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有關苦花養殖的一些想法之於水族箱水質及苦花的適應 [打印本頁]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08-11-1 21:11
標題: 有關苦花養殖的一些想法之於水族箱水質及苦花的適應
呼~花了好一番功夫整理,希望給釣聯的朋友一些參考價值‧‧‧
源流沒有魚類存在,只剩甲殼類
[attach]68854[/attach]
漸漸的在上游,出現一些瘦小的苦花,馬口魚,川蝦虎
水質清澈,有機物貧乏‧‧‧
若多時不受自然災害,貧乏的水質會漸漸注入及擴展它的蓄養
能力‧‧‧
(新設置的水族箱,類似源流的水質,對於新加入的魚新陳代洩之包容力極差,必須
以人工添加硝化菌方式來增強它的水質處理能力)
[attach]68855[/attach]
苦花原始面貌於上游水質較貧乏處
[attach]68856[/attach]
苦花原始面貌於上游水質較穩定處
[attach]68857[/attach]
中上游一些支流持續加入富含有機質的水,清澈死白的水漸充滿活力
(穩定的水族箱,類似此水質,可以蓄養多種魚類)
[attach]68858[/attach]
溪流周邊的有機物
(添加物,礦物質,維他命,植物等等)
[attach]68859[/attach]
泡沫一下就不見了!
(硝化能力強,水質硬度佳)
[attach]68860[/attach]
中游是各種魚類大雜會的場所,各種生物繁多,若不受天然災害穩定
的話,魚隻健康,魚不一定好釣,因為食物充足
(漸污染的水族箱類似水質,開始注意換水周期養苦花應以此為水質要求臨屆點)
[attach]68861[/attach]
亦有水質清澈如上游的中游地帶,大多為人煙稀少處
[attach]68862[/attach]
中游左右的支流,水質比中游好一點
[attach]68863[/attach]
中游溪像
[attach]68864[/attach]
中游溪像
[attach]68865[/attach]
泡泡較不易迅速消失
[attach]68866[/attach]
苦花原始面貌於中游左右
[attach]68867[/attach]
帶您到中下游
[attach]68868[/attach]
中下游,水質漸緩,苦花於此比較容易發生病變
但通常魚體較肥胖
[attach]68869[/attach]
以中下游水質蓄養的苦花
[attach]68870[/attach]
以中下游水質蓄養的苦花發生腫瘤病變
[attach]68871[/attach]
中下游溪像
[attach]68872[/attach]
中下游溪像
[attach]68873[/attach]
中下游溪像
[attach]68874[/attach]
苦花原始面貌於中下游左右
[attach]68875[/attach]
苦花原始面貌於中下游左右水質不穩定處
[attach]68876[/attach]
以中游漸污染的水族箱類似水質,養苦花為水質要求臨屆點
[attach]68877[/attach]
改以每日加一棵方糖提供藻類營養,增生速度正常,石頭附著有機物顏色
及量都接近中上游較優氧話一點的水質,因每日餵食關係,無法保持如上
游一般清澈水質
[attach]68878[/attach]
雖然看苦花進食非常過癮,但是量還是要記錄控制,最佳的餵食量
[attach]68879[/attach]
底部的膠狀物似乎穩定下來,但白線蟲數量增加非常多,水質逼近臨屆點
[attach]68880[/attach]
水質較差時,苦花較易生病,或有傷口不易復原
[attach]68881[/attach]
之前釣獲的苦花傷口仍未復原
37公分的苦花,不算小了,若保持這種水質而不癒,未免可惜
若傷口惡化,必須將水質提昇至上游較有機的水質,比較累人
整體的魚隻也會變瘦,因此再觀查決定
[attach]68882[/attach]
分享釣聯的朋友‧‧‧
平衡、穩定、漸漸轉變為一關鍵,想想大自然的魚也是一樣~漸漸的增加,水質亦會漸漸
的增加承載蓄養量,直到極限─魚產卵後,產生了魚苗,雖然大量,但排洩物也是很少,
