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剛剛突然想去撈福壽螺~所以上網查一下福壽螺的資料</P>: n% ]# J1 c* U$ `2 T8 s8 y& q
<P> </P>
! @+ E/ ?0 e! r% U" {, h& F<P>發現到有篇文章還不錯~轉貼上來與大家分享</P>
: r; s& |9 c1 H! N3 {. l<P> </P>: d& Y5 ]- ~! R8 u/ d _
<DIV class=word-title2 align=center>青魚在福壽螺生物防治上的應用 </DIV>& }3 S, m6 f4 S$ S0 Z3 l
<DIV class=word align=right></DIV>0 ^6 V6 \. }0 T+ w+ `
<HR class=dot-line-2 width="95%">
; k0 F/ s5 T" P9 `/ g
, O' z j3 X3 @' n# B0 o: ^ [3 S" l, h<P>" o1 ~& R& a# K! r- n7 ?8 b2 @1 I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 width="95%" align=center summary=此為網頁內容表格 border=0>7 T7 X6 A' l/ ?
<TBODY>
1 v5 f. x# l3 e<TR>0 u" }! a2 O, w6 l9 [1 [) A M
<TD><SPAN class=word>
\: q. j7 ^* R. C" p+ d; }<DIV align=right>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廖君達</DIV>
c1 b/ @2 e, [8 ^' u: h<P><STRONG>前言 </STRONG></P>
/ a% l: R1 U' j4 J9 M; |<P>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 ( Lamarck))俗稱金寶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下游及布拉大河流域的靜水區。民國68年自阿根廷引進台灣養殖,期能取代原生種田螺,作為食用螺類。然而,由於其可食部位少(< 20%),使得加工成本偏高,且肉質鬆軟,風味欠佳,養殖業者求售無門,因而棄養,放流溝中,進而蔓延國內各地溝渠、池塘及稻田。民國71年 ,首先於高屏地區發現危害初移植的二期作水稻秧苗,爾後多種水生經濟作物,如茭白筍、蓮花、菱角、荷花、芋頭、空心菜等陸續發現被害。該螺對環境品質要求不高,且食性甚雜,可謂「見青則食」,目前已成為水稻及其他水生植物最主要的有害動物。政府及農民為了避免栽培作物受害,每年均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防治。 </P># z9 |" U+ J2 {/ A
<P> 境外移入的福壽螺在原產地南美洲的天敵種類眾多,包括多種鳥類、魚類、烏龜及河蝦,能有效抑制其族群密度,並未對當地農作物造成重大損失。在台灣,化學藥劑防治成為農民慣用的防治措施,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的衝擊,致使「摸喇仔 ,兼洗褲」 、「捉泥鰍」 的童年記憶,不再復見。本文乃報導青魚可作為福壽螺生物防治上捕食性天敵的角色及它的應用成效。 </P>7 S" e, }% P* \% p9 E1 E
<P><STRONG>青魚特性及取食 </STRONG></P>( J1 B' A6 r3 g" q7 v
<P> 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俗稱烏鰡、鰡仔,在分類地位上為鯉科(Cyprinidae)的淡水魚,原產於亞洲大陸東部的河流流域。青魚魚體光滑、體色青黑,體背側色泛黑,腹部灰白,鰭皆為黑色。生長快速,體長最長可達100公分,體重30公斤以上。棲息在中、下層水域,於全省各大水庫、湖泊、私人池塘皆可見其蹤跡。主要攝食螺、蚌、甲殼類及水生昆蟲。青魚是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與草魚、白鰱、大頭鰱合稱為「中國四大家魚」。 </P>
