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7656|回復: 4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石喬和烏耳鰻誰才是本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12 04:19: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弟是釣聯新人~鱸鰻這話題相當敏感~但是小弟覺得不了解牠~又如何保護牠呢?
小弟曾察閱各書籍網站~對於鱸鰻以下是個人見解~如有出入或錯誤~請各位大大指教教導~
石喬(台語)~
最常爭議的就是牠~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小弟不知~
牠的特徵是青綠色帶不規則黑色豹紋~眼睛後方沒耳朵~釣聯po的照片都是牠~
小弟覺得牠就是鱸鰻~因為官方學術界所公佈的照片也是牠~
此種最常看到~至於數量~小弟覺的還不少~對於某些溪流來說~
但為何很多釣友不承認牠是鱸鰻~有的稱牠(石喬)~也有人說牠是進口的~
眾說紛云~不過總要以官方的為準吧~因為只要擁有或食用就準備以薪台幣來放人囉
烏耳鰻(黑鰻)~
大部份的釣友或老一輩的都說此種才是正港的鱸鰻~
小弟只見過2次~牠的特徵是 背黑腹灰白~眼睛後方有一小對圓形耳朵~粉可愛~
此種小弟覺得牠也是鱸鰻~也是最少看到的~據小弟了解南部及東部比較有機會發現牠~
粉可惜書籍和官方網站很少有牠的照片~學術界對於鱸鰻的繁殖習性還不是很了解~
和白鰻一樣只能海岸捞鰻苗來養殖~無法自行繁殖鰻苗~
或許因為牠難釣穫~數量變少~因而感覺很神秘~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畢竟都是本土的稀有魚類~讓我們一起愛護牠保護牠~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7-1-12 13:19:53 | 只看該作者
根據我的了解,台灣地區的鰻鱺科,鰻屬有四種
鱸鰻A. marmorata   日本鰻Anguillajaponica  
西里伯斯鰻 A.celebesensis 以及短鰭鰻(雙色鰻)A. bicolor pacifica
鱸鰻跟西里伯斯鰻有花紋
不過西里伯斯很少,不像石橋仔,大家說是比較多的東西;
亦或者西伯里斯就是大家嘴裡所說的正鱸鰻(烏耳鰻),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11521
不過在型態上也不像各位所描述的那樣(眾說紛紜 )

硬是要分出區別的話,基於官方公布的圖片資料是兩者其中一種的說法,以及正鱸鰻比較少,石橋仔比較多的"眾說紛紜"法
,我歸納出的可能性有六:
一:西伯里斯才是正鱸鰻。
二:正鱸鰻與石礄仔"其中之一"是新種,沒被紀錄在那四種Anguillus屬中,
至於哪一種是新種,我覺得很矛盾。正鱸鰻是未紀錄種?那過去叫的那些都叫假的,包括學術以及坊間,不太可能吧!石礄仔是未紀錄種?更不可能,比較多的東西怎麼可能未被記錄!!
三:正鱸鰻與石礄仔"其中之一"不在台灣常見的四種Anguillus屬中,(那有勞哪位大大去核對一下世界上剩下的8種Anguillus屬鰻魚了!)
四:正鱸鰻與石礄仔"其中之一"不是Anguillus屬鰻魚,那昏倒了,要核對所有鰻屬的鰻魚紀錄種....
五:根本就是一樣的東西(小弟認為這個可能性比前面的都來的大),只是年齡上,體型上(胖瘦),色澤上造成型態上的差異,乍看之下不一樣,其實都馬一樣的啦~~不過要知道,型態上些微的差異並不能拿來作為辨認的依據,最準確的方法是驗DNA,DNA確認後所做出型態上的資料,才能做為外觀辨認上的依據。

六:上面說的那些都不是重點  
真正的重點 ,看這個網頁
http://nature.tesri.gov.tw/tesriusr/internet/natshow.cfm?IDNo=757
大家看到澳洲進口的鱸鰻 ,不是鱸鰻,而是寬鰭鰻,在分類上是不同的。
寬鰭鰻A. reinhardtii和鱸鰻在棲息地上是有部分地區重疊的,不過台灣過去並沒有原始族群存在
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網頁上所說,外觀上唯一可以肉眼做簡單分辨的依據為身體底色,寬鰭鰻體色偏綠而使得身上的花紋較不明顯,鱸鰻則是偏黃褐色,花紋明顯,但是體色的區別受個體差異影響,並非可靠的特徵,兩者間的鑑定仍應以形態測量為準。
兩者相似度超高,一般根本分不出來,都可以長很大
不過我找很久,找到分辨方法了~方法晚點po上。
現在算是台灣的外來種了(慘~)

