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人工培育魚醫生 存活53天破紀錄 [打印本頁]
作者: lin13151315 時間: 2010-6-11 08:39
標題: 人工培育魚醫生 存活53天破紀錄
屏東海生館「珊瑚礁生物繁養殖研究計畫」又有重大突破,成功讓俗稱「魚醫生」的裂唇魚,在人工環境中產卵、孵化,成長至今已五十三天,創全球首例。裂唇魚會幫其他魚類清理身上寄生物,是珊瑚礁生態圈中重要一環,也是水族館中的熱門魚種。
裂唇魚屬全世界有五種,台灣有三種,裂唇魚是最常見的種類,主要棲息在珊瑚礁區深度一至廿公尺。因牠會幫其他魚類清理皮膚、鰓蓋、口腔等處的寄生物,加上泳姿奇特,會間歇性地游停游停,很受海水觀賞魚飼養者喜愛,暱稱牠為「漂漂」,每尾價格約二、三百元。
裂唇魚熱門魚種 珊瑚礁重要成員
海生館團隊人工培育裂唇魚種魚已三年,今年三月開始自然產卵,五尾雌魚每尾每天產下幾百顆卵。在團隊嚴密監控水質、餌料下,成功讓仔魚孵化、成長,卅天活存率達五.六%,培育至今更有近廿尾活存了五十三天,創世界紀錄。
生物訓養組副研究員呂明毅表示,之前紀錄是日本的鈴木克美,在一九八一年培育成功,但只存活三天。裂唇魚養殖最困難處,是牠的口很小,一般餌料很難餵食,孵化後若沒有適合餌料,仔魚就只能靠卵黃囊存活三天。
當初團隊便試著用「輪蟲」餵食,不過剛孵化的仔魚大概只能吃四、五十微米的餌料,輪蟲達二百微米,體積太大根本吃不下,經嘗試多種餌料後,偶然間發現牠可以吃「渦鞭毛藻」,才克服最大的困難點。
屏東海生館突破 渦鞭毛藻餵仔魚
呂明毅說,水族業者對裂唇魚的需求很大,目前都是到海裡捕捉,因為牠移動速度很快,很難捉到。
因為裂唇魚會幫其他魚類清除寄生物,被捉走後對整個珊瑚礁生態影響很大,呂明毅希望將來人工大量繁殖技術成熟後,業者不再到海裡捉裂唇魚,有助於整體生態的完整。
作者: h22a1892t 時間: 2010-6-11 13:54
這是台灣之舉
值得獎勵一番
:kiss:
作者: jgt2007228 時間: 2010-6-11 14:07
台灣加油!...........希望台灣有一天不再有保育類的動植物
作者: leo2395t 時間: 2010-8-2 00:53
哇~又讓我上了一課!台灣世界一
感謝"真不平"大大分享使我長知識~
作者: 999 時間: 2012-3-11 23:26
感謝大大分享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