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這裡去翻出來的文章....比較屬於中階技術層
把他稍微整理一下,看看大家用的到嗎,有些人不喜歡翻文,小弟則喜歡去研究
在這裡先說明,這是源自 liuethan小劉哥職業池的心得,非小弟所筆
我只是把他一些部份,取出重點,不然文章可能會很長
當然也是需要發幾篇啦,有回應的話,在來分享囉!有疑問也歡迎大家討論!
我個人是覺得,看了以後讓我很多思考點都改變很多!!希望對大家也有幫助
一~浮標的校正篇
抓到一支浮標的特性在職業池是非常重要的開始,常聽到有人說校5目釣2目,校4目釣三目等,或許思考點不同,參考看看!!
1.為每個人浮標號數不同(有2-4號),形狀不同(有水滴狀有長條狀),上面的粗細長短目數(會影響到浮力),與標尾殘存空氣有關
2.每個人使用的母線材質不同(步線,尼龍線,火線),號數粗細不同,因此遠拋時浮標的載重程度也會不同,因為越遠浮標會因為母線吸水後,載重而下沉
3.當然還有子線長度,釣的遠進,水車開關,緊線或鬆線等都會影響到,這需要經驗的累積!
因此就分好幾種狀況來選擇你要使用的浮標!
1.母線粗,池子很大且大部分中間才會咬,須遠拋,則適合選號數大且尾粗之浮標,利於看清
2.一般職業池選號數小,尾偏細之浮標,職業池不會有多大,大多適合敏釣
3.因此有些固定鉛重適合於母線上,有些則將鉛固定於浮標下半部,利於變換及打水車時使用
一開始如何調整浮標,詳細校正浮標動作我已經發表過,所以這邊不在述說
1.拋入池中後,等浮標站穩後,做晃餌之動作,及一收一放.
2.如果浮標沒入水面後,非常迅速彈起,則太敏,需要加一點鉛
3.如果浮標沒入水面後,非常緩慢才浮出水面,則太鈍,需要減一點鉛
4.直到晃餌時,浮標是以很順的方式浮出水面,則表示大校正完成
5.當然這還牽涉到個人反應,如果反應很快,任何有速度的頓力(脆力)都來的及開槍,則可釣偏敏一點
釣組水面下的角度問題探討~
釣烏鰡依活力調整釣組"斜度",釣組基本上是靠浮標來支撐釣組重量(子線+八字環+母線重量)
同樣的深度,可以有不同的釣組 "斜度(圖一圖二)" (三叉轉環子線水面下的角度)
活力佳,斜度可以直一點,敏度較佳 反之 活力差,斜度可以加大,讓烏鰡的戒心降低,較鈍
斜度愈大,要稍加鉛重,不能只靠拉緊母線來維持浮標目數,否則會影響整個釣組的感度,就餌意願及就餌判斷!
4種技術要點~
1.釣點:池子中的那個點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含打螺子),有不同的停留位置,大小烏鰡在池中的位置也不同
2.釣組:斜度,鉛重,長短腳兩臂長度及母線鬆緊的調校,惜惜相關
3.吃法:小烏鰡吃的速度快,大烏鰡吃的速度慢且吃的較斜(吃餌小心,釣組要調到接近零阻力)
4.啷法:小的啷的動作大,大的啷的動作小!
吃很喵的時候或愈大隻的烏鰡,就餌愈小心,也愈是不吃帶鉤子帶線帶阻力的螺子
我們不能不帶鉤子帶線,所以要想辦法不帶阻力
烏鰡吃螺子是先吸進去再咬,如果他覺得有阻力就會再吐出來,(浮標瞬間下沉)不見得是A到線,卻揚空竿,如果一直發生這種狀況,可以試著調深10~20CM),這時候是故意釣鈍
因為線是斜的,所以有時候你並無法察覺,除非他一吸的時候就移動位置
把線弄斜了是為了降低阻力,也因此降低了浮標的敏感度(釣烏鰡...阻力比敏感度重要,調整的好,近的會吃到竿尾)
如果不把浮標加重而只靠拉緊母線,就會不降阻力又降敏感度,比不調整還差
想想,如果你的子線是平躺在水底,而且烏鰡拉動了20cm也跟一顆不帶鉤的螺的阻力一樣
再精明的先角大黑鰡,也會在鉤到肉的一瞬間後悔,然後苦思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