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想吃河豚的先参考一下 [打印本頁]

作者: 吳宇    時間: 2008-4-22 23:12
標題: 想吃河豚的先参考一下
河魨屬於魨目,其魚類特徵為鰓裂小,口小,臀鰭無硬棘,腹鰭退化,體表有棘狀小鱗,
或骨板,或長棘,或裸露無鱗。一般俗稱的河魨包括有二齒魨科、三齒魨科、四齒魨科和
箱魨科,其中四齒魨科之牙齒是四齒狀,大多數四齒魨科魚種含有劇毒河魨毒,誤食會致
死;箱魨科俗稱箱河魨,箱魨科魚類之體被覆由鱗片癒合而成之骨板,形成盾甲包住全身
,外型猶如箱盒子,含箱魨毒,誤食亦會中毒。二齒魨科和三齒魨科魚類並未被發現有毒
,二齒魨科魚類之牙齒呈二齒狀,而三齒魨科之牙齒呈三齒狀。
河魨中,四齒魨科魚類在台灣俗稱鬼仔魚、規魚等,另二齒魨科魚類因其會吸入海水或空
氣而膨脹鼓起,故又稱為“氣球魚”或“吹肚魚”。

在台灣被報導之四齒魨科河魨種類有30幾種,其中以扁背魨屬、叉鼻魨屬、兔頭魨屬和多
紀魨屬之種類較多。另外,台灣產四齒魨科中河魨之毒性被報導者僅有25種,其中台灣產
兔頭魨屬中之黑鯖河魨(Lagocephalus gloveri,又名克氏兔頭魨)和白鯖河魨(L. wheeleri
,又名懷氏兔頭魨)視為無毒,目前供做香魚片之用,


無毒的刺規

六班刺規

[attach]42622[/attach]

俗名氣球魚、刺規

形態特徵體寬短,體除唇、尾柄和各鰭外,均密佈強棘,額棘長度較胸鰭後方棘較長,體背側面為灰褐色,有黑色斑塊與斑點,腹部白色,眼眶隔有一黑色橫紋,頭後部鰓孔前方有一黑色寬橫紋,胸鰭上方有一黑色斑塊,背鰭前方有一黑色橫斑,基底有一黑色圓斑。

分布本省四周沿岸。
毒性棘刺多,易刺傷,肌肉、皮無毒性。
附記本魚種屬於二齒魨科(或刺魨科)之二齒魨屬(或刺魨屬)。

紋刺規

[attach]42623[/attach]

俗名刺規、氣球魚
形態特徵體呈黃褐色,腹面為白色,體面有9個黑斑,第1黑斑在頭頂,第2、3黑斑在背部前面兩側,第4黑斑在背部中央,第5黑斑在背鰭基部,頭部兩側各有2個大黑斑,一在眼下,一在眼後與鰓孔之間,體長可達55cm。
分布本省四周海域、印度太平洋。
毒性棘尖刺,肌肉、皮無毒性。
附記本魚種屬於二齒魨科二齒魨屬。



密班刺規

[attach]42624[/attach]

俗名棘規、氣球魚
形態特徵棘可動,除背後部與體側少數棘具三棘根外,其餘皆為二棘根,胸鰭附近棘較長,體為棕色,腹部較淺,大部分硬棘根部都有一黑斑,除臀鰭色較淡外,尾鰭、背鰭和胸鰭都有黑斑,尾柄無硬棘。
分布本省四周海域、印度太平洋。
毒性棘尖刺,肌肉、皮無毒性。
附記本魚種屬於二齒魨科二齒魨屬。


短刺規

[attach]42625[/attach]

俗名刺規
形態特徵刺具3棘根,不可動,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面為白色,頭部眼下方與鰓孔前方各具一黑色橫帶,體上有少數黑斑,各鰭為灰褐色,其上面尚密佈黑斑。
分布本省四周海域、印度太平洋。
毒性棘尖刺,肌肉、皮無毒性。
附記本魚種屬於二齒魨科短刺魨屬。



有毒的

虎河魨(紅鰭多紀魨)

[attach]42626[/attach]

俗名規魚
形態特徵體背面、腹面均有小棘,體背面呈墨綠色,腹面呈白色,胸鰭後之體側有一大黑斑,其周圍為一白色環,胸鰭淡灰色,背鰭灰褐色,臀鰭呈白色或紅色,尾鰭黑褐色,體長可達80cm以上。
分布日本海、黃海、東海。
毒性卵巢、肝臟和腸屬強毒,但肌肉、皮膚和精巢無毒,另養殖河魨通常為無毒。
附記本魚種屬於四齒魨科多紀魨屬,因日本人酷食,故經濟價值甚高。


花木瓜(米點箱魨)

[attach]42627[/attach]

俗名花木瓜
形態特徵體短鈍,無腹鰭,背鰭無硬棘,全身由六角形骨板癒合而成。體橫斷面為四角形,體光滑無棘,體色變化大,色深佈滿小黑斑或黃斑,鰭條色深,與體同色,鰭膜透明。
分布本省南部岩礁海域。
毒性皮膚可分泌箱魨毒。
附記本魚種屬於箱魨科箱魨屬,不可誤食或觸摸,中毒症狀同角箱魨者。


