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鯝魚溯溪產卵遭捕撈 居民怒轟 [打印本頁]

作者: 阿土伯    時間: 2014-5-15 16:57
標題: 鯝魚溯溪產卵遭捕撈 居民怒轟
2014-05-15
〔記者王揚宇/礁溪報導〕礁溪鄉龍潭湖「圓吻鯝魚」,最近從湖內游出逆流溯溪產卵,竟有民眾持漁具在護魚魚道捕撈,破壞產卵環境,讓「生態奇觀變生態浩劫」;社區得知後很痛心,直批「太可惡了」,目前卻無法可罰。縣府表示,社區可提封溪護魚計畫,完成公告後,若有人捕撈,最高可處十五萬元罰款。
廣告


縣府:可提封溪護魚龍潭湖十年前發現已絕種的鯝魚,端午至中元節前後是「產卵期」,會從湖畔野溪溯溪逆流產卵;龍潭社區為使魚群有乾淨棲地環境,去年在靈鷲山寂光寺旁野溪,施作觀魚平台與護魚河道,希望把魚群逆流向上景觀和大家分享,並進行生態教育。
幾天前,首波鯝魚開始溯溪產卵,「大軍壓境」讓護魚河道黑壓壓一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志文說,初估數量逾萬條,但只是首波,預計端午節前後會達高峰。
鯝魚逆流而上的特殊生態景觀,卻被破壞變成「生態浩劫」,有人帶著魚網、水桶踩在魚道大量捕撈,民眾拍照上傳臉書,網友難過的說:「看到這一幕我心都碎了。」更有人諷刺說:「抓的魚一半以上,最後都會到餿水桶,因為刺很多。」
河道內抓魚 居民痛心「真的很可惡!」李志文說,護魚成果被破壞,且魚將卵產在護魚河道孵化,民眾踩入河道抓魚,腳底下踩死的卵,數量恐遠高於抓回去的魚,造成傷害更大,真的讓人痛心。
「圓吻鯝魚」不是保育類,捕撈行為無法可罰,李志文指出,目前除張貼公告,也呼籲民眾要有公德心,社區會加強巡邏,而龍潭派出所也會協助,但只能以道德勸說,希望縣府訂定罰則,遏止歪風。
縣府農業處漁業管理所表示,社區若有需求並達成共識,可提封溪護魚計畫書至鄉公所,再轉交給漁管所審查,計畫內容須詳載流域範圍及地點等事項,審查通過便可公告,禁止民眾捕撈,違者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款。
小檔案─鯝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圓吻鯝魚」俗稱「鯁仔魚」、「憨仔魚」,是臺灣原生魚種;龍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志文說,圓吻鯝魚分布於淡水河及蘭陽溪水系,成魚體長約15至20公分、體重約3兩重;行政院農委會民國79年出版的野生調查手冊記載,圓吻鯝魚「已絕種」,約10年前又現蹤龍潭湖。
廣告


李志文表示,龍潭湖的鯝魚通常在端午節前後,趁大雨從湖內溯溪產卵,時間約在晚上10點至翌日早上6點,鯝魚把卵產在野溪河道,成魚與孵化出來的小魚會游回至湖內,形成生態循環。
但新生的鯝魚,面對吳郭魚、彈塗魚等魚類威脅,李志說,可以存活下來不到3分之1,且面對野溪淤積、人為捕撈及破壞、棲地減少等危機,復育難度增加,盼民眾觀賞魚兒「力爭上游」時,不要動手抓魚。(記者王揚宇整理)

作者: 南崁阿奇    時間: 2014-5-15 19:43

作者: leechun    時間: 2014-5-15 21:29
台灣很多護魚道最終都變成網魚賊的便利集魚網魚通道,
多刺難吃的魚留給大家觀賞多好.................................
作者: JL呆龍    時間: 2014-5-15 23:43

作者: Sam-wang    時間: 2014-5-16 23:53
以後的小孩會看不到很多魚,因為水污染或是人們過度抓。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