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魚 | 鮸魚 | 春子(假黃魚) | |
吻上孔 | 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中央上孔為直列縫型,外側上孔圓形;頦孔4或6個,中央4孔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前2孔細小。 | 吻上孔3個,孔如針尖般細小;頦孔4個,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前2孔較後2孔大。 | 吻上孔5個,中央3孔圓形,左右各有一外側上孔;頦孔為似5孔型呈弧形排列,中央頦孔隔成2孔。 |
耳石 | 為黃花魚型,即呈盾形。 | 耳石長圓形。 | 耳石為黃姑魚型。 |
附枝 | 附枝31-33對,不延伸至頭部,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則無。 | 附枝34-35對,均具背分枝及腹分枝。 | 附枝20-25對,第一對附枝伸入頭區。 |
口腔 | 口腔內白色,口緣淺紅色。 | 口腔橙黃色。 | 口腔白色。 |
鰓腔 | 鰓腔上部黑色,下部粉紅色。 | 鰓腔橙色或褐色。 | 鰓腔黑色鰓蓋青紫色。 |
腹鰭 | 腹鰭基起點在胸鰭基上緣點垂線之後。 | 腹鰭基起點在胸鰭基上緣後方。 | 腹鰭黃色有褐色細斑。 |
體側 | 體側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為金黃色,發光顆粒為橙黃色。 | 體為褐色。 | 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帶澄黃色,體側每一鱗片皆具褐斑,呈向前下方傾斜的條紋。 |
胸鰭 | 胸鰭為鮮黃色。 | 胸鰭褐色,胸鰭基上緣在鰓蓋末端下方。 | 胸鰭淺褐色,鰭基內緣有黑斑。 |
臀鰭 | 臀﹑腹為鮮黃色。 | 臀﹑腹為褐色。 | 臀鰭黃色有褐色細斑。 |
背鰭 | 背鰭淺黃褐色。 | 背鰭棘部褐色,末緣深褐色,軟條下半部褐色,上半部黑褐色,鰭中央有列深褐色點線。 | 背鰭基部黑褐色,軟條部淺褐色,末緣深褐色,每一軟條基部前緣皆有一深褐色點。 |
尾鰭 | 尾鰭楔形;尾鰭淺黃褐色,末緣黑褐色。 | 尾鰭楔形;尾鰭褐色,末緣較深。 | 尾鰭淺黃褐色。 |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