因為寬鰭鰻在台灣發現的紀錄還不多,有沒有可能寬鰭鰻是正鱸鰻或是石橋仔的其中一種,畢竟鰻魚是迴游性的魚類,偶然出現在不常發現的棲息地上不是沒有可能的,甚至是常見四種以外的8種都有可能。問題是大家都以俗名稱之,誰說的是一樣的東西,誰說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根本沒有個準,除非有人抓了之正鱸鰻和一隻石礄仔分別拿去做DNA或是正規型態上的辨識,然後詳細紀錄外觀以及拍照供日後大家辨認,否則永遠都是各說各話,鱸鰻的神秘面紗也沒有辦法揭開。

寬鰭鰻: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7512
鱸鰻: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1275

[ 本帖最後由 boogaloowu 於 2007-1-12 13:24 編輯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7-1-12 13:31:36 | 只看該作者
忘了一種可能,寬鰭鰻是正鱸鰻或是石橋仔的其中一種,不過是放生團體拿去河裡面放生的~  XD
至於六種可能中小弟認為五跟六的可能性最高啦~ 畢竟作研究的誰不希望能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
或是世界上的新紀錄種,官方以及學術界的研究還是強過市井小民的"眾說紛紜啦"~

[ 本帖最後由 boogaloowu 於 2007-1-12 13:35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4#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 16:05:13 | 只看該作者

回覆boogaloowu

超專業解說~小弟受益非淺~
就如你所說~想揭開鱸鰻神秘面紗~
學者真的需多加把勁了~
免的改天有人抓了鱸鰻~警察或保育人士~
各方爭了半天~還是不知鱸鰻到底是長怎樣的~
那就粉好笑囉~
感謝您的解說~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7-1-12 18:01:35 | 只看該作者


好厲害的分析.......不過我還是聽的霧殺殺...哈..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7-1-12 18:42:03 | 只看該作者
po一下寬鰭鰻跟鱸鰻的分辨方法,畢竟現在有機會在市面上看到在販賣的,大多是寬鰭鰻
甚至有宗教團體放生的例子了~
鱸鰻: 背鰭較長,佔全長的75%左右,換句話說吻部先端到背鰭先端的長度,佔全長的25%
寬鰭: 背鰭較短,佔全長的65%左右,換句話說吻部先端到背鰭先端的長度,佔全長的35%
兩者的背鰭長度佔全長的百分比相差10%左右,算不小的差距了~
足以作為分辨兩者的依據,哪天大大們在市場上看到了貌似鱸鰻的鰻魚,可以好好分辨一下
,以免上當受騙唷~(活的鰻魚要量長度也不是那麼容易...),更別隨便買身分不明的鱸鰻放生
到台灣的水域裡頭喔~ 外來種對台灣原生生物造成的危害已經太多了!
參考網佔 依舊是http://www.fishbase.org
分享到Facebook
7#
 樓主| 發表於 2007-1-13 01:58:44 | 只看該作者

回覆boogaloowu

你不知是否有發現~台灣養殖野生鱸鰻的民眾數量也不少~
也因為大部份的人~大都沒接觸有關這方面的事~
就算看到有人在養~也只知道牠是鰻魚~
至於是什麼鰻~也搞不清楚~這也算是保育上的一種漏洞~
其實台灣保育類的品種數量也是蠻多的~但要每一種的種類~
讓民眾都認識~好像也蠻難的~
不知哪天~如果國小教科書把保育類種類及數量列入教材~
讓後代更加了解~不知該多好~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7-1-13 02:11:49 | 只看該作者
給boogaloowu兄拍拍手
確實是不簡單..了不起ㄉ分析
也確實很難分辨
小弟從小看到大..看了20幾年
還是分不出來啥是啥
可能我眼睛太小顆

不知boogaloowu 兄
有無看過一種白色爐鰻
我看過5隻....最早是我阿公抓ㄉ
大概20年以前了..我阿公說它是本來就有ㄉ品種
而不是白子.不知您是否有研究
分享到Facebook
9#
 樓主| 發表於 2007-1-13 02:18:46 | 只看該作者

回覆志嘉大大

白色鰻魚?
沒看過~請問長的像白鰻嗎?好好奇~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7-1-15 13:37:58 | 只看該作者


石喬青綠色帶不規則黑色豹紋..
是在它能夠適應週遭的環境後才會更明顯顯現..
為什麼現在會很少看到鱸鰻??
因為它對生活環境實在是很挑剔..
警覺性相當地高..生性又兇猛..
相信老一輩的都知道..若是餵養在溪流邊的雞鴨.
晚上偶爾會被鱸鰻給攻擊...吃掉..
所以...流氓就是這樣來的..
..
我是沒看過<官方>的陳述..
但是我們村中的阿伯是這樣說:
鱸鰻在未至斤級以上就叫石喬..
只是同科中的種類有好幾種..
它那青綠色帶不規則斑紋也有帶暗紅色和白色的.(不只黑色)..
..
印象中~
我們都會問阿伯.今天釣到啥?
阿伯的回答只有2種..(唉~只是石喬仔啦)不然就(嘿嘿..鱸鰻喔)
..
我相信大家所描述的都是鱸鰻..
只有些是學名.則有些是俗稱..

