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釣魚老王 於 2010-11-17 23:47 發表
這是七星仔嗎?
大口逆鉤鰺
學名 Scomberoides commersonnianus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大口逆溝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大陸名 康氏似鰺
模式種產地 Madagascar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七星仔、棘蔥仔、鬼平、龜濱、龜柄
世界分布 印度洋至澳洲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
最大體長 110 cm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Chorinemus commersonii, Chorinemus commersonnianus, Chorinemus delicatulus, Chorinemus exoletus, Chorinemus leucophthalmus, Chorinemus lysan, Scomber madagascariensis, Scomberoides commercianus, Scomberoides commersonianus, Scomberoides lysan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Lin & Shao(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725 . ASIZP0058878 . ASIZP0060367 . ASIZP0062507 . ASIZP0900515 . FRIP21010 . FRIP21210 . NMMBP00042 . NMMBP02985 . NMMBP04355 . NMMBP04955 . NMMBP05409 . NMMSTP00348 . NTUM06654 .
英文俗名 Queenfish, Talang queenfish, Talang queen fish, Largemouth queen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高,甚側扁。背、腹部輪廓約略相同,後頭部微凹入。吻鈍圓,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之後方甚多。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菱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前半梢呈波浪狀,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7-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具有5-8個鉛灰色長圓形斑,前方兩個橫越在側線上,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沿海,但常可發現於礁石岸或外海獨立礁周緣,偶而可發現於河口區域。一般呈少數群體生活,一般以魚類、頭足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澳洲間之海域。包括西起非洲東岸,北至台灣,南迄澳洲海域。台灣發現於南部、西部及北部海域,東部甚少發現。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定置網、拖網及一支釣捕獲。煎食較宜。
資料來源: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 ... mp;science=&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