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紅肉魚與白肉魚 [打印本頁]
作者: sepia 時間: 2008-5-29 19:42
標題: 紅肉魚與白肉魚
<P> </P>
; N% Y' l7 A3 ^0 g<P><FONT face=Arial color=royalblue size=3>青皮紅肉魚類,如下:鯖魚、鰹魚、鰆魚、鮪魚、旗魚;秋刀魚、鬼頭刀、竹筴魚、牛眠鮭、鯷魚、鯡魚、沙丁魚。<BR></FONT></P>) w2 q; E, Z3 l+ h
<P><FONT face=Arial color=royalblue size=3>紅肉魚(舉鮪魚說明)他都在海表上下生息,且在外洋迴游,游泳都需要非常大量的能量。<BR>所以肌肉中要有很多血管供應氧氣,因此赤身魚的筋肉有著非常多的肌紅蛋白,所以他的肉都是紅色的!!<BR>相反的,白肉魚都在海下休息,不常運動,<BR>但有時也會遇到敵人偶爾活動一下,但肌肉也不需要太多氧氣供應,血管比較少,所以是白的。<BR></FONT></P>$ d/ j3 |1 R, _( A
<P><FONT face=Arial color=royalblue size=3>許多人減肥時會多吃紅肉、沙丁魚、魚卵及海鮮類等食物,但英國醫學界認為紅肉、魚和內臟含有豐富的嘌呤(Purine),會令血液內的尿酸含量增加,容易增加體內尿酸含量,導致痛風或腎結石。<BR></FONT></P>
# r; ]# I# B% X5 G<P><FONT face=Arial color=royalblue size=3>紅肉魚類肌肉中的脂質較白肉魚類含量高,其脂肪酸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它們的主要代表物是EPA和DHA。DHA也就是腦黃金。從總體上看海水魚中的DHA含量多於淡水魚,深海魚中的DHA通常要比沿岸的近海的魚類多。營養學家根據現有的研究分析結果,推出了一個選購DHA含量豐富的魚類次序參考表,海水魚——根據DHA含量在魚肉中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如下:金槍魚、鰹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海鰻、虹鱒、鮭魚、竹莢魚、脂眼鯡魚、帶魚、鯔魚、旗魚、金眼鯛。其中金槍魚、鰹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100克魚肉中的DHA含量在1克以上,可謂名符其實的“DHA魚”。<BR><BR>白肉魚<BR>白肉魚的肉煮熟後呈白色,脂肪含量低。白肉魚的脂肪主要貯存於肝臟,如鱸魚、比目魚、石斑。<BR>另外,野生的海洋魚類,魚肉顏色應與魚種的游泳能力有關,一般表層性洄游魚類,因需要洄游路程較遠,魚體肌肉需要較強的爆發力,魚肉內血管分佈較多,因此魚肉均呈現出紅色或暗紅色,如鮪魚、旗魚、鮭魚等,以便供應魚類瞬間遊動所需之能量;而一般底棲性或定棲性魚類,游泳能力較弱,魚肉內血管分佈較少,魚肉就呈現出白色的魚肉,如黑鯛、嘉鱲、石斑、石狗公、雞魚..等。</FONT></P>4 e4 u; F. h) a# t' q
<P> </P>& ?3 J4 e; c( g: r) \2 k4 t
<P><FONT color=magenta size=2>(轉)</FONT></P>
作者: kunger 時間: 2008-5-29 20:13
這一篇短文真是受益良多,對魚類有更深一層的暸解,感謝版大轉載分享

作者: 幽默就很迷人 時間: 2008-5-29 22:59
感謝大大斗分享~很棒唷~

作者: A124925685 時間: 2008-8-26 22:23
感謝大大的分享!!!& c7 y4 D! b9 P, Z
又讓我上了一課
作者: jarry 時間: 2008-9-18 14:43
<P>受益良多,thanks.</P>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