當河川的魚苗漸漸成長,水中的各種菌類也是漸漸增加、增強它的硝化清潔能力─若魚是
一下子變大,那河川的負和一定受不了,大量的傷亡是無法必免的‧‧‧因此,漸進的增
加水族箱魚隻是我認為比較穩當的飼養方式‧‧‧另一方面,關於環境中存在的菌類,每
個水域都不一樣,每個水族箱也不一樣,但魚會自己產生抗體,健康的魚放到健康的水
中,可能變成一缸全部都生病的魚群,因為各自懷有各自環境中的菌類及微生物,必須待
魚自體產生抗體之後,才會變成有抗體的健康魚隻,因此,認為將不同環境的魚放生在另
一個環境,是極具風險的作法!極有可能好意的放生團體,放生了一百條魚,卻會造成幾
百、幾萬條原生魚類的浩劫,單純因為菌類及微生物來看‧‧‧
在原地釣回的魚,帶回水族箱飼養一陣子,再原地放生,也有可能發生以上的原因‧‧‧
有些藥物濫用的水族箱,可能是超級病菌培養箱!可能的話,若要放生因添加藥物,但避
免抗生素之類藥物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作者: 老鴨 時間: 2008-11-1 23:15
大大~你好用心喔~不得不給您用力推一下!!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8-11-1 23:17
好文
狂推
製作曠ㄖ費時,辛苦大大了。
作者: 林明輝 時間: 2008-11-1 23:25
讚,用自然界的環境來說明飼養缸的架設,叫你第一名並不為過,超讚的
作者: shaobao 時間: 2008-11-2 00:03
感謝 狂熱 版大的推薦!
感謝各位大大的推薦!
心得分享的文章,能受到各位的推薦,小弟亦感到無比的光榮!
作者: 0415 時間: 2008-11-2 00:25
原帖由 shaobao 於 2008-11-2 00:03 發表
感謝 狂熱 版大的推薦!
感謝各位大大的推薦!
心得分享的文章,能受到各位的推薦,小弟亦感到無比的光榮!
大大你太謙虛了!用心的人是直得被讚許的!
作者: 江仔 時間: 2008-11-2 14:31
大大的飼養觀念非常正確
過度濫用藥物 反而會造成大自然破壞 尤其是抗生素 類固醇等藥物
作者: 飛魚勇士 時間: 2008-11-2 17:52
是一篇好文章 , 幫助眾多釣友 ..
...
背後付出的種種...令人讚賞 ~
......
~ 感 謝 分 享 ~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8-11-3 19:28
原帖由 shaobao 於 2008-11-2 00:03 發表
感謝 狂熱 版大的推薦!
感謝各位大大的推薦!
心得分享的文章,能受到各位的推薦,小弟亦感到無比的光榮!
有shahbao學者專家的加入,才是水產養殖研究所的光榮。
大大特別提及的[礦物質].[維他命].[菌相.微生物相.過敏與感染問題][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也是個人相當重視的問題。
希望能經常看到大大的文章。
作者: 林明輝 時間: 2008-11-3 20:48
原帖由 狂熱 於 2008-11-3 19:28 發表
有shahbao學者專家的加入,才是水產養殖研究所的光榮。
大大特別提及的[礦物質].[維他命].[菌相.微生物相.過敏與感染問題][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也是個人相當重視的問題。
希望能經常看到大大的文章。
...
認識狂熱蘇佬這幾年
蘇佬一直在教的也都是有關這方面的觀念
這篇文章蘇佬看後一定有「遇知音」的感動
好想去狂熱看蘇佬感動到哭的樣子
[ 本帖最後由 林明輝 於 2008-11-3 20:50 編輯 ]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8-11-3 23:46
原帖由 林明輝 於 2008-11-3 20:48 發表
認識狂熱蘇佬這幾年
蘇佬一直在教的也都是有關這方面的觀念
這篇文章蘇佬看後一定有「遇知音」的感動
好想去狂熱看蘇佬感動到哭的樣子 ...
