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釣法我玩過一陣子,不知道正確否,因為還是有一些限制跟迷思,大家參考看看!: t9 [9 A6 r$ k3 v3 G% X
基本上它是一個用手感來操控跟手感魚訊的方法,如果沒記錯,日本習慣用手竿釣沙腸仔就很類似這釣法操作,用腳攪沙,效果更好!1 ]3 Q0 d s5 e9 a0 c3 R
我的釣組很簡單,母線加上轉圜然後子線30公分左右,母線上加個鉛片,捲成長條形最後一圈在把母線夾上,掛底就自動扯落,鉛片再凹成L型,擾流擺動效果更好!這不是我發明,前輩李家量有寫!% a: T% K% a% T+ H+ K
雖然他還是要看水流選用鉛,但因為它就是在那輕巧原則,記住,就是因為這個輕巧,他更容易給吸收到小範圍緩水穩流區,一般在超淺瀨亂石區,這是不是魚藏身處?妙就在此!
/ J p3 c0 e* M* S B所以選定這釣法,總要餌能達到一定水層,選棄用鉛重來突破水流而取以水流來導鉛餌,一般常用的區域不外兩種,亂石淺瀨深不及膝處(再深再急恐怕會因下沉破壞原來釣意)、潭尾由身變淺水波興盛處、潭頭(它會把鉛餌帶到窩縫處)。
. f4 m# A1 q' Q操作時,人在上游竿子在下游線組更在下游扇形操作換點,捨棄一般上游往下游方式垂釣是因為還加上人腳攪動溪床的動作,所以我都是人移動帶動竿子線組換點找縫找魚,看到這兒,應該他常用的餌也呼之欲出,當然是最自然隨著你攪動流下的東西最適合,石蠶、水龜仔,當然蛆蟲也可以,但因為他餌在溪底反覆晃動,易溶化崩解的餌就比較不適合。
, l/ M) \3 F/ z: m釣淺瀨紅貓溪哥根石縫的石斑很好用,苦花就要看場跟竿長!一般用這種釣法,魚訊來時很容易判視,手感很強烈抖動,操作不熟(一般都是餌沒達到魚索餌層),會覺得魚訊很枯守,但熟時,還可以玩出一些樂趣就是!很像玩毛鉤的感覺,點也很像!
! P" ~% N" L$ R" x! W# g, N大家參考囉!也不知道對不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