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路亞知識117:如何選擇路亞竿??(網路資料整理,僅供參考) [打印本頁]

作者: 夏維爾    時間: 2019-2-26 20:17
標題: 路亞知識117:如何選擇路亞竿??(網路資料整理,僅供參考)
之前有從工藝技術上,寫了一篇有關路亞竿的選擇。
今天則是從新手層面來整理一篇路亞竿的選擇。
首先你先想好你想要使用的餌具甚麼??餌具的重量是多少??
這是入門的第一步。 你不要野心太大,想要一根釣竿玩遍所有路亞 ?
這是不切實際的。建議新手先從一個餌具的範圍進入路亞釣這個遊戲。
[attach]543142[/attach]
餌具的重量範圍??

選擇輕量級的路亞釣,進行微物釣時,你的餌具往往不會超過10克,
這時候你會選擇UL調的路亞竿。 這對你的拋投與操控性很有幫助,模擬小魚游不會有過度的操控。

[attach]543143[/attach]

當你使用的是常規型的路亞餌進行路亞釣時,你會發現5-10公分的路亞餌具會是你最多的收藏品,不論是湯匙或是硬餌;當然包含軟蟲釣組,這時候L調和ML調的釣竿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其中常規性的軟蟲擬餌會使用L調的路亞竿來操作,表現的效果更為自然。 建議您 20克以下的餌具可以考慮使用L調的路亞竿,30克以下的餌具則是建議ML調的路亞竿。

[attach]543144[/attach]

如果你想挑戰大物,你會使用較大型的硬餌路亞、金屬型路亞或是表層栓型餌時,M調的路亞竿會是一個不錯的選
擇。

[attach]543145[/attach]

當青物是你的夢幻魚時,鐵板路亞又是你必備的餌具,選擇MH調的路亞竿會是你的首選,雖然你會買到餌重80克左右的路亞竿,但是你會發現也許60克才是你的最佳拋投重量。

[attach]543146[/attach]

你樂於追逐快又遠的拋投技巧進行鐵板釣時,你不會滿足於使用MH調的柔性,你會希望更加直接的掌握釣竿,這時H調的釣竿會是你的不二選擇。
[attach]543147[/attach]

這個沒有一定的答案,要看你使用的餌具來做決定。

船釣時,會因為你的路亞餌和船型有著不同的組合。這個部分我們另外撰文說明。

路亞竿的長度??

選擇路亞竿的長度時, 首先是考慮你的身材與體型,如果你是成年的男性,這或許不是你的重點。 最重要的是你的釣場環境, 障礙物多時用短竿,障礙物少時用長竿。(前方有障礙物用長竿) 拋投標點近時用短竿,標點遠時用長竿。

每種長度的路亞竿的操縱方式都不一樣,不要試著同樣一種方式來駕馭你的路亞竿,除了釣獲變少外,你的持久性也將會受到考驗。(路亞釣是一種長期、多次拋投的釣魚活動)。

有的朋友認為不能用14呎以上的竿來玩路亞釣,不代表這樣的竿就釣不到魚,基本原因是不會用,而不是竿不好。
[attach]543148[/attach]

路亞竿的重量

當所有的參數都相同時,選擇較輕的路亞竿,才能在進行路亞釣時,更為輕鬆愉快,也不容易”鐵手”。   除了根釣與鮪魚釣外,基本上路亞竿的完美調性會是二八調或是三七調,這個和魚的特性、起魚的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鮪魚吃餌後會鑽礁,他有強大的體力,當然與他的習性有關,因此強力引拔是不切實際的,在加上他的”死亡翻滾”更是一絕,因此你會選擇五五調的路亞竿與他比賽耐力,你只要把釣竿固定,利用釣竿的彈性,一旦鮪魚離開礁石或力氣用盡時,利用釣竿的彈性把魚彈出,在進行引拔。

底棲魚吃餌後躲入礁石,會把鰓蓋打開撐住礁石,強拉也是無效的,也是利用五五調的特性和魚進行持久對抗。   中魚後引拔是一種技術也是一個難事,如果你的路亞竿竿骨不夠挺,你又沒有起魚工具,這時候往往會因為岸邊的障礙物而前功盡棄。

當然你的路亞竿不能像鋼一樣完全沒有彈性,雖然起魚容易卻無法操控釣竿施展釣魚技術。 三七調和二八調正是如此,顧及到操控又顧及到起魚。

價格的選擇

當然是貨比三家不吃虧,大品牌的路亞竿,雖然貴但是可以信任。 小品牌雖然便宜,也不乏有很多好竿。 台灣畢竟不算是國際市場,國際知名品牌代理商也沒有引進, 因此選擇路亞竿前你一定要多做功課,才會有意外的收穫。

如何憑手感判定路亞竿的好壞呢?

