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令人髮指的山螞蝗,被封在保特瓶裡讓大家來決定它的來! [打印本頁]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2-1-12 22:03
標題: 令人髮指的山螞蝗,被封在保特瓶裡讓大家來決定它的來!
記得要投票喔!趣味一下~
0 p5 i, M5 ^( w8 l$ h, [+ t6 B) a
6 ]2 c! ^# r+ a# A2 i5 ?& O5 v[attach]328767[/attach]! O8 \' o7 \# l' T; j" n0 h

作者: 華鋐    時間: 2012-1-12 22:12
請問?他是什麼東東ㄚ?
作者: 輝輝黃    時間: 2012-1-12 22:18
它生於哪,就送它回去吧!感謝大大善心
作者: 540858    時間: 2012-1-12 22:49
哪是俗稱的五其嗎
作者: z65266526    時間: 2012-1-12 23:04
牠不過為了生存才吸血的~
, T9 {' b2 m  \* a
' n( y$ n4 i# ~1 r6 d  l大大就把她吸回來再放她回去吧~      
  J! e8 v$ ?9 N2 Z3 g# X& O; I, @9 C# C) u; r/ }* T3 F7 y
不然順便鉤個魚鉤不一定中大馬喔!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2-1-12 23:11
五其應該是喔
- F; u0 ~9 m' @1 f7 E我知道水蛭善泳,背後有三條黃線~* O* o3 }- a& i6 O
山螞蝗多在山區路地及草叢裡
作者: as109333    時間: 2012-1-13 09:07
萬物皆生命,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就好像是每日一善
$ n' ?( v, ^& Z3 U9 B
作者: 就是等無鱗    時間: 2012-1-13 09:55
回歸大自然~
作者: jjhho    時間: 2012-1-13 11:47
每種生物都有其生存之道~
; z( u4 x* F( [讓他歸隱山林吧!!
作者: 老王    時間: 2012-1-13 17:50
這個東東在家門前槟榔園裏就有.下過雨後更多.吸了血以後傷口會一直流血.而且用手不易拔掉.超韌的.捏不死.拉不斷.雖說如此.還是放生吧.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2-1-13 21:51
我是超不願將它放生,明天得票率還是如此的話,也只好放它回去了!
作者: uc58281    時間: 2012-1-17 13:50
建議您也吸它的血,讓他以後不敢再吸人的血,最後再放了它吧!
; c* g  G9 S' u6 b萬物均有它存在的理由及法則。
* [' b4 U3 h+ s
作者: jet627    時間: 2012-2-3 18:31
我投讓他回歸山林
: l6 _: J" ^2 l+ l3 h1 J2 e^^
作者: 二黃    時間: 2012-2-7 09:12
""山螞蝗""就是山友口中的""火燄蟲""通常潛藏於山區地面的落葉中....一有人或畜走動.立刻抬高蟲體頭部左右晃動.類似火燄狀晃動...勾住人畜後進行無痛吸血...等到你發現有異狀時.它老兄已吸飽喝足了..嘿.嘿.由小於髮夾的體型變成比香煙還粗ㄋㄟ.....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2-2-7 21:21
二黃 發表於 2012-2-7 09:12
- N. z# f, X8 g6 `5 {! C1 D' e% D) x""山螞蝗""就是山友口中的""火燄蟲""通常潛藏於山區地面的落葉中....一有人或畜走動.立刻抬高蟲體頭部左右 ...
4 e  o$ ]; }) a  Y; S5 }" c8 e
您有經驗喔!
作者: sam508    時間: 2012-2-25 03:35
感謝大大分享
作者: jong158158    時間: 2012-3-6 22:38
是水蛭嗎?- l8 h" F& F& S" b2 X

3 u0 }$ ^& O* J' s
7 ?4 R' D8 p( W" ^; @3 x2 X
作者: 學釣魚    時間: 2012-3-7 00:30
好多的大大都有佛心的說看來我該學學
作者: jgt2007228    時間: 2012-4-18 12:07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9 j6 T' f1 T4 f6 g