h8 P& _9 g2 s: S$ u, c. o<P> 有關青魚捕食螺貝的記載,在明弘治3年(西元1491年)成書的「八閩通志」已述及:「烏鰡似草魚,頭與口小而黑色食螺,又有黃色者黃鰡。」;清乾隆時「湖洲府志」引「湖錄」:「鯇魚即草魚,因其食草也,鄉人多畜之池中與青魚俱稱池魚。青魚飼之以螺螄,草魚飼之以草,鰱獨受肥,間飼以糞。」。此外,盛行於台灣的烏鰡垂釣池,一般是以福壽螺、田螺或蜆(喇仔)為釣餌,並將螺之口緣略為修剪以便利鉤餌。 </P>
# X/ [9 c* R( O8 c7 W) G7 ~<P> 將青魚頭部進行解剖,發現它的上下頷都沒有的牙齒,但最後一對鰓弧腹面部份特別粗壯,成為咽頭骨,骨上具有一列咽頭齒(pharyngeal teeth),藉著這些咽頭齒和頭骨腹面的一個角質厚墊(咽磨)的咬合來切割或咀嚼吸入口中的食物。青魚僅攝食螺肉部份,螺殼則排出口外。因此,經其取食後的螺貝殘骸極為細碎。 </P>
2 p* @: [- U) n- w+ V4 _1 A<P><STRONG>青魚應用個案 </STRONG></P>& m0 o$ h- [5 _ }- [4 a) T M6 l* O
<P> 青魚慣於攝食淡水螺貝的習性,使得它具有發展成為螺貝類生物防治天敵的潛力。淡水養殖漁民應用它捕食底棲軟體動物的特性,作為清除養殖池內傳播疾病螺貝類的手段。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觀察發現,由養殖池逸出而繁殖的青魚能控制外來物種─斑紋蚌(Dreissena poly-morpha)的族群,避免其大量發生。近年來,以色列引進青魚,有效地降低了水庫淡水螺類Melanoides tuberculata的族群密度至40% 及Physella acuta的密度至20% ,以避免破壞管路系統、阻塞濾網、甚至減少了危害人類及魚類的寄生蟲傳播。 </P>
) x! P& v1 c0 i$ o, f1 z<P> 在台灣,深水栽培作物如茭白筍、蓮花等,由於水位高,且水呈流動狀態,藥劑防治福壽螺成效不佳,青魚已被嘗試應用在福壽螺的防治工作。經本場進行室內及田間試驗證實,青魚對於福壽螺有極佳的取食能力,以2.4公斤重的青魚為例,每日可取食殼高3公分的福壽螺11.5個,換算成每月取食量則高達345個福壽螺。而且,體重愈重的青魚相較於體重輕者,能取食較大的福壽螺及具有較高的取食量。 </P>
& l, C1 t; }" L: v<P> 南投縣魚池鄉茭白筍栽培田約計70公頃,於深水栽培時期,全面於每公頃釋放70尾重約2公斤的青魚以捕食福壽螺。經評估結果發現,放養10天後,福壽螺卵塊數目減少58%,50天後,卵塊數目為對照區的24%。6月下旬,茭白筍進入再分蘗期,青魚放養區的新分蘗株數目為對照區的2.3倍,表現在二期筍上則為產量增加26%。每公頃增產茭白筍5,110公斤×34.7元/公斤茭白筍=每公頃增加收益177,320元,若未考量青魚販售的收益,僅扣除青魚購買成本110元/尾×70尾=每公頃支出7,700元,可得到每公頃淨增加收益為169,620元。顯示青魚對茭白筍福壽螺的防治,扮演積極正面的功能。 </P>9 o) t" h% \+ y! q1 D0 p* R
<P><STRONG>結語 </STRONG></P>1 _% @0 g+ |4 B* k W3 [
<P> 永續農業係調和資源利用與生態平衡之農業,也是兼顧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之農業。應用「以物剋物」的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維護農業生態環境,正是達成永續農業的方式之一。青魚是台灣重要的養殖魚類,意謂著它取得的方便性,且在茭白筍園福壽螺的防治功效獲得學理上的驗證,成為生物防治的成功案例。而且,茭白筍於採收期末清園時,若能將青魚擇地飼養,翌年仍可持續利用,可有效降低購置成本。 </P>3 }( D7 ]# x0 \5 S. z* {$ a
<P> </P>
0 `: Z3 W9 f: o+ I6 }" G( N<P>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A href="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3939">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3939</A> </P></SPAN></TD></TR></TBODY></TABLE></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