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8270|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魚隻的跳缸原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2-20 08:0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雖然說防止魚類跳缸的方法很簡單
加個蓋子跟邊條就能讓魚想跳也沒得跳
但事出總有因
否則即使沒有因為跳缸出意外
還是會因為造成跳缸的原因導致魚出事

魚類跳缸的成因可從三方面來探
第一個是習性

有些魚類會因為有遷徙或是習慣在激流活動
所以可以透過跳出水面藉此遷移環境
但有這樣的嗜好魚類其實很少
主要是在自然界裡沒事跳來跳去除了讓自己累的半死外
也增加一些其他生物攻擊的機會

大部分的溪魚跟觀賞魚的跳缸
往往不是出自這個理由
而是接下來談的兩個理由

第二個是人為造成的緊迫

魚類剛到一個新環境未適應時
會容易對人類警戒
(想像你突然看到一隻比恐龍大的掠食性動物在你面前晃阿晃的感覺)
因而對水的時候就要很小心注意
如果主缸有遮蔽物如沉木.水草之類的東西
可以先拿來對水的缸子放供魚隻藏匿
可以減少魚類的緊迫

而新魚下缸後其實也要避免頻繁的觀看
可以選定幾個時間細看就好
一直看就會一直驚嚇
對還沒適應環境的魚很容易就緊張
而持續的驚嚇就是......

其它會嚇到魚的行為包括拍缸子
還有不停的在水中攪阿攪(如撈魚)
這些都會導致魚類嚴重的驚嚇(不限新魚)
所以避免驚嚇是第二個最主要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個是環境因素的緊迫
簡單來說就是水質的問題
不管是自來水中可能的重金屬
或是魚缸硝化系統不完全造成的中毒
當這些東西超過魚所能承受的
結果就是跳缸------尋求一個可能更理想的環境
大自然裡這招或許行的通
但家裡的魚缸外面通常是沒有水的
所以......跳水失敗的下場就不用再講了

狂熱店內從經營到現在
跳水而死的魚屈指可數
每次進新魚 老闆都不會一直去看對水的情況
就是放著慢慢對
因為一直去看容易嚇到魚

而新魚下缸後
老闆也是不會常去看
甚至暫時不開燈
減少魚類被驚嚇
這樣才能確保魚隻不會有意外出問題

跳缸的防止雖然很簡單
但是如果造成跳缸的原因沒有處理掉
魚還是會出問題
只是就直接死在缸內
跳缸就是一種警訊
不得不慎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9-12-20 13:25:59 | 只看該作者
與新魚接觸一開始的磨合期總是有的,如果一直擔心牠們受到驚嚇而盡量不去看牠們,小弟覺得日後魚兒會更不能適應唷

關於第二點,小弟提出自己的看法 :

第一,我們買魚回來本來就是觀賞用的,如果魚兒整天躲得不見影那不跟沒買一樣?
第二,應該是魚兒來適應我們的"環境",而不是我們去適應牠的"習性"(這就好像我們在為魚兒訓餌一樣)

所以小弟養魚喜歡從小養起,因為小魚的警戒心不若成魚那麼重而且可以訓練,小弟的做法是三不五時會出現在魚缸面前看一看晃一晃,餵食的時候就用手指輕敲缸面玻璃然後丟飼料下去,這樣做就是為了跟魚兒"搏感情",小弟覺得養魚不是只為了觀賞,也是為了跟魚兒培養感情,建立信任感,等到牠們"習慣"了,自然就不會有人為緊迫的問題

說到這個,小弟講講以前養七彩神仙的故事 :
那時小弟的七彩神仙只有拇指般的大小,然後小弟在餵食的時候都會輕敲缸面玻璃,然後拿著飼料在牠們面前晃一晃,然後再餵牠們. 後來當牠們比較大的時候,小弟就大膽一點就手抓著飼料伸進魚缸裡晃呀晃,飼料從小弟手指縫中流出,而牠們就繞著小弟的手邊吃飼料. 之後當牠們長到約小弟手掌張開的大小的時候,那時小弟為牠們換了一個三呎大的魚缸,而小弟並沒有用魚網撈,而是直接手張開,魚兒自動過來,輕輕撈起移過去..
而且當牠們被撈起離開水面的時候,沒有一隻從小弟手上跳開喔--因為牠們"信任"小弟.

也許各位大大覺得不可思議,也許覺得不可能,但是小弟就做到過了(後來那批七彩神仙養了六年,最後都壽終正寢,之後小弟隔了幾年沒養,直到最近才又開始養並接觸短鯛世界),所以小弟覺得魚兒要養好,並非只是幫牠們準備好環境與治好病而已,最重要的是與魚兒建立起互動與互信還有感情,也許一開始會覺得氣餒認為魚性難改,但是只要持之以恆,總有一天魚兒也會為我們改變的 :)

[ 本帖最後由 米老虎 於 2009-12-20 13:30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3#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0 14:01: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米老虎 於 2009-12-20 13:25 發表
與新魚接觸一開始的磨合期總是有的,如果一直擔心牠們受到驚嚇而盡量不去看牠們,小弟覺得日後魚兒會更不能適應唷

關於第二點,小弟提出自己的看法 :

第一,我們買魚回來本來就是觀賞用的,如果魚兒整天躲得不見影那 ...