是''遇知音''沒錯。 含蓄一點,留一些給人家探聽,不要嚇到人家。
還好今天您沒來[0415大,今天有來]
作者: 隆兒 時間: 2008-11-13 22:09
這篇文章 實在是很有教育意義 觀念很棒
作者: 狂熱 時間: 2008-11-14 00:33
對呀,超感動的說[好圖.好文]。
作者: t1798100 時間: 2008-12-26 20:38
很棒的文章!!先加入收藏
以大自然法則.來飼養魚
不管養那一種魚.都是一種保護
如果買(釣)來的魚.養了又死.死了又養.就以經完全失去養魚的樂趣
加上現在抗生素之類藥物普遍濫用(黃藥之類藥物).水族箱換的水又徘回大自然
最後連對人類的影響也是一大隱憂
shaobao大辛苦了.謝謝分享
作者: rl0711 時間: 2008-12-28 15:10
自然原始的美真的是說不盡
每次出外看見美麗的溪流清澈的溪水
期間銀色游魚的反光自溪中反射
這種自然帶出來的心曠神怡
好想回歸最原始的大自然
讓魚回歸最原始的環境才是對魚最好的方式
這樣飼養的方式讓人有很多的省思
慢慢的讓魚適應 增加數量
很多事都是欲速則不達
有時候三兩個外來的物種就會造成生態的大影響
魚缸內也是都要仔細思考每個物種的相關性與適應性
就像過去野外任意被棄養放生的吳郭魚.福壽螺.琵琶鼠.美國螯蝦
都在無形之中一直傷害原來的生態平衡
作者: jlkk219 時間: 2009-1-9 18:53
叫你第一名

作者: )v( 時間: 2009-3-11 02:20
標題: kaka
讚,用自然界的環境來說明飼養缸的架設, 真的有教育意義 受益良多ˇˇ
作者: wizard 時間: 2009-4-2 10:44
感謝作者這麼清楚的表達了一些養殖苦花的技巧,及水質的變化對於有何影響?不隻到養馬口魚是不是也要比照這種水質?
作者: yasuo 時間: 2010-11-26 00:34
標題: 如果已經有感染白線蟲要怎磨瓣?
我上禮拜帶回了3隻,結果整缸都被感染了 現在苦花都不進食了 而且鱗片變成灰灰的顏色 ~ 都不亮麗了
在趕緊換水之前 好像有看到類似擬圖片中的色絲狀物~ 會是白線蟲 ? 現在這情形我該如何拯救呀? 請搞手指導一下
謝謝
作者: rl0711 時間: 2010-11-26 22:24
原帖由 yasuo 於 2010-11-26 00:34 發表
我上禮拜帶回了3隻,結果整缸都被感染了 現在苦花都不進食了 而且鱗片變成灰灰的顏色 ~ 都不亮麗了
在趕緊換水之前 好像有看到類似擬圖片中的色絲狀物~ 會是白線蟲 ? 現在這情形我該如何拯救呀? 請搞手指導一下
謝謝 ...
白線蟲並不是寄生蟲
不過水質不好的情況下會容易存在
其實大大遇到的情況建議先測水測看看
有可能是缸子裡的硝酸鹽.磷酸鹽太高了才導致白線蟲的出現
同時也因為水質的惡化造成了苦花不進食
身體衰弱變糟糕
測個水才能知道問題的所在
只換水不能讓水質馬上就變好
要去探討整個過濾系統的狀況
並且針對不同的過濾系統來做解決的方法
作者: 遊山玩水 時間: 2010-11-27 07:04
原帖由 yasuo 於 2010-11-26 00:34 發表
我上禮拜帶回了3隻,結果整缸都被感染了 現在苦花都不進食了 而且鱗片變成灰灰的顏色 ~ 都不亮麗了
在趕緊換水之前 好像有看到類似擬圖片中的色絲狀物~ 會是白線蟲 ? 現在這情形我該如何拯救呀? 請搞手指導一下
謝謝 ...
苦花不進食..和白線蟲沒有關係哦!! 應該是缸裡的生態系統突然產生巨變..讓水質不穩..
