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聯合國

標題: 全游動的簡單運用(四) [打印本頁]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2 22:06
標題: 全游動的簡單運用(四)
<P>四、全游動的練習..........操控線是磯釣的基礎,但是以全游動去練習操控線卻是事倍功半,應先由固定單椎及半游動開始練習操控線之方式,而半游動微量負載則是進階全游動最好的方式。</P>5 c) N( {& p% `+ M$ o! ]# L3 u
<P>何謂微量負載?一般固定式釣組作釣單椎是浮在水面上的,此時在鉤子上方開始咬上配重,一旦配重超過了單椎的殘存浮力,則整組釣組開始被鉤子上的配重拉沉,單椎緩緩沒入水中,單椎下沉的速度就等同於鉤子的下沉速度,同樣可以達到全層搜索的目的,尤其以針對底棲性魚種操作更易,因為當鉤子上的配重觸底時,負載的重量就消失了,單椎亦停止下沉。</P>) c  w7 o! r. X* V) b2 K) n" l1 r
<P>&nbsp;&nbsp;&nbsp;&nbsp;&nbsp; 全游動也可達成同樣的效果,提竿放線減少摩擦力讓母線穿過單椎,到了設定的深度後壓竿壓線,增加母線對單椎的摩擦力,使下方的負載將單椎壓入水中緩緩下沉,同樣等於鉤子的下沉速度而達成搜索之效果。若欲放流則配重應調整為叨即上浮,放則下沉的狀態,每個人的手法控制均不會是相同的重量。若針對面前腳邊,則配重可更重,使釣組擺盪回到腳下,壓線單椎下沉擺盪,當角度擺盪回接近直線時單椎則又上浮,或者觸底之狀況單椎亦上浮,提線移位再壓線使單椎下降,如此一來甚至可以探出海底地形。這樣的方式與微量負載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微量負載通常可用較高負載量的單椎使手感更明確,並且有上檔來控制基礎深度,先以此來入門,相信對日後全游動的手感練習有絕大的幫助。</P>
/ s8 a  O9 W0 U<P>&nbsp;</P>8 J& w, m3 \& e
<P>PS.能力有限只能簡化到這樣,不再贅述。</P>
作者: 嘉嘉嘉嘉嘉    時間: 2010-7-2 22:15
感謝分享經驗
; M. |) l. M% K* E- v
作者: ee650707    時間: 2010-7-3 01:11
感謝分享經驗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3 10:16
<P>
原帖由 <I>downone</I> 於 2010-7-2 22:06 發表 <A href="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059932&amp;ptid=62694"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四、全游動的練習..........操控線是磯釣的基礎,但是以全游動去練習操控線卻是事倍功半,應先由固定單椎及半游動開始練習操控線之方式,而半游動微量負載則是進階全游動最好的方式。何謂微量負載?一般固定式釣組作釣單椎 ...
</P>" R: s" Y; j, Q/ G
<P>&nbsp;</P>
- d- z. M2 c2 V( M0 Q<P>&nbsp;</P>
; }3 U* W6 a- w' x( M9 d<P>不用這麼謙虛!!你說明的很清楚!!只是如果是初學者可能會看不懂,除非親自體驗過,要不然很難體會你文字中的涵義!!感謝你的分享,很期待你的下一篇作品!!</P>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3 10:28
標題: 回復 1# 的帖子
downone : 你說的"提線移位"這一段,是不是指提竿--壓竿--利用壓沉母線使單追下沉--釣組觸地單錐漸上浮,利用這循環讓釣組在水底呈現"N"搜索,除了有晃餌的作用外,亦可探出水底地形!!是不是這意思??
作者: ggiiggaa    時間: 2010-7-3 11:07
受益良多~  感謝大大分享                          .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3 17:30
標題: 回復 4# 的帖子
大約是這樣沒錯,不過不需要壓沉母線,壓低母線改變角度通常就可以增加足夠摩擦力了,如果配重夠重的話,就算沒有觸地釣組也會慢慢擺盪成接近垂直於水面而使單椎上浮。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3 18:27
標題: 回復 7# 的帖子
嗯!!你說的我能了解!!如果以微量負載來說如果,以不改變釣組的負載為前提下,要影響(控制)釣組的下沉速度,不考慮外在環境影響,除了控線(竿).餵線技巧.外,有什麼方式(技巧)可以在短時間內不用改變負載,進而控制(影響)釣組的下沉速度!!且浮子的大小,母線的材質與粗細..都不更換狀態下!不好意思!!這問題我有想過,如果要用最短的時間去改變下沉速度,但不改變原先的釣組配置,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方式!!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3 18:52
標題: 回復 7# 的帖子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唯一影響的就是超載的重量與單椎的水阻,所以同樣負重而大小不同的單椎,以相同的超載量會有不同的表現。什麼都不改目前應該還沒法有其他辦法可以改變速度,若改單椎則太慢了,還是只能改配重,試試看YAMAWA的咬鉛,軟質鉛中間有一層橡皮,不需工具簡單開合。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3 20:11
標題: 回復 9# 的帖子
YAMAWA的咬鉛,軟質鉛中間有一層橡皮,不需工具簡單開合~~~這倒是一個好工具!!$ `% R: `# X$ |- f

