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262|回復: 3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陸兩棲捕魚高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6-26 00:07: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6-26 00:15:42 | 只看該作者
有符合你的標題喔!!我比較關心 魚呢?  魚呢?  哈哈!!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9-6-26 00:25:41 | 只看該作者
注意看:::咬在蛇的嘴巴::因應是隻三角姑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6-26 00:33:20 | 只看該作者
么壽骨~大大又拍[溜]看到這個~就軟了不敢去釣哩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6-26 01:51:29 | 只看該作者


好像很好吃的感覺~~~~~~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9-6-26 02:48:5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9-6-26 02:49:49 | 只看該作者
還咬住不放被拖上岸:manto7: :manto7: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9-6-26 06:29:21 | 只看該作者
螳螂捕蟬.麻雀在後.謝謝蛇幫你抓魚....你在抓蛇....厲害喔.難得的鏡頭..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9-6-26 08:59:15 | 只看該作者
還有猴子唷~
釣魚不專心唷!
分享到Facebook
10#
 樓主| 發表於 2009-6-26 09:52:36 | 只看該作者
分享到Facebook
11#
 樓主| 發表於 2009-6-26 09:54: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van8800 於 2009-6-26 08:59 發表
還有猴子唷~
釣魚不專心唷!

實在太多.一直叮著我的午餐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9-6-26 09:59:36 | 只看該作者
水陸2"溜"真是強~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9-6-26 10:19:45 | 只看該作者
看到就嚇死了
溜~~~~~~~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9-6-26 10:35:33 | 只看該作者
妖壽哦.......釣魚最怕看到這個
上次遇到一米多的雨傘節,跟他拼了半個小時終於把它處理掉
現在看到這個都會軟腳......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09-6-26 10:41:24 | 只看該作者

同釣

能和前輩一起釣魚小小粉高興在探中部花點
分享到Facebook
16#
 樓主| 發表於 2009-6-26 11:39: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xc7694026 於 2009-6-26 10:41 發表
能和前輩一起釣魚小小粉高興在探中部花點

最近有南下在找你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9-6-26 12:24: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的帖子

哈,大大真厲害連這種鏡頭都抓的到,以前還有一種釣魚高手,一種鳥類 釣魚翁,也好久沒看到了,小時後常常會看到這種鳥在瀨區捕捉溪哥,超厲害的,以前是只要在溪裡看的到他的蹤影,代表那裡肯定有魚群XD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09-6-26 12:31:55 | 只看該作者

關於釣魚翁

日前本市鳥友在本市土城發現一隻身長約28公分,頭黑色,體背青藍色具光澤,嘴寬且長紅色,喉、頸白色,頸具白色環紋,腹部以下橙紅色的野鳥。經查此為稀有迷鳥--黑頭翡翠Black-capped Kingfisher(學名:Halcyon pileata),近5年來在台南市只發現過5次,均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出現,且數量極稀少,每次均只有1隻。此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吸引許多資深鳥友,專程帶著專業的照相器材,加上大砲(長距離望遠鏡)在發現地耐心守候,希望能捕捉到牠美麗的身影。

經查黑頭翡翠俗名山翡翠、藍翡翠、琉璃翡翠、鵲雀翠、秦椒嘴,屬於佛法僧目翡翠科,為稀有的過境鳥,生活於平地的溪流、魚塭、池塘等水域,以魚、蛙、蝦及昆蟲為食,藍色的翅膀,黑色的頭,讓肉食性的黑頭翡翠擁有很好的掩護能力,尖尖的嘴是讓牠容易取得食物的最佳利器。黑頭翡翠繁殖於中國大陸,在台灣為稀有的過境或冬候鳥,金門則為不普遍過境或冬候鳥,台灣僅有少數幾筆記錄,通常會單獨活動,停棲於枝幹伺機捕魚、兩棲爬蟲等。

全世界共有廿六種翠鳥,翠鳥俗稱「魚狗」,而英文名字Kingfisher;顯然這種鳥類跟「捕魚」必然有深厚的關係。翠鳥(魚狗),說牠是捕魚界的高手一點也不為過。根據統計,魚狗的主食中小魚就佔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他則以小蝦子、空中飛行的小蟲等為副食。不過,牠們對於躲藏在污泥灘裡的蟹類或彈塗魚可一點都不感興趣;主要原因當然和牠們的捕食行為有絕對的關係。

一般而言,魚狗在獵食之前會先停棲在距離水面一至二公尺高的枝頭或突出的桿子上,然後看準目標後再對獵物發出致命的一擊。在魚狗的獵殺行動中,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形採取以上的兩段式戰術,大概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情形,魚狗會採取飛行中的突襲方式來獵食河流中的小魚。在每一場戰役中,魚狗為了取得必勝的戰局,魚狗會選擇在透明度高的淺水區。魚狗銳利的眼睛再加上精密的計算,牠們可以精確的捕捉到水下獵物的位置,避免因為水折射造成的誤差。為了潛進水裡捕捉獵物,魚狗的瞬膜會在牠俯衝勁入水中時發揮保護眼睛的功效。在水裡魚狗靠著靈敏的觸覺,迅速的捕捉到小魚,並且展翅飛離水面。這樣精密、成功一擊,所要花費的時間不到一秒鐘。

魚狗是一種領域性很強的鳥類,即便是自己的伴侶、後代也不可以輕易侵犯自己的地盤。這是因為每一隻魚狗,每天需要吃進大約相當自己體重百分之六十的食物,無怪牠們必須嚴守自己的地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通常看到的魚狗都是孤單無伴。通常牠們會透過展示翅膀、鳥喙或發出鳴叫聲來宣示地盤,偶爾會有小小的爭執、零星的戰鬥發生,很少會有搏命的爭吵事件。
 
話雖如此,每年的繁殖季雄鳥和雌鳥受到荷爾蒙的驅使,還是會成雙成對的共築愛巢。雄鳥在求偶季中,追逐、高歌,最後更會獻上聘金「一尾新鮮的小魚」,才能擄獲對方的心儀。此後,這對夫妻會一同築巢,牠們的巢穴一般位於河邊的懸壁上、枯木甚至蟻窩中,通常是牠們會挖掘洞穴,而且通常必須穿越長長的通道才能到達牠們的窩。有時通道會長達數公尺,造成牠們自己在進入巢穴也必須緩慢的前進,緩慢的倒退出洞穴。巢穴位置通常比出口位置高,所以通道是緩緩上升,這樣可以讓巢穴中的水流出,避免巢穴積水。

雌鳥一般會產下二個鳥蛋(有時也會高達4-8個),牠們的鳥蛋是純白色。這是因為在洞穴中,牠們的但不需要保護色,而且白色在黑漆漆的洞穴中比較容易辨識。由父母共同孵蛋,大約需要十八到廿一天幼鳥才會孵化。大概廿三天後,幼鳥羽翼豐滿後就會飛離父母。不過魚狗幼鳥的存活率,通常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至於幼鳥離巢後,也是這對夫妻緣盡情滅的時間,雄鳥和雌鳥則回復到單身生活。

在台灣要見到牠可是難上加難,難怪一傳出在台南市發現,立即就引起熱烈的討論,連資深鳥友都深切的期盼能一圓黑頭夢。

附上原本的載點
http://ecobird.tncg.gov.tw/ecobird/news.asp?id={933D9262-40C3-40BC-BEBA-8F20D224FA1C}
分享到Facebook
19#
發表於 2009-6-26 12:38:1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unfish10:
分享到Facebook
20#
發表於 2009-6-26 12:44:30 | 只看該作者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6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