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見照片直接上我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eddiesheu/article?mid=1193&prev=-1&next=1160
機台組裝好後,下一個動作就是將要車削的木條架上去,架上去之前有幾個前提
這裏面包括幾種課題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是訪談帶頭得知)
1.木頭的材質挑選,能作浮標的木質大約有幾種 輕木/巴爾沙木(輕木的一種)/梧桐木(只能作磯釣浮標)/
松木/藤條...等。
木紋的紋理及比重還有毛細孔的大小,親水性都會影響浮標的載水性,像我這一次去魚拓買巴爾沙木
圓木棒,在還沒有車削之前,不論外觀或橫切面看起來比帶頭哥去撿的邊條細緻,哪知道磨出來
毛細孔就是很粗,上漆就是一堆氣泡,廢棄的邊條磨出來還比較細致,因此不要跟我一樣去亂買
先用帶頭那邊的邊條木磨一磨。
另外產地會決定木質的好壞,別跟我一樣買日本進口的巴爾沙木,因為日本不產巴爾沙木,
熱帶國家與寒帶所生產的同一種樹種,質地會有所不同,熱帶生長很快因此較為鬆散,寒帶
較為結實,一般而言要實際拿到木料才能作比較,別在網路上亂買
輕木跟巴爾沙木與梧桐木做起來的浮標與PU(釣具盒標準ㄚ波),做出來會有啥差別?
PUㄚ波因為是採發泡劑混合製作,因此技術控制在發泡技術及模具的細密程度,
之前我也在網路買過PU發泡圓球,買來發現圓球體有邊線溢出的發泡餘料,縱使用砂紙
或刀具磨掉,放在水平玻璃上一樣會產生滾動的情況(代表發泡不均),反之
惠釣的PUㄚ波就沒有這種問題,經過詢問才知道這是輸日本規格的阿波。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認為,浮標是選擇越紮實越好,木質越硬越不易損壞
依硬度別 PU>梧桐木>巴爾沙木>輕木
依承載力 PU>輕木>巴爾沙木>梧桐木
依均勻程度 PU>梧桐木>輕木+巴爾沙木
所以為何惠掉會選擇PU當ㄚ波主材質,是有他的道理,說到這裡,開始有人會說
那沒事幹嘛拿個木頭來車ㄚ波,這個問題 除了工藝價值及可車出不同型體外,好像沒啥答案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這樣說那所有高級浮標為何不用PU做一做就好?為何是蘆葦/孔雀羽毛桿/
巴爾沙木做出來的咧? 其實用慣浮標釣於釣蝦的人大概都知道答案,浮標不只 是強調承載力
硬度及均勻程度,依對象魚種/釣法/環境/水文 要選擇不同形狀及材質的標體,且最重要的是
""你喜不喜歡用這種浮標作釣""否則套句某釣友的名言""用顆保利龍球也可以釣""
因此呢.....沒錯木質越硬越不易變形損壞,但比重越重,比重大的浮標當你勻水點蝦時
就因為瞬間傳導到蝦勾的過程中,產生浮標與蝦體的相對牽引力道,會使得
蝦子有脫逃的時間差,因此用大且重的浮標,釣法不是釣吃得很穩的蝦子,就是
最不樂見的拖曳釣蝦,遇到行軍蝦,或蝦子完全不吃餌,就只能""望穿秋水""啦
選好木條後,不一定要是圓棒狀,長方體也可以,因為在高速運轉下,是可以依照車刀施力
車出你所要的形狀,記住:兩端要留一定的留邊,以避免迫緊過程夾破標體,
車刀施力講求均勻,力道不可太猛,太猛除了傷馬達外,會發生""跳刀""狀態,一般來講
跳一次刀,那顆浮標就已經很難救了,跳兩次你準備報廢換另一顆
車刀注意不可車到100%,大略型狀出來後,緊接著用粗砂紙80#接手塑型
一位好車手塑型時,會把標體作到接近完成階段
此時十分注意力道,注意旋轉中軸你已經用槍鑽鑽過孔(鑽孔篇改天再PO),切削很細狀況下
很可能破孔(磨到鑽孔處),一旦破孔在高速旋轉下會發生標體斷裂,因此要注意
因此技術高不高超,就看各位手勁啦,帶頭還叫我拿雕刻機來對削比較快咧,我看我要是
能車到如下圖就不錯了
磨到這裡,已經接近完成標體階段(10mm),此時改用400#作細部修飾,注意歐400#及1000#
都是後續修飾或上漆塗裝後再修的重要砂紙,缺一不可歐
有人問我說,如果只是要車圓球ㄚ波,哪需要這麼多工ㄚ,對ㄚ看到這裡,隨便找個汽車椅墊
或佛珠加工廠,要車個幾千棵,那有啥問題,搞不好一個小時就車完了,問題是誰要去開那個刀模ㄚ
看到這裡若有加工廠願意車來賣,我還是跟你買一買好了,這個過程第一次作是很享受,多做個幾次
失敗,你就會......越來越敬佩各位浮標大師了。
待續.................
[ 本帖最後由 許智豪 於 2007-10-8 23:45 編輯 ]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