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硝化菌的迷思[二] [打印本頁]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2 22:31
標題: 硝化菌的迷思[二]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18-8-22 21:19 編輯


這一篇獻給帶動討論的大家[文字會盡量簡單,並以大點.重點表達,避免大家打瞌睡]
以下分為兩個部分來說明:一個是腐生菌的部分;一個是硝化菌的部分
●腐生菌:負責處理有機廢棄物,何謂有機廢棄物?
簡言之.就是:魚類的排泄物.殘存的餌料或肉眼看得到較大型的污染物等等....
新設立的缸子.魚隻的污染物.殘餌,這些有機廢棄物.會先培養出腐生菌『新缸並沒有氨源;所以並沒有辦法活化.培養硝化菌』又『硝化菌只是處理氨.亞硝酸,損耗碳源.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並不會處理殘餌及排泄物再『腐生菌.硝化菌會隨著有機物及量的消長.而跟著增加.減少,彼此競爭』。

●腐生菌通常夾雜著病原菌【這也就是新缸.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有底砂.沒水流的缸子.或砂層太厚的缸子,容易感染細菌性疾病的原因】又腐生菌.病原菌.分裂.增 殖快「約幾十分鐘分裂一次」;硝化菌的分裂約須一兩天的時間》再『硝化菌是附著於濾材.穴居的;唯有病原菌.會到處游動找宿主』。
因此新缸.殘餌.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更須注重少量常換水,幫忙排掉一些病原菌﹝上面提及硝化菌是附著於濾材.穴居的,所以少量常換水.是不會換走硝化菌的,而水中游動的細菌,大部分是病菌﹞,少量餵食.減少殘餌及糞便,預防病原菌太過增生,才是王道。

●腐生菌分裂快;硝化菌分裂慢,此時大量的腐生菌將大量的有機廢棄物分解為大量的氨毒[新魚常常死於氨過量]。這也就是新缸為何要慢慢加入魚隻的原因了。

●不要刻意製造污染源.來培菌,此類有機廢棄物培養出來的,極有可能是病菌或霉菌,有機廢棄物過多.容易產生硫化物,而毒死硝化菌之類的好菌。

●一般所稱的光合活菌.是存活於無氧.強光的環境,使用上要小心,一般保存不易.純度不夠.夾雜著病原菌,而且它會釋出一些不利硝化菌生長的物質,生長條件也與硝化菌.截然不同[硝化菌穴居.一般居住在光線不充足的濾材上]。因此來路不明的菌種,最好不要貿然使用。


接下來是硝化菌的部分:
●在硝化菌的迷思第一集   一加一 不一定等於二 [硝化菌的迷思]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這裡有提到一部分,接下來.行一些補充:

●硝化菌的培養.最好不要低於23度。
●有時候.魚隻體色反黑.是氨中毒的原因,氨太高也會毒死硝化菌的。
●硝化菌是有時效性,因此不建議久放。
●硝化菌是耗氧性細菌,突然加太多有效的硝化菌,是會讓魚隻及硝化菌.因缺氧而死亡的;此時取而代之一定又是腐生菌。
●有供給二氧化碳及全套完整肥料的水草缸[但不能太酸.軟的水],較利於硝化菌的生長。
●濾材孔隙的阻塞,會影響硝化菌的生成;其他病原菌.可是會趁機坐大的,因此經常用要換掉的飼養水.部分的清洗濾材及部分的更換,此工作是絕對必要的。
●新缸水稍為混濁變白,有可能是氨濃度的上升,此時硝化菌開始作用,約須半個月左右.才會漸漸清澈起來。
●硝化菌有所謂適應期.成長期.衰弱期,週期約兩個禮拜,所以一般建議兩星期添加一次,且量可少.不要多。
●沒有過濾器及水流,硝化菌很難培養。提供良好的過濾.無毒性的培菌物質.適當的水流及培菌條件,才是硝化菌的正確觀。



