了..只是一些個人意見的分享..
首先先談到目前的繁殖法,大部分所採行的是降酸軟水的刺激催生,不妨先談談為何可以跟為何不可以.
很多市面上的魚無法繁殖..必須先考慮到的情況是..
到底環境狀況如何?魚隻身體狀況如何?是否成熟?有無硝酸鹽跟磷酸鹽造成緊迫?有無疾病隱藏?
我們可以相信自古以來的名言:飽暖思淫慾
只要食物充足,身體沒有疾病,環境氣氛好,很多生物不只是人,都會自然的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繁衍後代.
魚如果沒成熟有沒有辦法繁殖?以人類來說,14~15歲的青春期女生就可以生育了,但為什麼現代的醫學學者會去反對,除了心理層面的不成熟將造成傷害外,事實上身理也是會受到影響,生育過的婦女很明顯的改變就是身體的代謝跟免疫力,如果平常沒有好好的保養,此時皮膚就會變差,也容易發胖,(所以我們得感謝母親為了我們失去哪麼多),尤其多生幾胎後這種情況會更明顯.
對魚來說也是如此,未成熟的魚其實不太適合刻意去刺激繁殖,但為什麼還是可以繁殖,這個觀念也可以帶到現在世代的小孩,因為蛋白質的攝取足夠,所以成長快速,14~15歲的小孩可能已經發育到快跟成人一樣,同理魚也是,過分餵食活餌造成蛋白質過剩,魚也容易虛胖,早熟,但對魚好嗎?很多醫學指出,現代小孩因為營養過剩,攝取太多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很多文明病也提早到來,肥胖,心血管阻塞,很多疾病的最低年齡不斷的下修中,便是因為這類食物造成.
關於降酸軟水繁殖的原理,一般普遍是認為原產地的水質是如此,但在此卻提出些不同看法,因為即使用RO加黑土,也只是讓水質乍似原產地,但仍缺乏很多原產地所需的物質,表面的數值看來很像,但整個內涵卻大不相同.
若只說是產地的水質感覺仍稍有不足,在此個人提供的另一個判斷是源於刺激
為什麼刺激可以造成魚類繁殖,事實上很多生物都有類似的機制,像母雞也多是黎明時下蛋,春季季節變化很多動物才會發情,都是一種環境的變化告訴生物要準備繁衍了,在亞馬遜當地有所謂的枯水期跟滿水期,這期間勢必造成水質有所改變,突然注入大量豐富的腐植質跟微量元素.維他命,誘使魚類趁此時做繁衍,這時間也會造成水質的ph.溫度等震盪,並不全然是因為水質夠軟ph夠低接近原生地才造成魚隻產卵.
然而不斷透過震盪繁殖是有風險存在,就像人類的早產一樣,後面子代也可能因營養不足而有所缺陷,如果沒有補足該有的養分,因軟水缺乏的鈣也將造成後面子代骨骼發育不完全的情況,甚至造成畸形,而一次的震盪並不是短期內就一定能看到影響,可能是日後整個體質弱化缺乏免疫與代謝不良,或是無法成長到該有的體格與表現,這些也都不是我們樂見的可能.
儘管先不談繁殖,日常水質的震盪魚類都得花很多時間去調整適應,對水沒對好一樣會傷害到魚鰓等纖細的器官,即使有需要調成繁殖用接近原生地的水質,水質的變化也非一天兩天,而是好幾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會比較安全.
正確的繁殖觀念最後還是等魚隻已經成長到相當程度確定已經成熟,控制水質在低硝酸鹽及磷酸鹽環境,準備繁殖前的一兩個月前便須先使用黴菌用控制水中黴菌的情況,避免剛誕下的卵被黴菌絲侵入,因為一侵入這顆卵大概也毀了,即使下藥再短至少也要十四天內才能發揮效用.
繁殖期間營養的補充就不在話下,使用草泥丸跟黑水是一種方法,補充需要的維他命,(在此須說明過量也是有害,因容易導致一些元素彼此存在的平衡破壞,兼且一次水質的改變過量對魚也非好事,就好像人類吃補一樣,不是一次就吃一堆的人蔘就有用,(會流鼻血的……)而是根據個人所需,慢慢的補充回去).
最後談的是水穩的使用與好處,使用水穩有三個目的
1.
除去水中重金屬
2.
除去水中藍綠藻
3.
生成體表黏膜保護魚隻與缸中系統
就把水穩當成日常的保養品,可以除去有毒的物質並增加魚表黏膜的保護,另水穩也對水中的藻類孢子有包覆的效果可以處理掉一些藍綠藻的造成,有助於營造適合硝化菌的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