7 k* C# u; x7 _# g1 j3 }我有想過一個方式,不過沒時間驗證,不怕你笑說出來跟你分享一下!!
. z* Z. Q' G  h/ \, |0 Q0 ^
1 ]- y9 L# Z7 h, z' G如果在母線上加幾個超細線線檔,線檔距離依情況調整間距,例如:基本上以5米竿來說,最常以3米子線來說,以四個線檔分距1.5米,合計加起來不超出10米,不用擔心線檔收入捲線器影響拋投!!' E* |  N- @% F

6 ^) J7 H+ Q6 Q0 b! ]" O接下來以你說的操作方式,操竿壓低母線改變角度,當線檔接近單錐時,再壓低母線角度,使線檔砥柱單錐孔,使單錐下沉,這單錐下沉的路線與速度,與你說的方式,應會有所不同!!這方式不知你有沒有試過!!前提下這線檔以正常角度通過單錐不可以有停頓,要不然就失去遊動的意義!!不知道這樣可行否??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3 20:20
標題: 回復 10# 的帖子
原來你是說全游動的部份,全游動的部分我們的確是這樣做的,不過我們用的是目印,因為極細的線檔眼睛看不見(那個鬼東西傷眼睛低),不過用的都是極深的場地,目印的間隔大概都是一根竿子,像在東引。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3 20:35
標題: 回復 10# 的帖子
不過壓線後它在下沉的速度還是一定的,我們只能控制釣組在不同泳層的下尋速度。此外因為要針對不同魚種而決定釣組打斜的狀態也有影響。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4 15:01
標題: 回復 11# 的帖子
說的也是啦!!可能會很傷眼睛!!一不注意就看丟了!!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4 15:10
標題: 回復 12# 的帖子
針對不同魚種而決定釣組打斜的狀態,指的是對象魚種的就餌習慣與泳層嗎??4 G0 P/ X  ?/ \9 H2 L. d

- m4 O; e% P4 V* a. h( a! j但是這釣組的打斜狀態,會因為不同釣點或標點而有所改變吧!!還是說...是以當時的對象魚種,設定好釣層與打斜角度來探釣!如果沒有對象魚,再調整釣層與打斜狀態,試探其他魚種作釣!是這意思嗎?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5 08:15
標題: 回復 14# 的帖子
的確是因應環境針對當時的魚種,比如說釣黑毛的時候本來用0號咬兩顆2號咬鉛可以造成負載,但是黑毛吃餌較飄,或可改成00號咬兩顆7號咬鉛來造成同樣負載效果,但是後者的傾斜角度與前者是不同的,配重也要隨時依環境改變。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0-7-5 14:19
<P>
原帖由 <I>downone</I> 於 2010-7-3 20:20 發表 <A href="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060361&amp;ptid=62694"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bbs.unitedfishingnet.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原來你是說全游動的部份,全游動的部分我們的確是這樣做的,不過我們用的是目印,因為極細的線檔眼睛看不見(那個鬼東西傷眼睛低),不過用的都是極深的場地,目印的間隔大概都是一根竿子,像在東引。 ...
</P>; A9 V" H/ K4 Z) B2 q6 \" ]$ w
<P>&nbsp;</P>
3 Z0 z) l" L5 ?! Y3 S, I8 |, S<P>&nbsp;</P>
! n" q. d% [8 H<P>downone:</P>
/ ?' y+ k- _/ q! I; \) q<P>&nbsp;</P>5 ~  X& X) \! C" m
<P>你說的深場加上目印,基本上是可以很清楚掌握魚的索餌泳層,但是中魚之後的操作,你還是會間段餵線讓釣組完全張線後再下沉至魚的索餌泳層,還是讓釣組在到達魚的索餌泳層前,再控線讓釣組完全張線進入魚的索餌泳層內,因為不論使用目印或線結,在全游動裡扮演著紀錄器的角色,如果要短時間內提高魚獲,是否如我所說後者的方式較有利!!</P>
作者: downone    時間: 2010-7-6 08:30
標題: 回復 16# 的帖子
大部份為了快速到達釣層都是先餵線,到達深度才張線。
作者: 003j5151    時間: 2012-6-10 12:28
感謝大大的分享:D
作者: 祺祺    時間: 2014-1-1 00:41
感謝大大分享,新年快樂!
作者: 吳文智    時間: 2014-3-9 21:47
感謝分享哦
作者: diamond5891    時間: 2014-4-9 18:31

8 q" \8 M9 E2 }謝謝大大分享
作者: l05520    時間: 2016-12-23 03:30
:'(:'(:'(:'(:'(:'(:'(:'(:'(:'(:'(:'(:'(:'(:'(:'(:'(:'(:'(:'(:'(:'(:'(:'(:'(:'(:'(:'(:'(:'(:'(:'(:'(:'(:'(:'(:'(:'(:'(:'(




歡迎光臨 釣魚聯合國 () Powered by Discuz! X3.1