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孢子蟲造成的疾病
在魚病治療的範圍內
是屬於極度棘手的病症
因為這類疾病很容易在魚的體內形成囊胞
一般藥物不易治療也無法發揮效果
只能看著魚隻慢慢衰竭
藥若沒控制好
魚隻沒治好反而被毒死
微孢子蟲很容易鑽進魚的黏液.肌肉.甚至是內部器官
魚隻免疫系統處理不掉
所以只能採取包圍的方式
因此才會有囊胞的產生
裡面也很容易有一大堆的病源在裡面
因此這類疾病不是切除刺破就好
因為要是破了
大量病原馬上跑出來
反而更可怕
回頭繼續說這類疾病的成因吧
微孢子蟲最容易為活餌帶入魚體
通常不僅僅是透過紅蟲這類的活餌
也包括甲殼類的無節幼蟲.蝦子甚至是螺
透過這些中間宿主造成孢子的成熟
接著再轉入魚的體內開始破壞
這也是始終一直不建議活餌餵食的主因
這類微孢子蟲的破壞力驚人
後續處理又極為麻煩
而一般市面上販售的人工魚
源頭也幾乎都有活餌餵食的問題
尤其很多漁場為了繁殖方便 增加幼魚存活的機會
活餌餵很大不說
魚場本身就是最大的微孢子蟲培養地
不去處理消毒
就很容易永遠存在
這種疾病 預防永遠比治療還要重要
避免購入人工魚場出來的人工魚以及餵食活餌
首先就要想辦法從源頭去斷
其次便是缸中環境的控制與維持
減少硝酸鹽.磷酸鹽及有機廢棄物的存在
甚至是採用裸缸養魚
都比較容易清楚跟處理這些
也讓一些賴以維生的甲殼生物可有控制住數量(如劍水蚤.貝蚤)
減少魚隻被感染的機會
最後談治療
這類疾病因其頑強
治療上需要一些藥物的搭配
除了專治的藥物外
還需要搭配藥鹽
因透過滲透壓的改變
才能讓藥物可以成功滲透入囊胞內
有效殺死藏於其中的病源
很多人以為可以用粗鹽替代
但粗鹽對魚隻的傷害比幫助大
很容易破壞魚隻表面的黏膜
讓細菌病原等更容易入侵
而很多病原的抗鹽性已經很強
即使是飽合食鹽水都不一定能處理掉......
使用粗鹽治療並沒有多大的好處
這類專門的治療藥物
通常多少會含有大量的蜇合銅
因而治療期間須盡量將KH維持在5以上
避免銅造成的毒性先危害到魚
需盡量維持銅的含量但又避免過高
讓藥物發揮最大的效果才能處理掉囊胞內的病源 |
評分
-
1
查看全部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