苦甘(角箱魨)

[attach]42628[/attach]

俗名苦甘
形態特徵體長方形,體甲具五稜脊,有眼前棘和腰棘,體呈黃褐色,體側有個狀紋,紋中有細藍色斑點,尾鰭淺褐色,具深褐色斑點,餘鰭為黃褐色。
分布本省四周岩礁海域。
毒性皮膚可分泌箱魨毒(Pahutoxin),易引起上吐下瀉、運動失調、四肢麻痺、昏睡、其至死亡等症狀。
附記本魚種屬於箱魨科角箱魨屬,不可誤食或觸摸。


黑鯖河魨(克氏兔頭魨)

[attach]42629[/attach]

俗名煙仔規、青皮規、金紙規、青規
形態特徵特徵尾鰭上、中、下緣稍突出,呈彎月形,上下緣白斑大,成魚椎骨具有骨瘤,體長可達40cm。
分布台灣四周海域,日本東北地方以南至印度太平洋、大西洋。
毒性肌肉、皮膚無毒,但肝臟、腸偶而少數含有弱毒。
附記本魚種屬於四齒魨科兔頭魨屬,本省產量占河魨總產量之80%,漁業署規定可由縣(市)政府專案指定或核准直接供應出口或加工,唯建議內臟仍不宜食用,為香魚片之主要原料,產期11-4月。一般180公分,最大可達320公分左右。


白鯖河魨(懷氏兔頭魨)

[attach]42630[/attach]

俗名煙仔規、黃規、青規、白規
形態特徵形態類似黑鯖河魨,體背面小棘分佈不達背鰭基部,尾鰭後緣之中央部略有凹入。尾鰭後緣上、下端是白色,尾椎骨不具有骨瘤,體長可達35cm。
分布台灣四周海域、日本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等海域。
毒性肌肉、皮膚無毒,但少數個體之卵巢可能含有毒。
附記本魚種屬於四齒魨科兔頭魨屬,隨黑鯖河魨出現,漁業署規定可由縣市政府專案指定或核准直接供應出口或加工,產期11-4月。


因為有毒的太多ㄌ所以各位大大真有興趣可以自行去找書/或到漁業署網站

資料來源:黃登福等,對不起,害到您!(認識台灣常見河魨)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出版,2000年12月出版


漁業署
http://www.fa.gov.tw/chn/fishshell/globefish/usershow_data.php?id=6&real_id=2


作者: gabo1215    時間: 2008-4-22 23:17
還是多認識一點會比較好,釣到了才懂得要離牠們遠一點…感謝分享喔!!
作者: 飛魚勇士    時間: 2008-4-23 00:38
感謝提供非常詳盡的資訊 ~感謝   :kuei07:  
作者: 小井    時間: 2008-4-23 01:10
大大    真的看了   真的就沒胃口嚕!!     別以身試驗    呵呵
作者: 小小    時間: 2008-4-23 01:25
非常詳盡的資訊
作者: 黑鯛終結者    時間: 2008-4-23 02:12
釣魚最討厭河豚 氣死了  釣不到魚時無聊時看看河豚也粉口愛捏


很多種河豚都沒看見過 粉口愛捏
作者: TSF    時間: 2008-4-23 05:51
還是不要吃較妥當.............
作者: REDWOLF    時間: 2008-4-23 08:10
看了才知道箱河豚有皮膚毒
我還一直認為他很酷很想養一隻
作者: 很久沒釣    時間: 2008-4-23 09:36
真是詳細的資料
謝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閒情    時間: 2008-4-23 10:07
感謝分享資訊..雖然無毒滴好吃..不過不懂的處理還是沒用...
作者: 七逃人    時間: 2008-4-23 12:56
很棒的分享......................
作者: 林阿鋒    時間: 2008-4-23 13:37
刺規家族實在是太龐大了 而且都長的太像....我只要釣上來是刺規~~我都會幫他放氣...
作者: 幽默就很迷人    時間: 2008-4-23 13:43
很棒唷~又認識多種河豚囉~感謝大大斗分享
作者: 閔a    時間: 2008-4-23 20:38
請問有背上是黑底黃點肚白可觸摸,肚子會鼓大像青蛙的龜是啥龜 小弟之前在通宵白沙常釣到還以為不能摸,後來要拆勾子摸了,肚子一直漲起來以為牠要放毒了勒
作者: 阿諭    時間: 2008-4-23 21:40
我看還是不要亂常事比較好 感謝大大提供資訊
作者: 大隻信    時間: 2008-4-24 11:10
不認識沒保握還是不要亂吃好了
作者: tallung    時間: 2008-4-24 11:36
感謝分享
作者: i_hsiung    時間: 2008-4-26 23:23
感謝大大分享~~~~~~~~ :kuei07:
作者: wwtsula    時間: 2008-4-27 00:06
刺規真的可以吃,
上星期日晚餐在澎湖的勝國飯店, 就第一次吃了刺規的sasimi ,
很Q , 蠻好吃的.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