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口的掘起有幾點
) P- g8 O5 e9 ^: i4 {" e1:可能是天災過後的產物
6 k3 l, N% z+ m3 o以往馬口的在上源的小水窟或支流當中,而後台灣出現了幾個幾個百年來的災害.如中部的九二一而後來陸續出現72水災 北部 南部的象神與納利颱風的洪峰 88水災等.由於水土保持不佳這些洪水大量的泥沙填滿主流.下游的一些原本的魚兒損失大半,而後上游馬口於是就隨洪水下來至河川主流.由於馬口只要一小水窟水即能生存,再加上下游魚類淘汰大半勁爭者變少.馬口就壯大囉!還有洪峰後地型大改變.原有的深潭.瀨區都變為淺遣的急瀨與淺瀨深潭便淺潭導致原有生存該地魚類棲息環境變少所以馬口壯大.6 x$ x5 L" X, @+ C
2:人為放流9 G; j) c& @# H% Q2 m
有很多溪原本沒馬口而後馬口出現囉!如30年前外雙溪並無馬口而現今已出現此魚
8 C+ d0 B$ H: N7 r$ |3:魚類價值與繁殖( J0 q- l+ Y4 m* e
馬口肉質不佳.釣人釣到牠大多放生,此魚就能很順利繁殖了.加上繁殖能力強小馬口變多.原本之前所說的洪水導致下游魚類消失大半.生態失衡.馬口也就壯大了.' l1 I$ z8 g# I* G# `2 C% w
: p( o/ Q6 z+ E1 g+ e( z2 c q$ @* ]$ }6 C! |
' Z2 l% |5 O0 V% Y1 J, u) I2 |
這3點是我提出一個參考是不是這樣我不敢保證.不過也有些地方馬口變少而石賓與苦花 溪哥變多的例子.如瑪餗溪.員潭溪哈盆溪 露門溪 哈盆溪等等
+ F4 h/ H9 ~) _+ E, g8 |1 `; `4 |6 t$ O) w! L
[ 本帖最後由 雲飄渺 於 2010-6-27 06:5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