[ 本帖最後由 狂熱 於 2009-6-3 18:48 編輯 ]
作者: ggwo621    時間: 2009-1-22 22:42
今天在幫魚缸換水時,一直想著狂熱大大之前寫的很多硝化菌,自然溪流與魚缸環境差異的文章
突然想到,如果將少部分溪水加入魚缸中的水裡
會不會使自然界分解排泄物與殘食的細菌也進入魚缸生長?亦或是會有什麼效應?
正好我有將溪水裝罐帶回來冰存的習性(均是深山溪流上游的未受污染水)
於是就加了約10cc左右進4呎缸
妄想能這樣引進自然界的好菌
這樣有效嗎?
另外若是採用外掛而不是置頂滴流式的過濾系統
可以使用如SERA系列的硝化菌產品嗎?
希望我的疑惑不會太白癡~XD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9-1-22 23:13
之前曾經聽說有種為了快速取得硝化菌的作法
就是放具魚屍體在新缸中
不過看完這篇文章後 這種作法風險也頗大的
很容易產生一些有毒物質
而腐生菌跟硝化菌又有競爭關係
想要好好培養硝化菌才是缸穩最好的方式

目前是對那張圖比較感興趣
可能是剛好自己這陣子要設底抽
所以一直在思考底土選擇與否
不設底土較容易維持乾淨
但是浪板並非培養硝化菌的主要空間
如果透過底抽可以活化底土增加硝化菌的培菌空間
那是選擇要加還是不加的好?

之前是構想浪板上方放陶瓷環並用生化棉鋪上去
在使用陶瓷土類透氣性佳可培養硝化菌的底土
不過也一直不知道到底可不可行

如何過濾掉物理性的有機廢棄物並易於清洗
並同時提供大量硝化菌的附著空間
這也是目前魚缸改造最想突破的點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2 23:35
原帖由 ggwo621 於 2009-1-22 22:42 發表
今天在幫魚缸換水時,一直想著狂熱大大之前寫的很多硝化菌,自然溪流與魚缸環境差異的文章
突然想到,如果將少部分溪水加入魚缸中的水裡
會不會使自然界分解排泄物與殘食的細菌也進入魚缸生長?亦或是會有什麼效應?
正好 ...
王先生你好:不建議取溪水;可以考慮取當地水中石材,裝在水中.並且打氧.運送回家.放在有適當水流的過濾器中,但不保證菌種純度,不過總比水中游離的菌好。
外掛過濾培養硝化菌OK啦,不過缺點是培菌的空間及濾材太少。
歡迎加入討論
作者: ggwo621    時間: 2009-1-23 01:00
原帖由 狂熱 於 2009-1-22 23:35 發表
王先生你好:不建議取溪水;可以考慮取當地水中石材,裝在水中.並且打氧.運送回家.放在有適當水流的過濾器中,但不保證菌種純度,不過總比水中游離的菌好。
外掛過濾培養硝化菌OK啦,不過缺點是培菌的空間及濾材太少。
歡迎 ...


感謝狂熱版大的開釋,我有兩個缸,一個2呎一個4呎
兩種方式都來實驗看看~
作者: t1798100    時間: 2009-1-23 01:48
這次設新缸時想說賜料如果被吸進過慮器裡.
讓它產生一些壞東西
不知會不會幫祝消化菌培養
反而這樣幫助腐生菌滋生

rl07112大的構想好像不錯捏
在底抽上放慮材.
怎都沒想到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3 02:40
原帖由 rl0711 於 2009-1-22 23:13 發表
之前曾經聽說有種為了快速取得硝化菌的作法
就是放具魚屍體在新缸中
不過看完這篇文章後 這種作法風險也頗大的
很容易產生一些有毒物質
而腐生菌跟硝化菌又有競爭關係
想要好好培養硝化菌才是缸穩最好的方式

目前是 ...
時間已晚,明天再審慎回答rl0711大的問題
大家晚安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3 02:45
原帖由 ggwo621 於 2009-1-23 01:00 發表


感謝狂熱版大的開釋,我有兩個缸,一個2呎一個4呎
兩種方式都來實驗看看~
不要客氣,大大是個崇尚自然的人,文筆相當好。
也希望到時能分享兩缸的心得
作者: Dwarf_Cichlids    時間: 2009-1-23 12:30
硝化菌與水質管理【轉貼】