也有可能是帶回放入缸裡的魚將病原蟲也一併帶入..造成其在缸裡大量滋生而影響感染了其他魚..
白線蟲無論在養觀賞魚或養溪魚都會發生..但也不需太緊張..
若因此而急忙投藥欲滅除..反而會造成原本已不穩的生態系統更加速惡化!
缸養溪魚看似容易..卻反而要比養觀賞魚更用心仔細..才能馴化野生溪魚適應人工環境~
養苦花最常因鰓寄生蟲及白點蟲增生而導致厭食與拒食..會聚集在出水口呈現不安的飄浮狀..鰓蓋及口部會急促的開合著..
只靠換新水想改善..反而會更糟糕的..必須再投以殺滅白點寄生蟲的藥做多次完整的療程..才能完全恢復..抗生素對白點寄生蟲無效哦!!
否則持續拖延超過一星期不治療..恐會造成全缸死滅的..
要改善白線蟲..一來可定期清潔缸底底砂的沉積物..讓白線蟲無食物可吃而漸漸餓死..二來適量的餵食讓魚能完全消化飼料..就不會產生
過多剩餘的營養鹽優養水質..白線蟲就會漸漸的消除...
雖然白線蟲過多會有礙觀瞻..但卻不會去傷害魚體本身的..
而我的生態缸卻持續保持著少量的白線蟲來幫忙分解缸底沉積物..供給水草需要的底肥..也靠它幫忙穩定水質..
所以..只要學會控制..它不見得全然都不好哦~
作者: rl0711 時間: 2010-11-27 08:17
原帖由 遊山玩水 於 2010-11-27 07:04 發表
苦花不進食..和白線蟲沒有關係哦!! 應該是缸裡的生態系統突然產生巨變..讓水質不穩..
也有可能是帶回放入缸裡的魚將病原蟲也一併帶入..造成其在缸裡大量滋生而影響感染了其他魚..
白線蟲無論在養觀賞魚或養溪魚都會發生..但也不需太緊張..
若因此而急忙投藥欲滅除..反而會造成原本已不穩的生態系統更加速惡化!
缸養溪魚看似容易..卻反而要比養觀賞魚更用心仔細..才能馴化野生溪魚適應人工環境~
養苦花最常因鰓寄生蟲及白點蟲增生而導致厭食與拒食..會聚集在出水口呈現不安的飄浮狀..鰓蓋及口部會急促的開合著..
只靠換新水想改善..反而會更糟糕的..必須再投以殺滅白點寄生蟲的藥做多次完整的療程..才能完全恢復..抗生素對白點寄生蟲無效哦!!
否則持續拖延超過一星期不治療..恐會造成全缸死滅的..
要改善白線蟲..一來可定期清潔缸底底砂的沉積物..讓白線蟲無食物可吃而漸漸餓死..二來適量的餵食讓魚能完全消化飼料..就不會產生
過多剩餘的營養鹽優養水質..白線蟲就會漸漸的消除...
雖然白線蟲過多會有礙觀瞻..但卻不會去傷害魚體本身的..
而我的生態缸卻持續保持著少量的白線蟲來幫忙分解缸底沉積物..供給水草需要的底肥..也靠它幫忙穩定水質..
所以..只要學會控制..它不見得全然都不好哦~ ...
樓上大大說的很對
養魚也是要切記不能急病亂投醫
尤其水質環境破壞很容易造成水質更加惡化
亂下藥反而容易導致反效果
了解疾病造成的原因
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處理
抗生素好用 但不是什麼病都適合用抗生素
而且濫用抗生素也容易導致抗藥性的問題
加上目前很多市面上販賣的水族用抗生素並非專門用在魚類
而是人類早期使用的廣泛性抗生素
而因為硝基呋喃一類的抗生素還有很多造成生物性的危害
(具致畸型.致癌.基因突變的毒性)
水產養殖早就是禁藥了
觀賞魚直到最近才在農委會的要求下禁止
亂用黃藥問題其實很大
成本低 可是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卻大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