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黃吸蟲 如何處理 [打印本頁]
作者: 翔鶴 時間: 2009-9-1 16:06
標題: 黃吸蟲 如何處理
請教一下 我養了一群馬口魚 有32隻(魚缸5*1,5*3)
家裡的馬口魚 有幾隻身上有黃吸蟲 有何辦法處理
相信有人和我一樣困擾著 有蟲ㄉ魚 拿掉又心痛
我想,用小刀挖出 不知可不可行
請求高手 能來為我們指教一下
感激不盡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9-9-1 16:21
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 ... &extra=page%3D1
剛好前陣子也有人跟大大有一樣的問題
黃吸蟲的處理並不好處理
除了肉眼看的到的外還有肉眼看不到的病源
沒辦法單純挖掉弄掉就好
弄不好反而還會併發一些細菌性感染
雖說不是無法可治
但即使照著方法也無法保證百分百治好
長期下藥也不能保證一定有用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9-1 22:55
原帖由 翔鶴 於 2009-9-1 16:06 發表
請教一下 我養了一群馬口魚 有32隻(魚缸5*1,5*3)
家裡的馬口魚 有幾隻身上有黃吸蟲 有何辦法處理
相信有人和我一樣困擾著 有蟲ㄉ魚 拿掉又心痛
我想,用小刀挖出 不知可不可行
請求高手 能來為我們指教一下
感激 ...
不要養在戶外,
不要有野鳥,
不要有蝸牛,
不要養蝦子,
不要養烏龜...等兩棲類,
避免所有的中間寄宿主,
則較不會傳染!
參考一下!
不過記得千萬別野放;否則會繼續傳染給其他魚!
歡迎大家繼續提供資訊!
謝謝rl0711大~專業之解答
作者: k5257 時間: 2009-9-1 23:14
標題: 回復 2# 的帖子
介紹ㄉ很清楚...........
我養ㄉ小溪魚也有類似問題
感謝大大提供資訊
作者: 翔鶴 時間: 2009-9-2 14:41
感謝大大的解釋 真的不好醫治
據我了解 台灣ㄉ溪魚7成已感染黃吸蟲
難道 有關單位不重視這個問題嗎
未來 愛養溪魚ㄉ人 恐怕'''''''''''悲慘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9-9-2 14:51
原帖由 翔鶴 於 2009-9-2 14:41 發表
感謝大大的解釋 真的不好醫治
據我了解 台灣ㄉ溪魚7成已感染黃吸蟲
難道 有關單位不重視這個問題嗎
未來 愛養溪魚ㄉ人 恐怕'''''''''''悲慘
臺灣的有關單位.....
算了..其實這幾年很多東西都做的不是很好
這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服務的公務人員並不一定是有熱誠有專業知識
包括很多水族館內也是藥物濫用的情況很嚴重
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也慢慢回頭影響人類
很多現在產生的疾病已經抗藥性越來越強了
黃吸蟲最大的來源恐怕還是那些外來種
尤其是巴西龜一類的兩棲動物
經由飼主不負責的野放
也讓一些外來的疾病來影響台灣的生態
作者: m_m_b_n57 時間: 2009-9-2 15:01
原帖由 翔鶴 於 2009-9-2 14:41 發表
感謝大大的解釋 真的不好醫治
據我了解 台灣ㄉ溪魚7成已感染黃吸蟲
難道 有關單位不重視這個問題嗎
未來 愛養溪魚ㄉ人 恐怕'''''''''''悲慘
小弟在15年前就知道有黃溪蟲病例.不過並未受到有關單位關愛的眼神.
現在依然如此.目前台灣並無針對黃溪蟲的特效藥研發.
不過國外就有研發出特效藥.不過很貴.台灣還在評估藥種進口的可行性.
哈.台灣一向的官僚作風.不過因小弟最近在忙於製秋茶.等工作告一段落.
小弟會發帖與各位大大探討黃溪蟲生活史.到時再請版大參與討論.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9-2 23:20
少一些政爭.政客;多一些清廉學者.環保專家與維護執行者!
