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時常聽到"老板下藥魚不咬","老板都不放魚","都沒有拉爽爽",等等的字眼,全場中魚2266,有關乎水質,溫度,等等的外在因素,只要變化一下,魚就不咬,魚就不見了,這種事是真的嗎?
之前有位丹羽野狼大大,發表了一個文章,內容講的很詳細,但不懂化學原理的人,跟本不知道為什麼要下藥,為什麼要光明正的的做出讓人"乾腳"的事呢?其實每一個海釣場,都一定要下藥的,為了季節性魚的流行病,像人一樣,要防範腸病毒,新流感一樣呀,魚也是生物的一種!
我想每家以"營利"為目的的海釣場,當然希望愈多人來釣,賺的愈多,就愈開心,但沒魚釣,還會有客人來嗎?但老板也不是白吃,怎麼可能拿石頭去砸自己的腳,把水質搞死了,魚都死光光(看著很多小魚翻肚在池中漂呀漂的),岸邊水藻一大堆,浮著一層怪怪的泡泡,聰明的人還會付錢下竿嗎?小魚都死了,大魚能活嗎?所以下藥說己經是不攻自破了! (注意,釣客也不是笨蛋,也是會先看一下才付錢開單釣魚,若是連看都不看直接開單,那摃死也是應該的)
許多海釣場內的放魚資訊大部份都是假的,沒有圖片,沒人作證,就算埤仔頭說有放魚,誰會信呀,我就很佩服大湖,把放魚的資訊po出來,這種有魄力的行為,真的可以成為北部地區的海釣場典範,想想其他大大小小的海釣場,那一池不是經過長期的觀察,繳了許多學費,才得知的結果,釣的好是運氣好,釣不好是運氣差,這種觀念己經落伍了,也是有大家都釣不好,就一,二個人釣的嚇嚇叫,能說池子沒有魚嗎?(多注意別人的用餌,別人的釣組,是不是有特別之處,多向釣的好的人學習是最快的捷徑!)
釣餌為什麼要禁止,是因為釣餌會殘留在水池中,造成水質的破壞,魚當然容易掛,總不會有人付錢再把餌料放氰化物,去毒害池子裏的魚吧(怨仇結深的那沒話說),釣魚就是要拉爽爽,享受那種中魚拉魚的快感,但前提要先能把去釣魚的心態調整一下,作釣之前功課先做足,提起那沉重卻又很多快樂回憶的釣竿袋,多停,看,聽,相信就算釣技不如人,也能有大收獲!!
ps. 我對藥劑不是專精,我曾看到有海釣場,放入一大包的藍色顆粒,再加水,水都變的藍藍的,灑入池中,那是什麼東西呀?有高手可以解答嗎?(海釣場的老板不肯說那是什麼鳥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