轉貼自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論壇

常常聽到硝化細菌這名詞
但到底它是甚麼? 有甚麼作用?
如何培養硝化菌?
水龜的水質又要如何管理?
這篇文章裡, 你將會找到答案

常常聽到硝化細菌, 其實它是甚麼呢?
硝化細菌只是一個統稱, 包括了硝化菌及亞硝化菌
當中的成員有:
硝化菌 - 硝化桿菌屬, 硝化球菌屬, 硝化囊菌屬
亞硝化菌 - 亞硝化單胞菌屬, 亞硝化球菌屬, 亞硝化螺菌屬, 亞硝化葉菌屬
它們是一種自營性細菌, 自營性就是說他們不會從外界拿取所需有機物
而是將像二氧化碳這類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
不同的硝化菌也有不同的能量來源
比如說亞硝化菌, 他們的能量是來自將氨或銨氧化成亞硝酸
化學式為: 2NH3 (2顆氨) + 3O2 (3顆氧) -> 2HNO2 (2顆亞硝酸鹽) + 2H2O (2顆水) + 能量
而硝化菌, 就將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
化學式為: 2HNO2 (2顆亞硝酸鹽) + O2 (氧) -> 2HNO3 (2顆硝酸鹽) + 能量
硝化菌就是用這些能量去制造食物, 和制造有機物去繁殖的
例如: 6CO2 (6顆二氧化碳) + 6H2O (6顆水) -> C6H12O6 (葡萄糖) + 6O2 (6顆氧)
不同於氨化菌, 氨化菌就屬於異營性細菌

那麼, 硝化菌跟我的龜龜有甚麼關係呢?
世上萬物有一套遁環, 生生不息, 達至平衡
以在水族界中, 便以氮遁環與龜龜最為息息相關
從龜的排泄, 到溶解的有機物(DOC), 到被氨化成氨/銨 (NH3/4),
然後硝化為亞硝酸鹽(NO2), 再化為硝酸鹽(NO3), 最後反硝化成氮氣(N2)
這個就是完整的氮遁環系統, 當中的 NH3/4 -> NO2 -> NO3 -> N2 便是硝化系統了
如果這個系統沒運作, 或運作得不完善, 便會導至氨/銨的積聚
氨的來源為龜龜的尿液, 及 DOC 的氨化
NH3有毒而NH4無, 他們在水中的含量, 與水的pH有關, pH每上升1.0, NH3的含量升十倍
Ph7時有99.7% NH4, 0.3% NH3 ; pH8.4時有84.7% NH4, 15.3% NH3
氨的毒性是致命的, 對魚而言, 0.5ppm 已能使魚的紅血球失去運輸氧的能力
而龜龜呢? 當水中氨的濃度超過 0.5ppm時, 就會影響龜龜的進食,並會出現異常現象
如輕度浮水, 呼吸急速, 活動遲鈍等, 情況不能得到改善的話, 很快便會慢慢死亡
而且, NH3不帶電荷(NO2,NO3,NH4全帶電荷) 有較強的脂溶性
故易透過細胞膜而造成對生物的毒性, 主要破壞呼吸系統, 其次為神經系統
所以, 一個完善的硝化系統, 是對水龜極為重要的

但是, 如何的環境才會有更多的硝化細菌?首先, 硝化菌不是浮遊性的, 他們不會在水中漂浮, 而是依付在固體物件上的
其中以沙床, 生物環, 生物球, 生物棉等大表面面積的為最佳的著床地點
不過有一點, 他們是不喜歡陽光的, 所以他們會在黑暗的環境下工作
著床以後他們會分泌一些多糖類polysaccharide的彈性樹膠質出來, 合成生物膜
住下來以後, 在合適的溫度(28度最佳), 和酸鹼值(7.0至8.5)他們才會開始工作
大家可以看到, 在硝化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氧, 所以最少要有2ppm的溶氧是必要的, 建議保持於6ppm
以利於硝化的進行及確保氧氣不會被氨化菌消耗盡
先前也說過, 硝化菌是自營性細菌所以他們的有機物完全靠自己來制造
結果是他們的繁殖比異營性的氨化菌慢很多
氨化菌, 快至數十秒, 慢也只需數十分鐘, 就可以繁殖多一倍
而硝化菌呢? 就算他們有最合適的溫度, 酸鹼值, 也要18至24小時才能翻倍
所以, 在多有機物的地方, 幾乎找不到硝化菌
其一是地方都被氨化菌霸佔了, 其二是硝化菌本來就不喜歡多有機物的地方
綜合以上各點, 硝化菌的最佳環境就是在沙缸第二艙, 或是濾桶的第二格了
頭艙當然就是白濾棉了, 過濾各大小有機物, 給氨化菌環境來吃掉
然後第二艙就是生物環或生物球, 表面面積大而無大型有機物
又一直有水流, 運送氧氣及食物來, 但是光這些還不夠的
還要注意水裡面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 如龜龜用的藥, 鹽
自來水的氯chlorine 和氯胺chloramine, 然後
時間也是最重要的原素, 因為硝化菌的生長慢, 所以一般由新水
至硝化菌量達至平衡, 需要8星期, 其間的水質要穩定, 他們才會拙壯成長的