基本上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的:

輕:
顧名思義就是竿子的整體重量要輕,目前主流的竿體材料採用碳纖維,市面上幾乎所有路亞竿都說是碳纖維製造。但是優質碳纖維相比於低端碳布和包碳工藝製造的竿子,其重量在手感上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手握竿柄的時候應感覺整體竿身不壓手且沒有頭沉的感覺為佳。 路亞是活動式的釣法,在垂釣中不斷拋投與收線 ! 是重覆且必須的工作,如果沒有一把輕的路亞竿,不但不能減輕體力負擔,同時也降低了操作路亞時的靈活性,所以!  "輕" 是選擇一把好的路亞竿的第一要訣,

挺:
路亞竿輕了後,還要考慮是否夠"挺",挺就是不軟肚。 為什麼要挺?主要的用意在於路亞竿除了是釣者延伸的手臂外,它還帶有"天線"的作用!

也就是將路亞在水中行進或泳動的狀態忠實與立即的呈現(傳導)出來,設計比較好的路亞竿,可以讓釣者明顯的感知路亞在水中的狀況,使得釣者對於看不見的水底那端的情況也能了若指掌!

好的路亞竿用手平端時,竿身挺直,梢不軟、腰不塌。

手握竿柄輕抖手腕感覺竿柄和竿身的整體性,應有指哪打哪的感覺。選材用材好的路亞竿自然竿身挺直,否則輕抖手腕的時候會感覺到路亞竿的腰部反應滯後於手腕的動作。

粘:
路亞竿的粘性體現在竿梢的回復力上,回復力好的竿梢在拋餌時,能賦予假餌理想的初速度和飛行方向。輕抖竿身的時候,雖然根據調性的不同,竿梢的反應幅度會有差異,但是回復力好的竿梢會根據手上的動作或動或停。

粘性好的竿梢在魚就餌時的反應和信號傳導非常準確和及時,反之如果竿梢的回復力較差,會造成魚就餌信號傳遞的滯後和脫鉤現象的發生。

路亞竿如果沒有"黏性",就會常常拉斷魚線,乃至於扯裂魚嘴,或在拋投時就"放槍"。 這種"黏性"並非明顯的柔軟黏性,而是在竿身受力彎曲後所引出來,具有彈性的黏性,可以在魚類掙紮搏鬥時,將路亞緊緊扣在魚嘴又不至造成裂嘴,同時在吸收魚類拉抗力道時,兼顧竿身彈性的一種"黏性", 絕對不是軟趴趴的那種抬不起頭來的"癱黏",或是竿身稍微彎曲就馬上要彈回的"鋼黏"!  

軔:
"軔"指的是外力造成竿身彎曲後,竿身恢復挺直的勁道,簡單的說就是"腰力",沒有腰力的路亞竿,搏魚時容易跑魚或拉長起魚時間,沒有腰力的路亞竿在搏魚時沒有主導性,完全受制於魚類,所以失敗性很大, 一把好路亞竿, 必定具備以上的特性, 有了這些特性可以增加
路亞垂釣
的舒適與便利 ! 大家不妨多多參考!   

硬:
這裡說的硬和路亞竿調性的軟硬概念不一樣,這裡說的硬指的是竿腰要有力。

手握竿柄小幅度用力抖動竿身,竿腰的力量體現在路亞竿傳回給手腕的回彈力量上。 選材和設計比較差的路亞竿,如此抖動起來竿身綿軟無力,俗稱“麵條竿”,有些拋輕餌微物的“UL”超軟調性路亞竿設計得挺好看,但抖起來就是這種感覺。

其實越是超軟調性的路亞竿在設計和製造上的要求越高,而不是簡單的減少碳纖維材料的使用就可以達到的。即使是這種調性的路亞竿,拋輕餌微物也不是靠竿腰的綿軟而是靠竿梢的彈力,希望大家不要進入此種誤區。

看:
看的意思是讓釣友們在選路亞竿時一是要看路亞竿的配件,包括過線環和輪座。現在公認的最好的竿配件是日本的“富士”品牌配件,有些路亞竿是選用全富士配件(過線環和輪座),有些則選用半富士(過線環或輪座其中之一)。

富士配件價格不菲,占路亞竿成本很大的一塊,無論是過線環還是輪座,富士配件上都會有“FUJI”的標記,大家在選購的時候要認清。

過線環又分磁環和SIC(碳化矽)兩種,後者性能優於前者自然價格也高,在肉眼觀察的時候,SIC導環的材料的光潔度要高於磁環,同時仔細觀察SIC導環的表面,會有類似金屬的光澤,這是磁環所沒有的。

導線環越多出線越順。 導線環一定是在一直線上。 當然,新手在初次觀察的時候比較困難,可以找有經驗的朋友幫助辨認,或者和磁環對比來看就可以發現其中細微的差異。另外路亞竿的細節部分也值得釣友們認真觀察,細節的好壞決定於廠家製造產品的態度和對消費者的責任心。  

有些特殊釣法要求所設計的特硬或特軟路亞竿,如加拿大玩海鮭魚的路亞竿就竿身極軟,可以用到2磅線拉鮭魚,這種路亞竿稱為麵條竿(NoodleRod),為少數的專門用途!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 決定以上路亞竿性能的因素, 一是設計, 二是選材用材。 設計可以照抄,但是選材就要廠家真金白銀了,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釣具的時候還是首選大廠大品牌的產品。