有良好的討論.才有正面的結果,好的學術討論.是應該被稱許的
作者: 翔鶴 時間: 2009-9-3 14:29
我從網路查到資料是 黃吸蟲症 黃吸蟲為複殖類吸蟲,因此本蟲的生活史中有2個以上的寄主。黃吸蟲寄生在魚體肌肉後,會形成黃色或白色囊胞,因此罹病魚體表可見黃色或白色泡狀凸起。 若將囊胞破壞時,囊內蠕蟲狀蟲體釋出,並行蠕蟲運動。黃吸蟲的囊胞主要分佈在魚體軀幹肌肉、鰭基及頭部。嚴重感染時,會造成肌肉單純性萎縮,影響鰓蓋及上下頷運動,造成呼吸及攝食困難,使罹病魚生長遲緩或死亡。 黃吸蟲的生活史中,螺螄為其第一中間寄主,淡水魚為第二中間寄主,而鷺鷥為其最終寄主。目前黃吸蟲症並無有效的化學療劑,不過本病可利用阻斷蟲體生活史的方法來控制疫情,亦即在黃吸蟲病發生後,應立剖將病魚銷毀,清除池中螺螄,及防止鷺鷥接近養殖池覓食。如此即可有效控制本症之發生。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9-9-3 14:40
原帖由 翔鶴 於 2009-9-3 14:29 發表
我從網路查到資料是 黃吸蟲症 黃吸蟲為複殖類吸蟲,因此本蟲的生活史中有2個以上的寄主。黃吸蟲寄生在魚體肌肉後,會形成黃色或白色囊胞,因此罹病魚體表可見黃色或白色泡狀凸起。 若將囊胞破壞時,囊內蠕蟲狀蟲體釋出,並行蠕 ...
一般複殖類的吸蟲意思就是會有兩個以上的宿主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寄生蟲常常都是透過蝸牛.螺一類傳染到魚隻身上
再透過魚傳染到鳥 事實上烏龜也是最終宿主的一員
而鳥再透過糞便又傳染到蝸牛.螺一類生物
魚缸內常常不建議養殖蝸牛.螺.蝦子一類的生物也是為此
這類生物特別容易成為中間宿主
再傳染到魚身上
檢疫也很難檢疫 蝸牛.螺這類軟體動物包括甲殼動物的蝦子其實都不耐藥
所以往往檢疫到這些都死光了病源也還存在
這類生物以螺來說甚至有機會同時帶原20幾種病源
因而盡量不要將淡水的蝦螺帶進缸子也是為此
而治療的難度
就因為會形成囊胞
所以一般藥物難以進去
(囊胞是生物本身因無法處理這病源而刻意生成隔離作用..
因而一旦刺破就是一次高密度跑出反而危險..
同樣缸中一旦有病魚掛掉也是會大量散播..)
也就是為什麼這類感染都會建議直接銷毀
因為不好治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治好
作者: m_m_b_n57 時間: 2009-9-3 15:07
原帖由 翔鶴 於 2009-9-3 14:29 發表
我從網路查到資料是 黃吸蟲症 黃吸蟲為複殖類吸蟲,因此本蟲的生活史中有2個以上的寄主。黃吸蟲寄生在魚體肌肉後,會形成黃色或白色囊胞,因此罹病魚體表可見黃色或白色泡狀凸起。 若將囊胞破壞時,囊內蠕蟲狀蟲體釋出,並行蠕 ...
黃吸蟲特效藥是有的.一種是魚吃了蟲會死亡.一種是魚吃了蟲會排斥自行脫落.
.這種是屬體內蟲病症.是獸醫專科板塊.一般水族用品是查不到的.
這種藥不是專為黃吸蟲研發.是專治哺乳類體內蟲用藥.
經過實驗.也可用在魚類.只是藥性很強.比例很難拿捏.
尤其是前者比例沒有拿捏好.通常魚跟蟲都一起死亡.
作者: lonerunner 時間: 2010-6-22 09:10
到國外網站爬了一些文章,黃吸蟲的英文名稱為:Yellow grub (Clinostomum)
雖然不容易治癒但是有複合療法:
1. 將魚放置於清缸(無沙石及其他水族生物)
2. 餵好一點,氧氣多一點,保持魚的抵抗力
3. 投藥: "Jungle Labs Parasite Clear" (不知台灣有沒有賣)
http://www.fosterandsmithaquatics.com/product/prod_display.cfm?pcatid=4756
請參考~
作者: rl0711 時間: 2010-6-22 20:33
原帖由 lonerunner 於 2010-6-22 09:10 發表
到國外網站爬了一些文章,黃吸蟲的英文名稱為:Yellow grub (Clinostomum)
雖然不容易治癒但是有複合療法:
1. 將魚放置於清缸(無沙石及其他水族生物)
2. 餵好一點,氧氣多一點,保持魚的抵抗力
3. 投藥: "Jungle Labs Paras ...
