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貼出來就不用再點了~~
, `0 N1 y2 l/ b. \( L* H) p; J$ z+ I
珍珠鯉/軟骨鯉/珍珠呆
Z4 N& M5 C" k! F! _: X9 K- Q
9 R& y! t' R6 y, l1 @- d) P+ f3 L N學名不詳的珍珠呆,又名「軟骨呆仔」,據悉初由南部業者自大陸引進箱網飼養、交送餐廳,後又有釣蝦經營者將其置放池內,擔負清理池底垃圾與冬日替代泰國蝦功能,目前除東部之外,全省皆有釣獲紀錄。+ [ a3 B/ _, k2 a
0 W/ Q6 }6 I M
儘管外觀與鯉魚甚為神似,珍珠呆因只具一對唇鬚且體態比任何鯉科魚類肥短之特徵,讓釣友可輕易區分出何者為野鯉幼魚、何者為珍珠呆。2 s) L3 @# T* [# v, |
- H0 b( J% A8 p. c& {* f7 e" i" N: u6 Y在垂釣價值方面,由於珍珠呆體型不大、爆發力不強、攝食慾望強烈,且有群集沿岸迴游的習性,一般都被設定為外道,釣友只要與之遭遇就得面對消餌快速、經常小魚吞大勾的困擾。但也正因為珍珠呆「好釣」,許多初學者和小朋友選擇專門針對珍珠呆來滿足其成就感,只要餌團落在呆群迴游路線之上,鮮少會有空手而返的成績。有意一親芳澤的者,從每年四月到十一月,在日月潭、明德、廣興等知名釣場都可找到與之交手的良機。: D" E8 [9 S7 s) |1 I. v! S9 O0 N
% R" f8 Q: v# ]! S1 ~! m; F若將珍珠呆攜回飼養(特別注意勿將之與水草混養,決定清缸後也不能省略消毒功夫),釣者將不難發現兩個有趣生態現象。首先,只要餌食足以支撐族群最低生存消耗,只要五十元銅板大小就會生殖的珍珠呆就會在水族箱中不斷交尾,之後親魚又會耐不住貪婪的本性,將方才埋藏在底沙裡的卵粒翻出吞食,僥倖孵化的魚花大部分也因此無由成長至親魚體型。第二,若投餌體積過大、難被以一口吞嚥,珍珠呆並不會像其他魚族般爭奪啄食機會,而是群起輪流領頭推動餌塊,再由後方排隊者撿食散落的碎屑。
, S3 U% N# l# S6 M; h8 W- c7 G1 k \6 G r8 M0 ?" W5 m3 Q5 t
此物之最大效用可能僅表現在食用價值方面。軟骨、肉質細膩,且無論生長環境如何都不會有魚腥味的珍珠呆適應所有料理方式,體型小者不須去鱗即可油炸,蒸熟浸泡魚露也是不錯的選擇;體型大者(半斤至一斤半)則特別適合豆辦、糖醋、清蒸、豆鼓蒸等做法,滋味不輸高級魚類。由於珍珠呆在野場中滋生快速,經常吞吃其他本土魚族魚卵(包括:車栓仔、溪哥及土鯽等,此一事實目視即可觀察得悉),對生態形成龐大的壓力,強烈建議不必釋獲。' A; e4 d& G, F# T( E
+ U# K4 x. d: `& f, Y
[ 本帖最後由 阿魚 於 2006-12-19 20:36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