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557|回復: 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家附近小水溝的台灣石鮒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7-21 21:2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境的破壞,原生種魚可真的越來越難找 ~
慶幸鄉下老家還有些地方生態不錯,
不過我還是隔離,檢疫,驅蟲......了兩三個月才下缸,
吃東西得狠樣連我心愛的圓網都被啃的沒葉子囉......哎...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8-7-21 22:08:50 | 只看該作者
水A
印象中我沒看過  呵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8-7-21 22:38:39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分享

還恩沒看過呢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8-7-21 22:42:11 | 只看該作者
版大的牛屎鯽養一缸當熱帶魚觀賞也不錯~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8-7-22 00:07:04 | 只看該作者


阿武版大PO的是革條副鱊(台灣石鮒)
台灣俗稱牛屎鯽還有另外兩種  條紋二鬚魞跟另一種叫做高體鰟鮍
小型鯉科魚類中革條副鱊跟高體鰟鮍是少數具有濃厚色彩的魚類 非常適合飼養觀賞
牠們產卵方式很特別 雌魚會將輸卵管伸入田貝(圓蚌)中產卵...
但是田貝的幼貝為寄生方式 通常會寄生在魚體的鰓部 容易造成魚隻缺氧或是鰓部病變感染
有做過魚體檢疫過的朋友 應該知道鰓病是非常難醫治的  除非你想玩繁殖 不然還是跟阿武版大 檢疫完成 將體內 體外蟲驅除 及細菌黴菌的感染醫治   放入缸中飼養 才能飼養長久^^

話外之題:很多人應該不知道革條副鱊的 跟高體鰟鮍的鰟鮍怎麼念對吧!!


鱊=ㄩˋ
鰟鮍=ㄆㄤˊ ㄆㄧˊ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8-7-22 01:01:33 | 只看該作者
哇,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種牛屎鯽,眼睛會紅紅的,感謝大大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8-7-22 09:00:03 | 只看該作者
牛屎鯽真ㄉ很漂亮~感謝大大ㄉ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8-7-22 15:19:44 | 只看該作者
紅目猴

想起來真的不錯看
分享到Facebook
9#
發表於 2008-7-22 19:01:40 | 只看該作者
喔喔 ! 原來這就是 "台灣石鮒" .
我總是把它通稱 牛屎鯽 !
又多學了一種魚 ~ 感謝版大的分享 !
話說回來 , 今年在某個地點 這種 "台灣石鮒" , 數量還非常非常多喔 !
分享到Facebook
10#
發表於 2008-8-3 21:51:58 | 只看該作者


看來環境的衝擊真的是很大
記得小時候門口的臭水溝裡,都會有魚游來游去
只要有水流的地方就有魚隻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錯的環境,不會有汙染
希望 保育/環保/共生/永續發展,的觀念能一直推廣,擴展出去
分享到Facebook
11#
發表於 2008-8-30 21:29:02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分享 :lol :lol :lol
分享到Facebook
12#
發表於 2008-9-4 05:10:59 | 只看該作者
台灣有很多原生魚都很美的
分享到Facebook
13#
發表於 2008-9-4 23:50:14 | 只看該作者
過去我在豐原鬍鬚張的泥池,用蝦竿釣回家養過,目前豐原地區,我只知道這裡有。
鬍鬚張的休閒池有吳郭池、烏鰡池與鯉魚池,但這四池還是有魚種雜混,其中泥池有牛屎鯽與尖嘴仔。但要釣或抓回家養,還是要付100元的釣魚費用。
分享到Facebook
14#
發表於 2008-9-5 20:05:37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多提供一些台灣原生魚類的圖片與資料
分享到Facebook
15#
發表於 2008-9-14 09:47:52 | 只看該作者
很久未瞧見了,本以為已絕跡了,感謝版大分享
分享到Facebook
16#
發表於 2008-9-15 11:39:22 | 只看該作者
近日投入原生魚的行列
越看越漂亮
目前擁有  條紋二鬚魞 及 短尾海龍
努力收集小型魚中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Facebook
17#
發表於 2008-10-7 23:19:22 | 只看該作者
野生魚確實較耐看.且吸引人
大大養的魚都蠻特殊的喔!
分享到Facebook
18#
發表於 2008-10-8 22:36:01 | 只看該作者
近日又抓到一隻  應是  短吻海龍
不知站上大大   誰有經驗??
不然改天還是放回去好!!
分享到Facebook
19#
發表於 2008-10-9 00:5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大大,這種魚超級可愛
個人曾經進過短吻彩腹海龍[母魚比公魚漂亮]
牠是海馬的親戚
好像是公海龍負責照顧下一代
剛進來注意霉菌.細菌的感染[一般感染在尾部]
充足的食物是飼養的要件
並且要有良好充足的過濾[注意亞硝酸.硝酸鹽]
有一些品種須提高導電度[尤其是台灣北部靠近出海口的品種]
印尼有一些品種可不用提升導電度[不過最好有水草可供躲藏]

以上只是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
分享到Facebook
20#
發表於 2008-10-9 01:00:03 | 只看該作者
台灣石鮒
是母的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9-6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