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136|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線號與線徑、最大拉力值之間的關系(舊版.鯉魚潭1號 )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12-26 18:1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釣線的規格多用號數表示。號數小,線細,最大拉力值也小;號數大,線粗,最大拉力值也大。各種不同號數的釣線,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線徑和拉力值。這一系列的數据我們很難將其記住,在實際應用中就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有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將其記住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們搞清楚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可根据這種關系計算出一系列的關系值來。9 d/ S6 W: K0 L) O
! l* Q' P% s$ J& Q
首先我們看看線號與線徑之間的關系。有人認為,釣線號數增加多少倍線的直徑也應增加多少倍,其實這種推斷是錯誤的。例如1號線的線徑為0.1652mm,2號線的線徑卻只有0.2337mm,只是1號線直徑的1.414倍。線號與線徑之間存在這樣一種關系:即在同一品牌線中一種線的號數是另一種線的號數的多少倍,這種線的截面積就是另一種線的截面積的多少倍,這種線的直徑的平方也是另一種線的直徑的平方的多少倍。上例中2號線的號數是1號線號數的2倍,2 號線截面積為0.04287mm2, 1 號線截面積為0.02142mm2,其比值也等于2;同理,再分別計算它們直徑的平方的比值也等于2。知道了號數和直徑的關系,我們只要記住了一種線的號數和直徑,便可用下列公式推斷其它號數線的直徑了。若設已知直徑線的號數為a,未知直徑線的號數為b,已知直徑值為x,未知直徑值為y,其關系式可表達為:
1 z0 ^2 j# s  j. R& }# B: M, ^& R9 U9 X9 g
y=√(b/a)x: \& P$ a: k8 X: J/ v7 q8 w! f( r

" `0 Y4 o: Q& N! G, D7 v4 v1 Z上式用文字可表達為:某一號數線的直徑等于它的號數除以已知直徑線的號數的平方根再乘以已知直徑線的直徑。3 q# t, v# ?  d# \
' K5 }! R( W9 @2 g
我們再看看線號與最大拉力值的關系。通過測算,同樣材料的釣線,其最大拉力值是和它的截面積成正比的,因而也就和釣線的號數成正比。號數相差多少倍,其強力也相差多少倍。
5 Y& ~" L& ]5 C/ ]9 d; P# L+ g: G8 [" ?2 e7 Z/ n
但因其釣線在實際制造過程中,因工藝條件不同,拉力值要略微打一點折扣。如,2號線的拉力值只有1號線的1.8倍,4號線的拉力只有2號線的1.9倍。有了這個概念,我們在選擇主線和子線時,就可以大膽地按號數來選擇。假如要選擇子線的最大拉力值是主線最大拉力值一半時,則可以用子線號數是主線號數的一半或略小于一半的依据來進行選擇。根据以上分析,若設已知拉力值線的號數為a,未知拉力值線的號數為b,已知拉力值為x,未知拉力值為y,線號與最大拉力值的關系可用下式來表達:) f6 A9 S* Z! j; X. s
1 \9 d" W8 k) o, N; C9 L0 F7 M
y=kxb/a. ~  d) w- z4 \( u- s, ?5 L/ A

0 y7 y4 g0 Q7 J* [上式中K為修正值。當未知拉力值線的號數大于已知拉力值線的號數時,K取0.9-0.95;當未知拉力值線的號數小于已知拉力值線的號數時,K取1.05-1.1。
4 f' ]# V, o4 S1 Q. |3 M1 P上式用文字可表達為某一號數線的拉力值等于它的號數除以已知拉力值線的號數再乘以已知拉力值和系數。
分享到Facebook
8#
發表於 2008-9-22 18:46:58 | 只看該作者
色澤很漂亮的魚
+ A1 y, Y0 k* G$ b3 h感謝分享.. 多了解一種魚
分享到Facebook
7#
發表於 2007-10-22 00:48:58 | 只看該作者
今天學了很多釣魚應該有的資識,受益良多,也感謝土大哥這樣的分享'讓人一步一步慢慢地登上頂端,
分享到Facebook
6#
發表於 2007-1-29 02:41:40 | 只看該作者
土爺上課 你有沒有在聽
6 L2 r" i; D3 W: `5 @: F' {" s; s8 P. W
老師在說 你沒在聽嘛....(摔筆先)
分享到Facebook
5#
發表於 2007-1-8 19:02:29 | 只看該作者


要上數學課了.頭好痛..好險這題不會考
分享到Facebook
4#
發表於 2006-12-27 19:26:28 | 只看該作者
又長知識了$ B  z8 O3 m8 R" i! z3 P  w
不好好用功不行
8 Z, ]% M$ b) [1 f2 \1 A8 O感謝土哥
分享到Facebook
3#
發表於 2006-12-26 22:29:07 | 只看該作者
哇勒耶~原來線與線之間還有公式和移項可以計算喔!!
6 B2 y$ P, L& m8 E4 y- k+ t不過看了土哥這篇文章才了解有關線的拉力值與直徑和截面積......是相輔相成的!! " h; ?: Z  l, R- l: {
不過還好只有......y=kxb/a~而沒有根號......不然可就傻眼了!!
7 E2 D; p2 I8 X8 i6 w4 [3 J小弟先在此感恩了喔!!
分享到Facebook
2#
發表於 2006-12-26 20:18:18 | 只看該作者
準備參加基測或聯考的同學注意囉! 這一題鐵定不會考,所以不用背. 但準備釣魚的同學更要注意囉! 這些公式不要死背,只要理解靈活運用,這樣就能選到自己期望的線材規格對付目標魚,凍蒜~凍蒜~
分享到Facebook

手機版|廣告刊登|釣魚聯合國

GMT+8, 2025-10-23 17: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