有些人可能會說, 加硝化菌劑又如何? 可以加快硝化菌的育成嗎?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 可以說不一定, 原因是
可能你會覺得這是很簡單的數學, 原菌量上升, 那達標時間就一定會縮短
但實際上, 有幾點是要注意的, 首先, 市面有售的硝化菌劑分為
活菌及休眠菌兩種, 水劑和粉劑, 一般活菌用於緊急情況以降低氨含量
粉劑用於保養及維持, 但是, 水劑裡的是菌還是營養液?
然後菌量也是一個疑問, 先前提及了, 硝化菌需要大量的氧,
能不能長時間存活是一問題 (一般硝化菌劑有效期為半年)
再來, 大家都知道了, 硝化菌是會住在生物膜裡, 倒不出來
加到水缸後, 他們也得幾經辛苦才會到達目的地, 大概也沒多少了
那粉劑又如何呢? 能制成粉劑的, 只有亞硝酸菌, 所以用它來開缸NO2 一定會暴升
在這裡, 我來說一下真要用硝化菌劑開缸的要點, 維持的話就不用加了
他們只要一天的時間, 就可以增加一倍, 換句話說, 就算那天你換水,
新水的不適應以致死了一半的硝化菌, 第二天他們就又滿滿的住在你的生物環裡了
開缸的話, 用的菌劑最好是先確認是硝化菌, 營養劑還是光合菌
打開瓶蓋, 如果有臭味的話, 那肯定不是硝化菌, 你是被騙了
最來是加的時機和位置, 當然, 最合適就是你清洗完濾桶
然後直接倒到生物環上, 然後才開濾桶
作者: t1798100    時間: 2009-1-23 16:36
謝謝Dwarf_Cichlids大的分享
硝化菌的種類之多.學問之深.
難怪狂熱大註明(文字會盡量簡單,並以大點.重點表達)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3 18:45
Dwarf-Cichlids版大所轉貼的這篇文章.寫得相當好,值得大家仔細參考。
rl0711大也可從中找資料。
感謝工鹽怨版大轉載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9-1-23 20:13
工研院大大轉來的文章很不錯
拜讀後也了解的更多
難怪很多圓桶的設計都是上面做機械過濾下層才是放生物過濾的濾材
這是了解硝化菌的特性跟喜好作出來的設計

這幾天抽黑土
下面堆積的有機物真的是很可怕
越抽到後面才越發現藏污納垢了那麼多
目前已經抽到2/3的底土
越往下挖翻起的髒東西就越多

這樣看來底抽浪板上方是否還是放塊生化棉會比較好?
也很怕會有太多有機物被吸到硝化菌的培養空間
作者: 0415    時間: 2009-1-23 22:58
狂大!公鹽大!兩位真是造福魚民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1-24 01:19
原帖由 0415 於 2009-1-23 22:58 發表
狂大!公鹽大!兩位真是造福魚民
還好是造福魚民,如果是造福鄉民.村民,那就可以當鄉長.村長了。
作者: 大鱸鰻    時間: 2009-2-4 00:52
..唉....村長!這個主意不錯喔!

那就封您為"聯合魚村長"吧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2-4 22:35
原帖由 大鱸鰻 於 2009-2-4 00:52 發表
..唉....村長!這個主意不錯喔!