作者: james51020    時間: 2012-6-26 19:13
水蛭無心已經監禁一日,得到牠該有的懲處,就讓牠回歸原處。阿彌陀佛。
作者: a131452063    時間: 2012-7-27 11:04
shaobao 發表於 2012-1-13 21:51
! h  l. Y" _1 b$ I! T4 P我是超不願將它放生,明天得票率還是如此的話,也只好放它回去了!
' n' W  r) Z, N0 v$ j0 a" T$ A) V
我是覺得讓牠死~畢竟食物鏈~適者生存不適者死~她今天被你抓到~下場應該就是死~因為牠輸了~
9 G4 m* m# X' m9 E: i4 ?% z放牠回去哪天她生孩子~鑽到別人小孩子身體裡吸血附著~在人的身體長大~那你不就是害人精了
1 H) |1 }, z4 r) D" F所以不好的生物還是讓牠死吧
$ x9 v6 j: |, f6 p2 r4 v; g4 Y
作者: 神奇魔法    時間: 2012-9-1 20:26
討厭的東西比蚊子還凶狠@@不討喜~~~~; Y( X6 X0 V6 {

作者: neighborhood23    時間: 2012-11-25 02:49
讓他脫水ˋˊ~~~
作者: hpk    時間: 2013-1-2 17:50
2.  看它能在封閉的保特瓶待多久
作者: hpk    時間: 2013-1-10 20:12
最後  結果  是如何了??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3-1-15 00:15
在等待投票的日子,山螞蝗在密閉的保特瓶待了半年多,後來測試加自來水到保特瓶滿水到表面張力後旋緊瓶蓋,超恐怖的竟然又過了兩個多月後想到拿來看!怎麼敲都不動之下用打火機輕烤一下,竟然還活著!!!天阿!這是什麼樣的怪物!
. f7 {, G4 E# {% D; T又過了斷斷續續幾星期想到就用打火機烤一下,再一次烤過頭情況下,它再也不黏住保特瓶了‧‧‧
作者: hpk    時間: 2013-1-15 17:04
生命力  果然極強  ....
作者: 魚王x    時間: 2013-1-26 12:34
少了一個選項 當魚餌0 ?& e1 e% l2 v) [& q

作者: jonjih    時間: 2013-3-19 12:52
大大我建議可以把他養起來繁殖. A6 |6 w5 i8 @1 w0 z
然後.....................................
* b# S5 G/ N( R................抱歉不知了
作者: c551102    時間: 2013-3-20 19:32
物種的存在.都有它的功能
: {; W% u$ L7 c* ~我選1
作者: taiwan5168    時間: 2013-3-28 11:34
口器咬你會分泌讓你癢的受不了的那個成分,不讓你傷口癒合的,現在被拿來當作心臟病藥通血管好用的成分。# p1 V% h+ p/ `$ u  w+ u
% W% F$ a+ K: [! a7 i. e
紀錄上休眠中可以一年不動的不會死的。
% I6 t# Q' q; d/ Z; Y- z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13-3-31 00:06
taiwan5168 發表於 2013-3-28 11:34 : ~, s0 k/ I9 K/ ?- ~' ~
口器咬你會分泌讓你癢的受不了的那個成分,不讓你傷口癒合的,現在被拿來當作心臟病藥通血管好用的成分。
" r* u: h4 G) f* P, f
2 T) A" b: P8 d! u- X$ ?/ S/ t ...

0 d' m6 x3 w# L9 u, T這知識新鮮!
作者: emhom    時間: 2013-4-12 17:44
跌倒受傷的時候去醫院打一針能消腫也歸功於他 防止瘀血 不要小看它
作者: my3036st    時間: 2013-5-3 21:08
回歸大自然吧: }" e: V9 }4 Y& a' K

作者: 999    時間: 2013-5-22 23:03
山友最怕的東西會要人命的?
作者: lws1109    時間: 2013-6-10 17:13
恐怖的東西!
作者: 祺祺    時間: 2014-2-10 14:03
  哈哈哈~~~各位大為了一隻吸血鬼討論了一年,螞蝗終於歸西了!全看樓主愛怎辦就怎麼辦,跟佛心沒有關連。
" \6 G% k( y7 g( z1 \7 i; a+ k/ z1 x5 F( U" s; J
難到各位釣友買了活魚活蝦去釣魚做餌,釣不完的拿回去還老板,還是放生,或是帶回家養下次再用。我看答案都一樣吧!
作者: ftchinet    時間: 2014-3-23 09:08
送給總統   他跟這東西最相配了
5 T  j3 P" [  X  k. k
作者: 陳執卓    時間: 2014-8-13 22:35
從哪裡來就從那裡去~~讓牠回去原本的地方吧~!
作者: 高樂    時間: 2015-3-26 14:26
他受傷了  弄點綠油精敷一下  讓他好過點
作者: 深坑小胖    時間: 2015-10-6 18:41
加鹽讓它脫水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