釣友們憑以上幾個方面基本上可以初步判定出一款路亞竿基本性能,建議大家在選擇路亞竿的時候最好要有針對性,釣多大魚用?用什麼線?用什麼餌?匹配路亞竿上標注的參數,以避免盲目消費。

以下的內容是轉載自
http://duotw.pixnet.net/blog/post/281251748-%E6%B7%BA%E8%AB%87%E8%88%B9%E6%8B%8B%E7%AB%BF
  

船釣鐵板竿的種類跟特性。

船釣鐵板竿基本上分為四種:鮪魚,GT,青物,跟小物(鬼頭刀,鰹魚等)。

這四種的竿子的特性,調性因為針對的魚種的關係都不一樣。  

鮪魚竿:

我們先來說鮪魚竿: 鮪魚因為體內擁有一種快速循環血液跟保溫的功能,可以讓他們的核心體溫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不會被外面的水溫影響。 也因為如此,他們可以說是海裡的長跑健將。

這項特殊功能能夠讓他們的肌肉長期保持著充滿氧氣,讓他們在水中可以長期的奮鬥。 有釣過大型鮪魚的人就知道,當中鮪魚的那一瞬間,那個出線速度跟力道,非同小可。 一開始不管什麼魚,一定都會很快地往外衝,但是鮪魚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在搏鬥的期間可以好幾次的這樣高速跟快速的衝刺。

這樣下來,對跟鮪魚搏鬥的人來說,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

釣鮪魚=耗時間 (除非你的體力過人,可以把線杯鎖很死,然後用蠻力跟他搏鬥) 所以因為鮪魚的搏鬥精神,專門針對鮪魚的船釣鐵板竿都會做的比較Q軟一點。

調性大概在4/6-5/5調左右
,主要的是為了讓竿子來吃掉鮪魚的衝力,讓人在長時間搏魚下來,不會消耗掉很多力量。   除此之外,鮪魚有另外一個特性,就是在快起魚之前,來一下爆衝。 所以目前針對鮪魚的船釣鐵板竿裡,也有一個這樣的特性。 鮪魚拋竿可以呈現一個80-90度的角度,而不會斷竿。這一點其他拋竿是幾乎沒有做到的。 不懂我意思的話,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影片。

GT竿:

GT是一種住在礁岩岸邊的魚種,他獵食的環境也都在流水比較急,礁岩比較多的地方。 GT的身形偏圓,有很厚實的身軀,也有強勁,速度型的尾巴。 當中了GT之後,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會往礁岩裡衝,如果衝不進去,就會往留急的地方游,然後把身體擺平,讓你拉的很辛苦。

所以GT竿子的重點就是快速的把魚拉離開水底,或是礁岩。 但是GT竿子也分為兩種:Popper竿跟Pencil竿。

Popper竿因為要操作有阻力的波趴(大約2/8調)
,所以從竿頭開始就會很硬。這樣當你在抽波趴的時候,你在拉水花的時候,力量才不會被竿子的Q度吃掉。 這樣波趴才能夠打出漂亮的水花跟聲音。 再來就是捕魚的方式越來越先進,導致全世界的漁獲量減少。

日本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實施GT的catch and release。這就是釣到GT後,會把它放生。

所以近年來,日本的GT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所以在日本,GT吃的也越來越貓。 不管是日本GT貓還是其他地方的魚戒心越來越大。魚就是越來越難釣。

波趴是靠聲音跟水花來引誘GT,但是另外一種,就是用鉛筆形的路亞來引誘GT。

鉛筆操作起來比較像真的小魚在竄逃,所以對於戒心大又聰明的GT來說,是比較有用的。

Pencil竿(大約3/7調)
就是利用這一點,他的竿頭會比popper竿來的軟一點,這樣比較好操作需要細膩技巧的鉛筆。 但是pencil竿的肚子也是一樣挺,硬。這樣才能在中魚後把魚拉出礁岩區。

青物竿:

Hiramasa竿 日本人說青甘是海裡的衝刺者。 這種魚會在短時間裡拋出很驚人的速度。但是缺點是不耐久。每衝刺一段,就會休息。 雖然在台灣水表很難釣到,但是在日本是一種很人氣的魚種。

針對這種魚的竿子剛好介於GT竿跟鮪魚跟之間。調性大約在4/6調。可以緩衝他的速度,但是肚子也夠力把魚給扳回來。

小物竿 :

物竿就不用多說了,小東西就是要用軟竿細線來玩。 調性大概也都在4/6調左右。這種竿子就是要讓釣小魚也感覺好像中大魚一樣。 當沒有大魚的時候,玩玩小魚也不錯噢。










本文參考網址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瘋路亞/路亞知識117如何選擇路亞竿網路資料整理僅供參考/908195499309601/
對於本文 圖文如有 異議請通知 管理員刪除 Thanks~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