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aki 於 2020-5-7 13:22 編輯
>各位溪釣前輩好
>我是最近愛上溪釣活動的新手
>一開始也是從浮漂釣法入門
>但是溪流的地形大多沒幾個適合浮漂的場
>因此轉而學習底釣法
>但是有一個很困惑的點是揚竿時機的掌握
>在底釣過程中,一開始也是依靠目印的下沉訊號
>往往目印訊號往往都不是太明顯 因此揚竿時機都偏晚
>但是比起看目印 釣線回饋的拉扯感更明顯
>只是做釣過程中常常只感覺到扯線放掉後的那一個回彈感
歡迎加入溪釣行列, 我把淺見分享一下看看, 首先適合底釣的環境,時機,魚種.我想樓主已經寫明白了,
我個人則多是選擇在水深且急流的亂石區,才採用沉底釣(底釣)的方式,
如下面的照片的地形.因為有些魚洞或石縫中適合大苦花及大石賓躲在裡面,
且這些魚多是底棲魚或是溪流底層的魚種.
>但是卻感受不到那個 "扯線" 下沉的感覺
>雖然目前戰績有中過一枚苦花約 25cm,可是卻是已經上鉤被拉著跑才知道的
>是我的感覺敏銳度比較鈍嗎?還是跟釣組配置、釣具有關呢?
>目前使用一隻雜牌的15呎八工竿(頭重腳輕感有一些) 釣組配置也是參考一般的底釣配置
>沒啥特別,使用線徑0.8+0.6(0.4)
>真心想學底釣法享受溪釣的樂趣,請各位大大指導後進
>感謝!!
所以,一般隨著水流大小會考慮該用多少重量的鉛?能讓餌快速的沉底以及
不易被大水沖走? 八工竿是屬於較軟竿,適合釣中上層釣棚的溪魚,
一般用重鉛較不適合,約 1~3 錢(號)的鉛就讓八工竿子很彎了,
如果又剛好中魚很可能都無法起魚或是可能會斷竿喔!
所以採用底釣法時,我都盡量改採用調性較硬的釣竿,
可以負重鉛(5 錢以上)左右或是更重,
在急流區較容易控制線組 ! 再加上中大魚時也容易起竿.
PS: 一錢(號)應該是 3.75g 可以用 3.7g 來概算,
有魚來咬很容易感受到竿子傳來一陣陣的抖感,
當然中魚就更容易判斷了! 如你的描述,釣組直接拉著走!
目印基本上只是看釣組在哪裡 !
中魚與否還是憑感覺啦 !
我的文筆不好,建議樓主也可以去看看 "台灣溪釣苦花指南" ,
作者好像是林錦堂先生,書中也有很多技巧可以學習喔 !
當然本站中有時間較久的 po文中,也有很多釣友的經驗分享喔 !
找來拜讀看看,也可以體會或是領悟其中的奧妙啊!
以上
補充一下我說的地形及收穫以下的照片,這已經是很久很久前的照片了,
車子開到旁邊就可以做釣了 !
YouTube 上有釣友拍魚洞內的苦花(也拍到馬口魚),新科技設備令人羨慕!
https://youtu.be/PyCWZqwnL2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