呵 這點是針對新魚
尤其真正的野生魚在野外的環境
看到影子動輒都是生命大事
能不害怕才有鬼
而一直害怕對魚並非好事

當然養魚就是為了觀賞
所以不可能每次看魚都偷偷摸摸關著燈
等到一兩個星期魚隻較為適應環境後
當魚發現開了燈人靠近就會有東西吃的時候
魚自己也會在開燈後靠近你

野生魚對於環境較人工繁殖的魚類敏感
所以我才會如此建議
因為有些魚會出事就是一開始剛下缸還沒適應後人就一直看
甚至一直照相
魚哪裡知道你在幹麻有沒有惡意
就這樣一直驚嚇就容易出問題
尤其魚類還要調節本身的滲透壓適應環境
這時候受驚嚇還蠻危險的

用一些習慣增加魚跟人的互動是沒問題
我也是開燈後才餵食 魚隻就知道開燈後看到人會想靠近
這也是養魚的樂趣
除了單純的欣賞互動交流也是很好的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9-12-20 18:13:24 | 只看該作者
其實新魚不管是成魚或是野生,都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愛心,終有一天也是可以建立起情感的. 當然,我們跟魚兒建立互信互動的過程中,動作與用意都不能過於誇張與激進,以平常心看待就好----就好像跟追馬子一樣,想追到手就得付出耐心關懷與溫柔,但是過於急躁與誇張的行為,就算再open的美眉也會被嚇跑的 ^^||

要幫助新魚更快進入狀況,可以在檢疫完之後讓牠與舊魚(如果水質與習性都ok)混養一段時間來訓練,就好像剛下部隊的菜鳥讓老鳥來帶的道理是一樣的,這樣可以幫助菜鳥(新魚)更快熟悉自己為牠們準備好的環境與作息,日後也方便分發下部隊(如果我們要分缸養)

說到這個,小弟分享一下自己重新開始養魚後的一些小趣事 :
小弟在客廳設有一個兩尺半的魚缸,裡面放了一堆沉木與小榕以及沉水過濾器接風管打氣,而裡面養了一對鳳尾跟兩隻老鼠魚,撇開老鼠魚不講,那一對鳳尾從早到晚都是公魚追著母魚到處跑也不嫌累,但是只要小弟將過濾器關掉,那一對鳳尾就會暫時休兵並浮上來貼近水面"待命"----因為小弟會為了餵食而將過濾器暫時關閉. 後來加入了一隻金線斑馬異形,在一開始放入的時候,當然是躲得不見魚影,但是小弟並沒有改變平日的舉動與作息,只是在餵食的時候多用鐵絲勾一塊小黃瓜放入水中. 第一天與第二天的時候,異形跟小黃瓜都沒動靜,只是異形偶爾好奇跑出來看一下鳳尾跟老鼠魚在水面與水底搶食飼料,第三天第四天的時候,放入水中的小黃瓜開始只被啃得剩些殘渣掛在鐵絲上,一個禮拜後,當小弟關掉過濾器時連牠老兄也會跑出來待命了,因為牠也知道這代表吃飯時間到了 ^^||

當小弟要為魚缸換水並清一下缸中的髒東西時會將過濾器先關掉,有時候鳳尾母魚會跑來啄我的手,好像在問 : 飯咧? @@||

小弟覺得,餵食這一個環節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小弟在餵食的時候,寧可多花一兩分鐘搞一些小動作,為得就是透過"餵食"的手段來增進人跟魚兒之間相互認識與感情,就跟我們追美眉一樣,吃飯約會看電影總免不了的吧? 不透過這些手段又怎麼追到手呢?

[ 本帖最後由 米老虎 於 2009-12-20 18:17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9-12-21 00:14:46 | 只看該作者


好文喔.
小弟是覺得.每個人都有他的特性與專常.像工作一樣.
一位成功的上司.是要把每個人放在適合的位子上.並不會把一位公關小姐派去開貨車送或吧!
新進員工剛到一間公司上班時會有3個月的適用期.也會慢慢的放工作量給他.就是為了給他足夠的適應時間讓他發揮.再來評估他的能力.

當然魚也一樣.尤其是野生魚.像個鄉下來的土包子一樣.啥都沒看過.只知到意識到危險的時後要快點躲起來.有的會往水面上沖.有的會往土裡鑽.有的會群聚起來.
不管那種魚剛下缸的一定要給牠足夠的適應時間.每種魚的適應能力也不同.當然好的環境下適應的更快.如果剛放新魚.就下去攪哇翻阿.我看還沒適應就要去收驚了

如米老虎大說的這句話(其實新魚不管是成魚或是野生,都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愛心,終有一天也是可以建立起情感的)

我非常贊同rl0711大的說法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4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