[ 本帖最後由 小梁兄 於 2007-1-15 13:39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7-1-15 14:37: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19:18 發表
白色鰻魚?
沒看過~請問長的像白鰻嗎?好好奇~



當然長ㄉ不像白鰻
雖然它是白色
但還是有黃紅斑紋但顏色很淺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7-1-15 14:41: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梁兄 於 2006/12/09 06:37 發表
石喬青綠色帶不規則黑色豹紋..
是在它能夠適應週遭的環境後才會更明顯顯現..
為什麼現在會很少看到鱸鰻??
因為它對生活環境實在是很挑剔..
警覺性相當地高..生性又兇猛..
相信老一輩的都知道..若是餵養在溪流邊的雞 ...




種類小弟是沒研究
但體色確實很多樣多變
不只攻擊雞鴨..有時小孩到溪邊也會被拖下水
這是我阿公講ㄉ真實事件

也許種類相同..但不同ㄉ地域
造成體色或個體變異ㄉ差別也是有這可能性ㄅ
我也有看過白色跟黃金色ㄉ個體
分享到Facebook
13#
 樓主| 發表於 2007-1-16 22:14:17 | 只看該作者
鱸鰻從以前就總是許多神話~
加上現今數量變少~且難釣穫~
官方學術界也很少對牠的生態~特徵多加公佈教育~
常常民眾捕獲鱸鰻也不知牠到底是不是鱸鰻~
甚至已經吃下肚也不知道~
小弟覺得唯有保育界多教育民眾才是上策~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7-1-18 06:04: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15:14 發表
鱸鰻從以前就總是許多神話~
加上現今數量變少~且難釣穫~
官方學術界也很少對牠的生態~特徵多加公佈教育~
常常民眾捕獲鱸鰻也不知牠到底是不是鱸鰻~
甚至已經吃下肚也不知道~
小弟覺得唯有保育界多教育民眾才是上策~ ...




大大說ㄉ沒錯
雖然我很想講某某無能
但可能又會被網路檢舉
很多東西就是不知道底在搞啥
總是亂七八糟...這就是台灣
分享到Facebook
15#
 樓主| 發表於 2007-1-18 22:26:40 | 只看該作者

回覆志嘉大大~

呵~呵~釣魚人一講到魚量~生態~環境~
總是會發一下牢騷~
無法肚~像大大您一定感同深受吧~
熱愛溪釣的您也許也會發覺釣況一年不如一年~釣到最後便常要找秘點~
找人煙罕至之處釣況或許才會好~這也算釣魚人的一點心酸~
不過卻也延生出另一種釣魚樂趣~努力找的點~經過長途跋涉~有時雖釣況不嘉~
但是心中也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不是嗎?
小弟我十年前也瘋過溪釣~馬口~石賓~溪哥~也瘋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現在懶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坐在營業池享受拉魚的快感~
手拉著池魚~心繫於溪流~眼角氾著淚光~ (好像有點誇張)~
不過現在看著各位大大所貼馬口~苦花照~小弟我光看就粉爽囉~
舒發一下小弟的心情~
重要的是保育也是要靠大家的~不是嗎~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7-1-18 22:35: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15:26 發表
呵~呵~釣魚人一講到魚量~生態~環境~
總是會發一下牢騷~
無法肚~像大大您一定感同深受吧~
熱愛溪釣的您也許也會發覺釣況一年不如一年~釣到最後便常要找秘點~
找人煙罕至之處釣況或許才會好~這也算釣魚人的一點心酸 ...



這倒是..溪釣了那麼多年
從小玩到大...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爛著
現在常常走到躺平..連隻奶花奶馬都沒有
數量最多只剩石濱.看來大哥也是性情中人
不知有無使用MSN大家上線聊聊認識一下
分享到Facebook
17#
 樓主| 發表於 2007-1-18 22:50:01 | 只看該作者

回覆志嘉大大~

抱歉~沒有ㄝ~
小弟我只能勤打字在這閒聊了~
有空我去申請一個再好好聊~
大大見諒喔~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07-1-18 22:51: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15:50 發表
抱歉~沒有ㄝ~
小弟我只能勤打字在這閒聊了~
有空我去申請一個再好好聊~
大大見諒喔~




呵呵..沒關係拉
申請一個比較方便
您住台中而已離我這很近
有空來菸酒一下.賞魚
分享到Facebook
19#
 樓主| 發表於 2007-1-18 23:00:02 | 只看該作者
好ㄚ~大大您的邀請小弟很樂意~
現在國道三號很方便~兩小時就到你那囉~
有機會小弟在去給你打擾一下~
分享到Facebook
20#
發表於 2007-1-18 23:04: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小潘 於 2006/12/09 16:00 發表
好ㄚ~大大您的邀請小弟很樂意~
現在國道三號很方便~兩小時就到你那囉~
有機會小弟在去給你打擾一下~



我咧..走二高拉
台中..斗六...半小時搞定

[ 本帖最後由 大冒險家 於 2007-1-18 16:06 編輯 ]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3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