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基隆封溪護魚成效佳 友蚋溪外來魚種逐年增加須注意 [打印本頁]

作者: aki    時間: 2021-1-5 17:15
標題: 基隆封溪護魚成效佳 友蚋溪外來魚種逐年增加須注意
基隆封溪護魚成效佳 友蚋溪外來魚種逐年增加須注意
from    https://news.ltn.com.tw/news/Keelung/breakingnews/3401904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基隆市從2003年起劃定瑪陵坑溪中上游、暖暖溪中上游、友蚋溪、拔西猴溪全流域為封溪護魚保育區,多年來在居民組成的巡守隊守護下,護魚成效良好,圖為瑪陵坑溪清幽樣貌。(記者俞肇福翻攝)

   
    2021/01/05 15:39〔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基隆市從2003年起劃定瑪陵坑溪中上游、暖暖溪中上游、友蚋溪、拔西猴溪全流域為封溪護魚保育區,多年來在居民組成的巡守隊守護下,護魚成效良好,不過根據基隆市府委外辦理重點河段調查,發現部分河段出現疑似被放生的外來魚種或是有餵食情形,基隆市長林右昌今日呼籲民眾一同守護溪流,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林右昌說,市府在2017年至2020年間,針對瑪陵坑溪、友蚋溪、拔西猴溪及暖暖溪,進行「封溪護魚及生態調查」,發現保育成果相當豐碩,魚類復育成果也很好,外來魚種只有1%,市府及相關團體也都積極移除外來魚種。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處長黃駿逸表示,市府這幾年編列經費,在專業人員的合作下進行生態調查,4年來在上述溪流的調查次數總共達52次,調查成果發現魚類計有原生種6科19種、兩側洄游種2科2種、外來種4科10種;無保育類魚種,特有種2科3種(台灣石賓、台灣馬口魚、台灣纓口鰍)。前五優勢種為台灣馬口魚(40.2%)、台灣石賓(31%)、鯝魚(11.2%)、粗首鱲(5.8%)、火口屬慈鯛(俗稱花羅漢)佔5.3%,根據調查友蚋溪外來魚種逐年增加。針對外來種增加問題,市府也相當重視,並與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及社區合作,共同進行移除。

黃駿逸表示,今年開始將結合瑪陵國小推動溪流環境教育,預計自2月開始推動。他呼籲民眾,溪流保育不易,所有的成果都是社區居民、市府及專業人士的努力所累積下來,請大家不要餵食溪流的魚類,更不要在溪流進行放生,以免對於溪流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基隆市從2003年起劃定瑪陵坑溪、暖暖溪的(前二者為中上游)、友蚋溪、拔西猴溪全流域為封溪護魚保育區,護魚成效良好,基隆市長林右昌呼籲民眾一同守護溪流,與大自然共存共榮。(記者俞肇福攝)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基隆市產業發展處處長黃駿逸(右)指出,基隆市從2003年起劃定瑪陵坑溪、暖暖溪的(前二者為中上游)、友蚋溪、拔西猴溪全流域為封溪護魚保育區,護魚成效良好。(記者俞肇福攝)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基隆市從2003年起劃定瑪陵坑溪中上游、暖暖溪中上游、友蚋溪、拔西猴溪全流域為封溪護魚保育區,多年來在居民組成的巡守隊守護下,護魚成效良好,圖為拔西猴溪樣貌。(記者俞肇福翻攝)
   










作者: Y8965    時間: 2021-1-7 08:43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