幫忙補充一點資訊
即使是清缸最好也是要培菌過的有穩定硝化系統的缸子
否則硝化系統還沒好又用藥很容易導致魚病還沒治好魚就先氨中毒死亡了
餵食的飼料最好避免活餌
選擇品質較好的乾燥飼料
增加溶氧可以降低魚的緊迫 同時也可以添加一些魚的免疫蛋白增強抵抗力
用藥一定需要滿足的條件就是環境的穩定跟魚隻緊迫的降低
否則用藥下去魚還沒治好反而因為其他因素就先出問題了
這些都是版上一再談到
jungle的藥市面比較少見
最近狂熱有進一些jungle的用品
不過藥物目前沒什麼試用
也許可以再問看看老闆未來會不會進
作者: 0980123649 時間: 2010-7-17 12:02
這種吸蟲類的 可以下 美速添 或是 馬速展
下這種有機磷劑 會導致 魚不吃餌
如果有蝦子混養 不可以下這種藥 會讓蝦子死光光
也可以準備 一ㄍ大盆子 裝滿水 加入食鹽 福馬林 把魚浸泡約1分鐘
看到魚在亂串 就要趕快停止
我本身從事養殖業 依些常用的
作者: bipjacky 時間: 2011-12-30 23:32
小弟有一批20cm以上的大馬口及大紅貓約36匹,
中了黃吸虫, 體表偶會發現, 抓起觀察, 發現, 體表有中的,
口腔內一定有不少, 沒有的就一定不會有, 還以為全缸都會中才對,
有點好奇, 為何有些魚會中, 有些則不會~
不忍摧毀整缸的大魚, 且再釣回來的魚, 也不一定保證沒有
在網路參考了許多網友寫的魚用藥, 可治吸虫
但因台灣魚用藥法令關係, 沒人敢賣藥, 遍尋不著
看了幾位大大寫可以用, "Jungle Labs "的Parasite Clear" 來治
託友人自美國買回數包, 在walmart 就有了~ 一包8顆 每顆可用40L的水, 約NT100~150左右
第一次抓了一匹20cm的重病大貓來試, 下藥的隔日即掛點~下腹多處出血性紅斑+破皮
第二次再抓了一匹約18cm的中級病狀大貓來試, 隔離1週禁食的情況下,
抓出檢查發現, 口內的囊包仍在, 但虫體應已掛掉, 下腹身上有多處出血性紅斑,
因檢驗較久, 在手上發現魚掙扎掉出的死掉的黃吸虫幾隻
丟回缸內, 開始治療母缸內的35匹大貓及大馬,
藥浴第二天, 部份魚身上也開始, 出現出血性紅斑
在一匹母貓下腹發現破皮, 研判應是虫體咬出造成的
隔日母貓即掛點, 此母貓在檢驗時, 算是病重的了
目前整缸已藥浴一週, 其它魚的狀況良好,
打算Total 藥浴個兩週, 應可順利滅掉黃吸虫及其它寄生虫
結論, 病重的魚, 不易撐過, 藥應是有效的~
回饋大家~供大家參考用!!
特別標註: 此藥包裝有註明, 有致癌物質, 請小心使用!!
作者: galusaya 時間: 2012-1-4 08:31
bipjacky 發表於 2011-12-30 23:32
小弟有一批20cm以上的大馬口及大紅貓約36匹,
中了黃吸虫, 體表偶會發現, 抓起觀察, 發現, 體表有中的,
口 ...
謝謝大大提供你的實驗結果
總算可以確定有可以治黃吸蟲的方法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藥品的取得
有大大知道台灣有在賣嗎
請知道的大大不吝惜的告知
謝謝
作者: bipjacky 時間: 2012-1-5 22:46
galusaya 發表於 2012-1-4 08:31
謝謝大大提供你的實驗結果
總算可以確定有可以治黃吸蟲的方法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藥品的取得
是託人從美國買回來的
Walmart 就有了~
一包約NT 100元,
運回來費用要另計
作者: 嘯望雪 時間: 2013-8-14 23:48
黃吸蟲
聽說只要主缸內沒有螺類、甲殼類
阻斷他的寄宿成長循環
等到壽命終止時就會自然死亡
但前提是你要能忍受整缸魚身上都有膿包的風險
作者: 水山手 時間: 2014-4-9 23:40
感謝各位大大的經驗傳承。對黃吸蟲有又一種認知及治療方法。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