那就封您為"聯合魚村長"吧
我先認真學當家長先。
村長不敢當,留給站上元老級大大吧
作者: 小雄    時間: 2009-2-11 19:30
腐生菌通常夾雜著病原菌【這也就是新缸.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有底砂.沒水流的缸子.或砂層太厚的缸子,容易感染細菌性疾病的原因】
因此新缸.殘餌.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更須注重少量常換水,幫忙排掉一些病原菌﹝上面提及硝化菌是附著於濾材.穴居的,所以少量常換水.是不會換走硝化菌的,而水中游動的細菌,大部分是病菌﹞,
少量餵食.減少殘餌及糞便,預防病原菌太過增生,才是王道。
^^^^^^^^^^^^^^^^^^^^
版大請教一下~~~
兩個同樣的缸子~~加底沙跟不加底沙~~長時間比較下~~~
加底沙那缸是否容易儲藏及感染細菌性疾病~~~
那加底沙跟不加底沙~~各有何優缺點~~
拜託您開釋羅~~~ㄏㄏ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2-11 20:42
原帖由 小雄 於 2009-2-11 19:30 發表
腐生菌通常夾雜著病原菌【這也就是新缸.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有底砂.沒水流的缸子.或砂層太厚的缸子,容易感染細菌性疾病的原因】
因此新缸.殘餌.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多的缸子,更須注重少量常換水,幫忙排掉一些病原菌﹝上面 ...
一般加底砂.有人是為了美觀.有人是為了要讓水草著床.也有人是要增加培菌面積。
美觀及水草定根的問題先擺一邊,前面有提及硝化菌的養成環境比添加更為重要,而且砂層的培菌孔隙大小.是否適合硝化菌著床,還是有待商討,砂子表層孔隙容易被生物膜或有機物阻塞,無法培養硝化菌。培菌的空間孔隙互通.且培菌的材質無毒性.有緩水流.有輸氧及無機物能力.有碳源,才是硝化菌良好的家。
有時太厚的砂層,只是囤積有機物,造成病菌的滋生。過濾良好的裸缸,反而不容易囤積不好的話物質。
簡言之:有機物多.病菌容易滋生.會抑制硝化菌的生成。
            有機物少.腐生菌的生物膜不會包住培養好菌的孔隙.也不會分泌不好的物質來抑制好菌的生成。
             病菌與好菌彼此間有著消長的關係。
作者: 小雄    時間: 2009-2-11 21:07
非常感謝版大的開釋~~~
之前試過在不鋪底沙且循環良好的裸缸~~
魚確實比較好照顧~~也比較少生病~~
不曉得其他大大是否也有這樣試驗過~~
ㄏㄏ~~
作者: t1798100    時間: 2009-2-11 21:30
以前小弟不管缸子大小都鋪底沙.
最進的新缸用裸缸養.水質真的很好控制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2-11 21:31
小雄大.不要客氣。
作者: 林明輝    時間: 2009-2-12 23:49
原帖由 小雄 於 2009-2-11 21:07 發表
非常感謝版大的開釋~~~
之前試過在不鋪底沙且循環良好的裸缸~~
魚確實比較好照顧~~也比較少生病~~
不曉得其他大大是否也有這樣試驗過~~
ㄏㄏ~~


孔雀魚界多數採用半裸缸方式
加上排水.進水.溢流系統
在砂石或生化棉選擇就很重要
我全數缸子無論是半裸缸還是後置過濾
幾乎都是買狂熱賣的德國生化棉或羊毛絨
雖然稍貴一些
但在培菌上效果非常好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9-2-13 02:55
感謝輝大經驗提供。
年紀大.身體欠安.先來去睡.大家明天見。
作者: t1798100    時間: 2009-5-10 15:42
強迫讓各位大大又看一次.@@
重要的文章複習一下.
有些只在第2.3.4頁就不推了.

[ 本帖最後由 t1798100 於 2009-5-10 15:43 編輯 ]
作者: rl0711    時間: 2010-1-9 14:50
這篇有談到很多的迷思
但終歸一句話
好水養好菌 壞水養壞菌
利用不好的東西培菌就容易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
不得不小心仔細
作者: 山上野孩子    時間: 2010-1-9 21:04
在複習一變喲
作者: rl0711    時間: 2010-1-10 07:12
原帖由 狂熱 於 2009-2-11 20:42 發表
一般加底砂.有人是為了美觀.有人是為了要讓水草著床.也有人是要增加培菌面積。
美觀及水草定根的問題先擺一邊,前面有提及硝化菌的養成環境比添加更為重要,而且砂層的培菌孔隙大小.是否適合硝化菌著床,還是有待商討, ...

環境很重要..
裸缸真的好處比較多..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